專題文章
農村空心化在國際上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現象,但是中國農村發展的城鄉二元結構特征下的農村空心化問題遠比其他國家更復雜、更嚴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廣大村莊中心建設用地出現廢棄和閑置,這些閑置的土地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嚴重影響了農村人民居住的環境,也對農村的生產和經濟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隨著快速
2015-06-18
互動:276
從2000年左右開始取消了福利分房,到現在了,房價知道翻了多少倍。糧食、蔬菜跟隨上漲。國家在這期間甚至發布了18億畝的土地紅線,還有空心村改造,等等。這些年房地產開發與民爭地的事情頻繁發生?!康禺a開發不斷的爭奪我們的口糧田。這些年的土地開發占去多少口糧田?到現在我們占去多少糧食用地?沒有詳細統計!每一棟樓房的腳下都
2010-10-05
互動:19
我國現在大約有55萬個村莊,三十年后,大約有10%的村莊會成為城市的一部分;大約有60%的村莊會成為空心村,最終會演化為大農機作業的農區和專業化養殖牧區;大約有30%的村莊會發展成中心村或中心鎮。無論是那10%的被融入城市的“城中村”,還是那30%的發展成為中心村或中心鎮的“新農村”,我期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能成為“村級市”。
2012-05-11
互動:17
有一種選擇叫離開,有一種趨勢叫進城。
《都市快報》本期的“天下”周刊,聚焦“空心村”,對贛西北三個“空心村”進行調查,11個自然村平均居住不到8人;村民外出打工,從山村走向了城鎮,留下了“空心村”,有的地方還干脆說成是“空殼村”。“一個人的村莊”,不是詩人的浪
2012-10-29
互動:27
農業的各種問題,包括生態環境惡化,從根本上說,是由于城鄉發展不平衡導致的。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城市發展得越來越快,鄉村則越來越滯后,農民越來越不肯從事農業,農業和鄉村的環境越來越惡劣;伴隨著生產和生活環境的惡化,農民離開的也就越徹底,鄉村自然愈發凋蔽,成為“空心村”,而城市則愈發繁榮。“三農”
2013-07-30
互動:32
1994年9月,上海莘光村西李隊農民李錦祺擁有了一個門牌號:上海水清路298弄21號,并同時擁有一個城鎮戶口。
18年后,68歲的李錦祺寫出4本沉甸甸的村史,但仍然后悔為消失的村莊記錄太晚。
這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不知道,被自己稱為“水清二村”“佳佳花園”“景和茗苑”的這塊土地,有過一個村莊叫“
2012-10-30
互動:26
根據《江西統計年鑒》的數據,江西全省的村民委員會數量,從2002年的20183個下降到2009年的17227個,減少了2956個。實際上,村莊大量消失或走入衰敗的境地,不只是在江西這樣的勞務輸出大省發生。
中國文聯副主席、國務院參事馮驥才10月20日透露,相關部門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萬個,現在則只剩270萬個,“比較妥當
2012-10-30
互動:23
10月25日,從江西省安義縣(地處贛西北)新民鄉政府到合水村,十多公里的鄉村公路上幾乎遇不到什么人。
“越往山里走,人越少。”合水村書記鐘兆柳將面包車開到時速60公里。
合水村下轄的11個自然村,原本有村民814人,現居住人口不足80人(平均每個自然村不足8人)。
新民鄉鄉長鐘偉安說,新民鄉有1.3萬人,在國家封山育林后,很多村
2012-10-30
互動:22
這是一個坐落在贛西北群山深處的小山村,清澈的小溪穿村而過,31座藍磚黑瓦的木屋,依山而建,散落在狹長的山坳間,掩映在青山綠水中。
因為一口潔凈的池塘,它得名南坑村。這個始建于清朝末期、最鼎盛時有130多口人的山村,終究沒有擋住城市化的沖擊,青壯年擠入城市討生活,一家家搬離了村莊。
現在,一個叫鐘兆武的64歲老人成了村里唯一的居
2012-10-30
互動:28
中國農村的嶄新瓦房成了農民春季回家短暫度假的“別墅”,他們建造了很多住房,但城市里依然沒有他們的家,他們在馬路邊、水泥筒、地下室、簡易的工棚里,或者城鄉結合部臟亂的擁擠的臨時民房里棲身。城市里,窮人買不起的樓房成了鬼屋;農村中,非常寬敞的瓦房成了空房。然而,依然有人提出,要給農民改善住房條件,在村邊給農民建
2011-04-10
互動: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