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看殺人犯之父的躲、亮、受 “躲”、“亮”、“受”是殺人犯之父行動的外在形式,“躲”,就是殺人犯之父躲藏起來不露面,不面對法庭,在暗中安排、指揮;“亮”就是殺人犯之父出來亮相,“深度接觸媒體”,在微博里發帖、感謝,給代理人、支持者打氣;“受”就是殺人犯之父享受報復的快感、承受長期報復帶來的面癱、身體的拖垮等。 殺人犯之父
2012-02-23
互動:51
金牌民工致共產黨員藥慶衛的公開信
2012-02-17
互動:53
金牌民工:藥家鑫死于誰之手?藥家鑫案已經被中央政法委定位2011年經典案例之手,藥家鑫已經用自己的年輕的生命和那雙彈鋼琴的袖手,償還了自己的罪孽。在全國網民的監督下,見義勇為的張顯等社會正義力量的努力下,藥家鑫一個大學生的生命,和一個農村婦女,一個兩歲半點孩子的母親的生命,終于艱難的畫上了等號。但是藥家鑫案對社會造成的反
2012-02-13
互動:118
張顯陣營對藥慶衛陣營起訴案強力反擊
2012-02-10
互動:131
藥家鑫殺人案進入第三全面反攻階段
2012-02-07
互動:189
皇城御貓點評藥慶衛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口號內是御貓點評)原告:藥慶衛,男,1962年7月1日生,漢族,陜西西安市人被告:張顯,男,1963年7月12日,漢族,陜西西安市人 于原告藥慶祝衛訴被告張顯名譽侵權一案,原告需要的僅是被告的一句道歉及對事實的澄清。 (沒有真相,就沒有謠言;殺人者家屬要求被害者家屬道歉,這是什么混蛋邏輯。事實是殺人動
2011-09-06
互動:61
同人:對藥渣藥粉藥家水軍最后一戰藥慶衛起訴張顯是一場網絡戰爭。該死的不是藥家鑫,藥慶衛比藥家鑫更該死。歷史上反動的無恥的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最善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隨著戰事的升級,藥慶衛更多的材料被大家挖了出了。網友查到,藥慶衛的冷酷無情還體現在對待他大哥大嫂上。藥慶衛自己承認,前幾年,他大嫂得了癌癥,需要錢
2011-09-06
互動:90
一○四、藥慶衛的“兩個感謝”就是對三方受害者的蔑視(2011-09-04 20:34:09)轉載標簽: 藥慶衛山頂洞雜談 藥慶衛在他的微博里兩次對藥組織的骨干分子表示了感謝,一個是八月七日的感謝山頂洞,一個是八月二十九日的感謝用來向山頂洞“抽鞭子”的“紅人”。藥慶衛在他的微博里,在殺人犯被處決后,就再也沒有對受害者方面表示過歉意和
2011-09-05
互動:51
9.13藥家鑫案成為標桿的典禮之戰在毛澤東逝世三十五周年紀念日,教師節中秋節之后,這場舉世矚目的藥家鑫案的切尾巴之戰,同樣是藥家鑫案成為死刑執法審判的標桿典禮之戰,將要在西安雁塔法院收官。起訴張顯的實質是他們對判決不服,為藥家鑫鳴冤,對判罰曲線翻案。起訴張顯的原因對張顯副教授的圍攻也是這個道理。那些精英、特權階層里
2011-09-04
互動:159
教師節致西軍電的公開表揚感謝信 西軍電的全體老師學生所有在職員工領導: 你們好!你們辛苦了!請讓我以一個普通公民網友的身份,向你們致以崇高的革命敬禮!是貴校的張顯老師,在普通的農村婦女遇害,不認識字的農民王輝最困難無助的時候,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為老百姓主持公道的事跡,讓我對西軍電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
2011-09-04
互動:117
1、李昌奎依法當斬 2、犯罪的人少了,死刑自然就廢了;如果殺人的多了,就應當有死刑。難道廢了死刑,就沒有殺人犯了嗎?豈不笑話?3、賞罰嚴明,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有效制約犯罪!
2011-08-19
互動:74
藥家鑫之父藥慶衛的人格分析藥慶衛之所以起訴藥家鑫案的原告代理人張顯,只說明一點。藥慶衛自始自終沒有在藥家鑫的悲劇中,有絲毫的反省自責悔過,藥慶衛所謂的道歉根本不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發自內心,而純粹是為了保命的手段。現如今藥慶衛對原告代理人張顯,耿耿于懷,懷恨在心,試圖遷怒于張顯,為兒子之死翻案報仇。從網上公布的一些消
2011-08-13
互動:109
云南高院對李昌奎案的二審判決是對司法自由裁量權的濫用,其妄圖使這一判例成為標桿的做法是對立法權的僭越。司法裁量權不能成為絕對權力,要將司法裁量權關進籠子。
2011-08-10
互動:48
通過“平民階級立場”的視角來解讀死刑
2011-08-01
互動:78
很難說得清楚,以上兩起案件之間有什么關聯,但是,我們也同樣無法證明,是否因云南高院對特別惡性的殺人案件中的犯罪分子的一審死刑判決在二審終審非常隨意的改為死緩,最終保護下了行為極其殘忍、手段極其惡劣、后果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從而引發了更多的惡性殺人事件。
2011-07-22
互動:832
文章實事求是的根據我國的當前情況,反駁了趙建生田成有廢除死刑,違法判案的謬論。田成有們該殺不殺是人為制造混亂。現在的法律條款明目張膽的不去執行,是明顯的違法,是把法律當做了一紙空文,是對法律的蔑視和褻瀆。
2011-07-21
互動:447
而這位賀學者,還要用他所謂的法理來為云南省高院的錯誤判決張目,實在可惡,同時也可憐。你的那個法理不等同于現行的法律嗎?法理只是制定法律的基礎,而法律是現行的制度和規定,二者有著截然不同的效力嗎?怎么能將二者混為一談?不管你們所謂的學者怎末研究、具有什么樣的學術觀點,但都不等于現行的法律。
2011-07-19
互動:46
李昌奎一案二審改判以來,公眾一直在質疑。而近日,云南省高院副院長回應說:“這個案子10年后肯定是一個標桿、一個典型。”從這個表態能看出一點端倪:云南省高院改判此案,或許是想在中國廢除死刑的司法進程中“留下一筆”。 然而,此次改判所傳遞出來的價值觀,令人懷疑。云南省高院的改判依據有兩個:一是最高人民法院曾有規定:對于婚
2011-07-19
互動:71
如實記錄標桿論
2011-07-19
互動: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