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金融危機下的資本主義制度危機 ——訪中央黨校趙曜教授 趙曜,1932年4月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畢業于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曾任中央黨校科社教研部主任,現任中央黨校科社教研部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長。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研究工作。著有
2015-07-23
互動:43
關于這份情報的來源我只能說個大致,瑞典。說的是德國上層現正秘密推進著一份叫做“天啟”的計劃。這份計劃是若干份自上世紀80年代就一直在運轉的計劃的延續。先期由DEV上層和TQE中的某個人(不是黨魁)和幾個銀行家在01年底策劃的,然后過了幾年(可能是04年)得到了TQE上層的首肯而最終醞釀成型。這份計劃據說法國和意大利某些人也參
2012-02-01
互動:54
“富外窮內”國際板未面世便現魔影
2011-08-12
互動:272
在卡恩事件之后,有些公開報道提到了西方商業銀行拋空黃金,央行出借黃金儲備的事。由于黃金儲備是央行最終支付手段,屬必備儲備。如儲備不足或大量外借無法收回,就可能導致自身貨幣波動,進而引發金融動蕩。所以大家現在都對被爆出的傳聞相當關注。有關傳聞涉及了美聯儲、IMF、各國央行、商行、情報部門、甚至美國軍方。可以說撲朔
2011-07-08
互動:131
(此文作為《國家金融戰——跨國資本攻擊與國家金融安全》的續篇,試圖為國家金融戰提供思路和對策,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進程貫穿于推翻美元本位制的始終,中華崛起意味著和美國的反復戰略較量,并逐步獲得戰略優勢。世界元的思路太過遙遠,現實可行性不如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之一。) 美國在近四十年里將金融戰作為鞏固其霸權和
2011-04-21
互動:38
西方金融市場被跨國資本嚴密控制和操縱的。金融衍生品已經成為跨國資本對我發動金融戰的工具。過往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和金融理論具有偽科學的性質。我們必須慎重對待金融衍生品問題,盲目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和與國際慣例接軌是不可取的。我們必須重視自己的金融安全,在實施走出去的戰略的同時要選擇我們的金融戰略方向,盲目赴海外
2011-04-16
互動:58
本人對原作進行了部分修改和補充,懇請重新刊登。另外,原文本想上書,故薯有單位名,因無處上報才尋求網絡刊登出來。現在本人擔心給單位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故而刪除。懇請審查時留意。
2011-04-12
互動:81
中國的通貨膨脹根本還是一個政治問題。貨幣是政府的印刷品,當政府必須靠印刷人民幣維持集權式政府的龐大開支時,有權印鈔票的政府怎么能拒絕財富與權勢的誘惑,把為人民服務當成自己不可動搖的宗旨呢?
2011-04-07
互動:57
美國在近四十年里將金融戰作為鞏固其霸權和掠奪世界財富的基本手段。中國應對這種金融戰應具備國家金融戰略,納入國家戰略的總體規劃。中國金融戰的戰略目標就是打倒美元本位制和對現行國際金融體系及規則的重構,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不是全球流行的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目的還是將中國金融納入既有的以美元本
2011-04-05
互動: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