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李光耀死了,李源潮副主席去出席李光耀的葬禮,并帶去習總的口信。 新加坡多數居民雖然是華裔,但是與中國大陸的關系并不友好。新加坡是最后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東盟國家,經濟上高度依賴美、日、歐,是美、日、歐資本向東南亞擴張的橋頭堡。在中美關系、中日關系、中日歷史問題上,新加坡標榜中立,實際偏袒美日。 新加坡做出這
2015-03-31
互動:177
2015/3/29 2015年3月24日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政府的媒體聯合早報以黑色的版面報導了李光耀的死訊,新加坡終于告別了一代梟雄獨裁者!也引起了人們談論新加坡的歷史!發現人們大談特談李光耀在世91年的正面歷史,極盡歌功頌德的美言,似乎人類的歷史就應該是歌功頌德!可那只是歷史的片面!也許這是人類劣根性的精致表現! 筆者的愛好
2015-03-30
互動:183
“在英國統治下,新加坡人能依法罷工,能自由開辦新聞事業;而獨立50年后的今天,新加坡卻不能罷工,只能讀政府辦的每語種一張的官報。這是充滿諷刺的。工會和媒體是李光耀奪權的手段,上臺后就棄之敝屣了。”“兩面三刀者不可以為友”,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作為“中國人民”,小編可不希望與這樣的人成為&l
2015-03-29
互動:190
1969年,李光耀會見了來訪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其時,尼克松或許在心中已經有與中國進行外交接觸的考慮,所以對中國的事情比較關注,但是他對中國正在進行的文化大革命實在無法理解,所以他問李光耀:中國到底發生了什么? 李光耀回答道:“毛澤東要改造中國。正如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焚書坑儒,要徹底消滅過去一樣,毛澤東也要擦
2015-03-27
互動:540
楊善勇:光耀一生,獄滿天下 九十一歲的精彩一生,固然是譽滿天下,但恐怕也是獄滿天下的。冷藏行動那一匹長的被捕名單,當是左證了:林清祥、林福壽、布都遮里、賽•扎哈利、何標、方水雙、曾超卓、傅樹介……。譽獄交加,構成李光耀的一生。功過之間,比重如何,怎么評價:七三、六四、或者五五;蓋棺之后,歷史往后自有公平的說
2015-03-27
互動:52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何其多 李光耀辭世,官方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其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不錯,幾十年來,李光耀與中國的五代領導人都有過交集,其中還不乏交往甚密者,如與總設計師的心有靈犀,一拍即合,然而,這也似乎只能證明他是中國人民的老熟人,最多是某位中國領導人的老朋友,說非要稱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那就應該先看看這
2015-03-27
互動:53
李光耀終于死了。CNN,BBC等國際媒體都在頭條標題里用dead,dies這樣明確的字眼宣告:這次他是死真的。 一個視頻伴隨著無數對他的贊美文字傳開,白發蒼蒼的李光耀安坐臺前,像春節時家中那位關心孫輩幸福的老爺爺一樣,泰然自若地“審問”一位女博士的私人生活: 你多少歲了?27?過兩年那可就29了!有男朋友了嗎?
2015-03-26
互動:45
人民行動黨已連續半個世紀穩握新加坡執政黨的權杖,但2011年大選中,已有近四成選票投給了反對黨。貧富差距擴大,后李光耀時代,如何調整自己以適應更為多元化的社會需求,將成其能否在2016年大選中續寫勝利的關鍵。 趙俊/ 文 為慶祝建國50周年,2015年新加坡所有的新生兒都會收到來自政府的特別禮物:一張紀念版出生證明和包括
2015-03-26
互動:28
半個多世紀的政治生涯,讓國父、強權者、政治家、自由派等字眼不時加在李光耀身上。但如今細細梳理其人生軌跡,卻發現這位老人的一生似乎又變得單純而簡單。他那充滿爭議的人生就是銅板兩面,好與狠緊緊粘合,黑與白難以割舍。 這一次,媒體終于沒能讓他“死而復生”。 3月23日凌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因搶救無效
2015-03-26
互動:103
嚴蒼 /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 新加坡是個小國,是個城市國家,但新加坡卻是一種政治模式的經典。多年來中國人做了不少關于新加坡的研究,有關新加坡模式方方面面大多有所涉及。但新加坡一黨執政長盛不衰,經濟、社會長期保持發展穩定的奧秘,似乎仍有許多未解之處。 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核心內容是相關性及其排序問題
2015-03-26
互動:31
李光耀過世了,各種評價褒貶不一。總體而言,各國官方和世界各國的政治家對其高度評價。美國政界泰斗基辛格稱其為“世界級的領導人”。在基辛格眼里,他不但是世界級的領導人,還是一位具有極強戰略洞察力的思想家。在新加坡民間,李光耀擁有極高的威望,尊其為“國父”。不過,在中國民間,對其評價卻并不完全
2015-03-26
互動:46
自從前些天傳出李光耀去世的假消息開始,于今其實已經確鑿,網絡上李光耀話題就出現了急劇升溫的態勢。升溫自然免不了口舌之爭。正方一般認為李光耀是當代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他帶領新加坡走向了繁榮,將殖民地打造成“亞洲小龍”;而反方則認為李光耀是一個熱衷家長制的威權主義者,隔代傳位成了“太上皇”。筆
2015-03-26
互動:25
李光耀視察“居者有其屋”政策中的組屋建設 1952年5月,上海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建成 與地廣物博、人群熙攘、工業建設浩浩蕩蕩的各類現代國家比起來,新加坡真是個小國小民的彈丸之地了——718.3平方公里小島,面積甚至連中國的萬分之一都沒有,島上住著550萬人,這是世界人
2015-03-25
互動:80
新加坡向來以獨裁統治聞名于世,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集會遭到嚴格控管,全國只有芳林公園(Hong Lim Park)的“演說者角落”(Speakers' Corner)這一處可供民眾進行有限度的“合法”抗議示威。但新加坡政府23日表示,芳林公園將用于悼念剛斃命的前獨裁者李光耀之用,即日起嚴禁一切示威集會。由于該禁令未
2015-03-25
互動:25
傳奇背后,總會有一些平凡的故事。 李光耀,GCMG,CH(英語:Lee Kuan Yew,1923年9月16日-2015年3月23日)是新加坡華裔政治家,為首任新加坡總理、首任內閣資政及首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也是新加坡建國之父之一,對新加坡政治有很大影響力。 請注意,新加坡剛剛好是在五十年前建國(1965年8月9日)。在那個火紅的時代,赤色風暴正在席卷
2015-03-25
互動:277
據臺灣“中央社”23日報道,白宮就李光耀逝世在當地時間22日發表聲明指出,奧巴馬2009年曾于新加坡與李光耀會面,奧巴馬說,李光耀的想法與見解對他的亞太“再平衡”的政策有很大的啟發,李光耀對亞洲動態及經濟事務的見解洞見先機,是“了不起的戰略家”。 眾所周知,所謂“亞太再平衡”
2015-03-24
互動:198
百年之后,人們會為誰樹起紀念碑?在這許多座豐碑之中,或許有一座會屬于李光耀。人們銘記他,將不僅因為他是新加坡第一任總理,還因為他創造了威權資本主義——這一思想將決定下一世紀的面貌,就像民主決定上一世紀的面貌那樣。 畢竟,在中國實施影響深遠的經濟改革之前,鄧小平訪問的是新加坡。在那之前,資本主義和民主
2015-03-24
互動:44
李光耀去世了。對于他那眾說紛紜的“亞洲價值觀”,諾獎得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阿馬蒂亞·森這樣說…… 一、質疑李光耀命題:政治自由和公民權利阻礙經濟發展嗎? 阿馬蒂亞·森以“聚焦于人類自由的發展觀”來對待和引領他對發展中國家發展問題研究,也用來觀察和評介
2015-03-24
互動:21
昨天我微博上發了揭李光耀和李家坡的帖子,很快有官方公痣跳出來說,新加坡是一流國家,李光耀是一流政府,因為經濟發展不錯。 我問:李光耀抓反對自己的人不用任何證據、刑期無限、用冷庫凍女反對者,抓光反對派,他這種獨裁法西斯你們說經濟發展好就是一流國家,那薩達姆經濟發展不錯,伊拉克也富裕,為啥說獨裁就錯?咋薩達姆不是一流
2015-03-24
互動:37
重病多日的李光耀終于合上了他的眼睛,走完了他91歲的傳奇般的人生旅程。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一代政治人物,不管如何蓋棺論定,他終歸是走入了歷史。是非功過,任人評說。 李光耀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物,對他而言,以“譽滿天下,謗滿天下”這八個字作為總結應該是不易之論。 談到李光耀,人們更多地是津津樂道于所謂
2015-03-24
互動:25
參天大樹倒了,其高度才能測量的最準確;人死后,特別是元首,隨著時間的推移,實踐的檢驗,人們對他功過是非的評價才會越來越公正、中肯。美利堅之華盛頓、林肯如此;蘇聯之列寧、斯大林如此;中國之毛澤東、鄧小平也如此;新加坡之李光耀,更是如此,亦不例外。 李光耀為何說“我們不再是美帝國主義的走狗”?故事的發生是這
2015-03-24
互動:135
文章1:李光耀演講呼吁美國制衡中國 否則將喪霸主地位 來源:廣州日報 2009年11月04日 本報訊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上周應邀訪問白宮,并同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他在華盛頓表示,美國如果不繼續參與亞洲事務、制衡日漸崛起的中國,將可能喪失世界領先地位。 李光耀與奧巴馬在白宮的會談內容并沒有對外公開,真正引發爭
2015-03-23
互動:132
奧巴馬贊李光耀為“歷史巨人” 2015-03-23 環球網 王一 【環球網綜合報道】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23日報道稱,世界多國領導人紛紛對李光耀的辭世表示深切哀悼。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悼文中稱李光耀是“歷史真正的巨人”,他對于李光耀的辭世表示深切哀悼。 美國白宮在官方網站上發表奧巴馬的
2015-03-23
互動:111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西亞的事實, 充分印證了林清祥等反殖愛國力量之前的預言: 馬來西亞計劃是英國人所主導并在各反動勢力配合下推出的一個新殖民主義陰謀, 其主要目的在于鎮壓有關地區的反殖運動, 不是為了新馬兩地的真正統一或沙巴、砂拉越人民的利益和前途,李光耀之所以那么賣力地推銷“馬來西亞”
2015-03-23
互動:111
李光耀病危到病逝,這大約是2015年開年以來最大的政治新聞。于是乎有關李光耀反共、親華、新加坡治理儒家化的話題又一次在互聯網上泛濫,一時間眾說紛紜。那么,李光耀為何反共?李光耀為何在親近大陸的同時又在國際上號召東南亞各國警惕大陸?李光耀以及新加坡政府究竟是西化還是儒家化?蘭臺經過仔細梳理,將為鳳凰網的網友一一
2015-03-23
互動:233
新加坡第16屆國會選舉于2011年5月7日舉行。這場被認為是新加坡史上最激烈的選舉,盡管自1959年開始執政到現在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縮寫PAP)依然保住極大多數議席而繼續強勢執政,但是還是反映了新加坡人民愈來愈不滿人民行動黨的一黨獨大專政。6個在野黨的總得票率將近4成(也就是39.68%),人民行動黨如
2015-03-23
互動:27
有人說,在新加坡,主流媒體的論述,都是贊揚李光耀的,把他捧得極高。在他的統治下,政治英明、官吏清廉、街道整潔、民居美化、經建輝煌,旅游發達 … … 幾乎樣樣歸功于他!一眼望去,在新加坡政壇上,李的形象若不是“雄才大略的圣人”,至少該是“白璧無瑕的領袖”了吧! 李光耀是否真的有如“完
2015-03-22
互動:47
華人在海外最大,經濟上最成功的一個群體,就是東南亞華人。印尼兩億人口,約一千萬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約六百萬華人;泰國六千五百萬人,約九百萬華人;新加坡三百萬多人,華人占90%;菲律賓9千萬人,華人大約一百萬,不過1%,但有華人血統的要占大約20%。 東南亞華人,給全世界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們的經濟實力,比如,在馬來西亞,70%
2015-03-21
互動:58
對于中國來說,李光耀是誰? 對于中國來說,李光耀是什么人?其實有分明的兩面。“正面形象”,應該說,在國內媒體上,多年來已經有過比較多的“展示”。 他的另一面,國內媒體也不是沒有展示,只是這種聲音沒有占據國人基本印象。這里做一點整理。 2001年,25個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倡導成立博鰲亞洲論壇(2月
2015-03-21
互動:81
從血統上看,李光耀是純正華人,但從教育上看則是不折不扣的“香蕉人”。在踏入政壇前,他和華人社區的互動并不密切,最早與華裔親密接觸,則是出于爭取基層支持的需要。
2015-03-20
互動:46
葉德民 南洋大學校友 上個世紀40年代初,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重新瓜分利益,日本法西斯軍隊輕易地打敗10萬英殖民地軍隊,侵占了整個馬來亞包括新加坡,當時馬來亞共產黨與英軍合作,積極組織和領導馬來亞各族人民開展武裝抗日斗爭,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軍,配合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強大力量,最終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
2015-03-20
互動:204
今晚,全世界都在注目新加坡。雖然李光耀過世的假消息一時間鋪天蓋地,但新加坡總理公署及時辟謠,表示老爺子依然在醫院,情況不容樂觀。 這位堪稱20世紀最重要的有國際影響力的政治家,把一個小小的城市國家,治理成了“亞洲四小龍”之一,和各大國倚重的重要政治力量,李光耀的智慧不得不令人佩服。 俠客島(ID:xiake_
2015-03-20
互動:50
1991年,南洋理工學院升格為南洋理工大學,大學校長選擇理大為大學簡稱,理直氣壯的說辭是,南大有不良的歷史包袱。借此,南洋理工大學否定,以撇清和南洋大學有任何形式的歷史關系。理大稱號的選擇,就是要廣而告之天下,南洋理工大學是一所全新的大學。理大不是南大。 近日,當年的首任校長還是一樣的看法:‘南洋大學是走入歷史,
2014-09-24
互動:28
首先對李光耀這個人來下個定位。1,李光耀是個海外第四代華人,有炎黃子孫的血統。但他不是個中國人,他更不承認自己是個華人。他只承認自己是個新加坡人,不是華人。 2,他是反共反華先鋒。他與臺灣歷屆領導人有交往,新加坡是最后一個東盟與大陸建交的國家。他是美國的忠實走狗,他一手打造的新加坡其實想充當東亞的以色列。
2014-08-11
互動:104
中國僑網8月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社會主義陣線發起人之一何焯華7月25日病逝,享年82歲。 他生前的好友和社陣伙伴如林清如、何佩珠等5日在《聯合早報》刊登挽詞表達思念。何焯華自兩年前中風后,健康每況愈下。今年初二度中風后,他多次進出醫院,后來入住療養院。7月19日,他突然發高燒,被送往邱德拔醫院急救,但
2014-08-06
互動:47
李光耀在新加坡實行家族獨裁統治,卻敢于批評美國選舉已經變成拍賣游戲,實質是希望美國統治集團能夠敢于公開實行如羅斯福那樣的獨裁統治,而這一點恰恰就是美國統治集團喜歡李光耀的地方。
2013-05-07
互動:26
以中國通二知名活躍人物李光耀經常發表針對中國的評論,最新的動向是,此人再一次表達了對中國的警惕,并空前嚴厲地警告說,“中國應明白若與美國展開軍備競爭就會失敗”。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李光耀大人對中國如此警惕呢? 根據報道,按照李光耀的說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理由: 其一,“中國”是“中央
2013-02-25
互動: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