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發表微博:“向中央和教育部建議的是,在大中專學生的課程中,取消這個論,那個論性質的課程。其對他們就業和創業毫無用處,是當大領導用的知識。如果學的太多,他們失業了,拿著資本論去農民工的工棚,宣傳受剝削壓迫理論,將是極大的社會動亂的不穩定因素。 為什么執政后還要學革命理論呢?”該微博迅速被網友轉發。作者為黨校教師,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處于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最核心處,身份極其敏感,卻公開宣揚取消馬列課程,停止傳播革命理論,尺度之大,令無數網友咋舌。
網友宋揚飆發起了微博征集向中央黨校要求開除反馬列的周天勇的簽名,要求周天勇“離開這個你認為天天說假話的單位”。
陳有西講過,他若40歲之前當不上副廳,便會辭職。他照著做了。《法制日報》記者與斯偉江就此事調侃了兩句,遭到何輝新的辱罵。后面又扯起了爭功事件。某知情人告訴我:一個品行較差、首鼠兩端的人(李莊),被描寫成英雄。此案內情一旦披露,會讓大家感到不堪。
斯諾登事件當下已成為大片,令人興奮,但能在多大程度上挑戰美國當前的國土安全政策,不容樂觀。911之后,一方面,為了本國安全采取一定限制隱私措施可以理解;另一方面,明知自身缺陷卻向外界兜售“普世價值”,則令人厭煩。斯諾登事件撕掉了美國的道德面紗,時至今日,美國還想站在國際社會中的道德高地嗎?袁小靚、郭松民以及吳法天作客獨家網,暢聊斯諾登事件。
阿爾希波夫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斯大林任命的在華總顧問,從1950年到1958年在中國工作了8年。我同阿爾希波夫第一次接觸是在1955年夏。當時李富春副總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去蘇聯商談中國第二個五年計劃草案,阿爾希波夫負責安排李富春和中國代表團的活動。我當時為李富春當翻譯,同阿爾希波夫接觸較多。特別是有一段時間李富春身體不適,搬到莫斯科郊區原斯大林的別墅休息,阿爾希波夫更是
必須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混合所有制。今天取消公有制為主體所導致的實際結果并不是國退民進,而是跨國壟斷資本的進駐,事實上凡是國有經濟退出的地方都被跨國公司進駐,幾乎沒有私營經濟。
群眾路線作為黨的一種階級政策,它屬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屬于中國又僅僅屬于中國共產黨。這是別人造不出,也不能全盤學走的。它成為共產黨人的文化、道德、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成為黨注定戰無不勝的最強大武器。
#斷簡#書評組又出影評了!前期上映的《中國合伙人》一經公映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他的主題到底是現實還是童話、是欺騙還是勵志,大家莫衷一是,于是@彼岸微藍FZ傅小正 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或許,《合伙人》的英文名才是對其本質的最好注解:“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朝鮮戰爭停戰談判二年十七天,兩易會場,五次中斷,共開代表大會58次,各種小會733次。談判曠日持久,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局面?因為美國根本就沒有談判的誠意,只有當各種伎倆用盡時,才無奈地在停戰協定上簽字。這種先倨后恭的態度,表現在談判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