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中央黨校副校長,是一個無限拔高“經濟人假設”、鼓吹私有制優越、詆毀公有制經濟的人;他是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是鼓吹國企私有化的集大成者;他赤裸裸地為資本家服務。
真真假假「回憶錄」 臺北主流媒體《中國時報》、《聯合報》1月26日皆以較大篇幅報導,「美國在臺協會」創辦人與首任理事主席丁戴維(David Dean,2013年10月27日去世),生前撰就的回憶錄《非正式外交》(Unofficial Diplomacy)最近出版上市,已是作者死后一年又三個月的事。 由于丁戴維是長期負責美國對中國(兩岸)政策與實際業務的第一線高階外交/情報要員,他的回憶錄內容想當然
原載《南風窗》第五期,原標題為:農民自殺與農業系統性危機。 緣起:“2014食品安全與可持續農業”國際論壇,于7月25至26日在北京舉行。30多位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瑞士、丹麥、德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阿根廷、印度、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多學科、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及農業實踐者共聚一堂,與中國專家分享科學上的最新發現,新技術在各國應用的最
讀了王磊光博士的返鄉筆記之后,老田也有很多同樣的感慨。老田在王博士文章的基礎上,展望一下三十年來的社會變革及其拉動的人心變遷,也算是對自己從職業農民進城后的經歷,做一點反思。這應該不算對王博士的文章“強作解人”,而是受到王博士的激發,抽時間回望一下自己的“來時路”。 在朱镕基任上,企業用工制度改革中間,通過買斷工齡方式逐步地取消了正式工待
這期本該說到人民公社化,但是人民公社化是和大躍進相關的兩個事件。因此先用一期的篇幅講講大躍進。 人們說到“大躍進”,首先的印象往往是“領導人頭腦發熱,要超英趕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這種說法并不全面。實際上,“大躍進”有復雜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其中一些問題至今仍然需要重視。如果把“大躍進”簡單歸結為&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