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00 篇文章
近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宣布: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一般認為:這灣海峽已納入中國軍事管理范圍,拉開了跨海統一臺灣的序幕。這則新聞使我想起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跨江解放全中國前夕,解放軍教訓世界海上霸權國家英國、痛擊橫行長江的英國“紫石英”號的故事。 1949年,國際上一些“好心人”都“建議”中共不要過江,主張中國南北分治,適可而止,說
2025-03-17
互動:37
編者按:無產階級在二月的勝利并沒有結束這場偉大的革命,推翻沙皇制度不過是1917年后所發生的一切中的一個插曲,或者說是隨之到來的一系列巨變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個。群眾高漲的革命熱情已為十月的炮響埋下了種子,不久之后,人類第一個承載著無產階級血淚與希冀的社會主義共和國誕生。 毛主義者不僅會紀念我們偉大的革命事件,也會在乎其發生的動機和實際發展中的情況。資產階級
2025-03-17
互動:7
3月15日,美軍從空中和海上對也門胡塞武裝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重點打擊胡塞武裝的雷達、防空、導彈和無人機系統。 當晚,也門首都薩那遭到了5次空襲,巨大的蘑菇云升騰而起,火光沖天。 目前已有13人死亡,9人受傷,一所大學和胡塞武裝的一處軍事基地遭到嚴重破壞。 美國官員表示,軍事行動將持續數天,目的是要打通紅海航道。 而在這場軍事行動發動的時候,懂王正在打高爾夫。
2025-03-17
互動:21
當地時間3月15日,塞爾維亞再度爆發“顏色革命”,并且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 據塞爾維亞警方公布的數據,首都貝爾格萊德當天約有8.8萬至10.7萬人參與抗議,BBC則稱人數可能達32.5萬人。 貝爾格萊德幾條大街交通完全癱瘓,到了夜間還有手機亮燈示威。 抗議組織者的理由是去年11月1日的諾維薩德火車站頂棚坍塌事故(造成15人死亡、2人重傷),時任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長
2025-03-17
互動:18
前兩天,湖南師范大學援引了胡適論教育的“名言”,“教育是給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鏡,能明白觀察;不是給人穿一件錦繡的衣服,在人前夸耀”。這話本身倒沒什么問題,問題在于這話是胡適說的,多少讓人倒胃口了,所以,在大家的要求下,湖南師范大學“從善如流”把胡適兩個字去掉了,但這又讓公知觸動了“義和團”的敏感神經,于是,又一輪撕逼開始了。 有人
2025-03-17
互動:29
請看毛主席怎樣碾壓丘吉爾!此時中國人民即將在毛主席領導下迎來新中國。英國的老瘋子——跳梁小丑丘吉爾早已不是英國首相,但是偏偏喜歡模仿小狗崽子刷存在值。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閱粟裕、張震致中共中央軍委電。粟總等表示:20日,兩艘外國軍艦入侵我第三野戰軍防區,我軍對其進行炮擊,使兩個軍艦一被擊沉、一被擊傷。主席復電表示:“你們所說的外艦可能是國民
2025-03-17
互動:27
最近,日本有個叫做大矢一樹的男子,從農民的倉庫偷了60公斤大米,然后被抓了。 然后這個被偷米的農民,上個月被偷了600公斤大米,一怒之下給每個米袋子都裝上了GPS定位器,終于抓到了盜米賊。 以前看到AKID在日本餓死,還覺得離譜。 畢竟在一個號稱“發達國家”的現代社會,想要餓死還是比較難的…… 現在看到日本人居然混到要偷糙米的地步,日本農民為了
2025-03-17
互動:22
最近,一直被日本網友戲稱為“史上最沒有存在感首相”的石破茂破天荒地占據了日本各大媒體的頭條。因為沒人能想到,一國之首竟然會帶頭“搞腐敗”! 據共同社3月14日報道,3月3日晚,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首相公邸宴請了15名剛當選的自民黨籍眾議院議員。但與平常不同的是,這次宴會充滿了“儀式感”和“人情味”,宴會結束后,石破茂給每位到場的
2025-03-17
互動:4
李嘉誠又出手了。這一次,他將手中的43座港口甩給了美國人。有人說這是商業行為,有人說他有自己的考慮,但問題是,他有沒有考慮國家利益?有沒有考慮這個國家曾給過他的機會? 我們不妨問他五個問題。 第一,賣給誰?這43座港口的接盤方是誰?是美國人。美國是什么態度,大家都清楚。從打壓中國企業,到制裁中國科技,再到圍堵中國制造,美國無所不用其極。港口是什么?是戰略資源,是國際貿易的樞
2025-03-17
互動:16
李嘉誠賣港口
朝中社平壤3月16日電 在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提出的首都建設戰略和黨中央的科學而精力充沛的領導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正在展現出自己固有的雄姿,不斷轉變成為世界文明城市。 彰顯新的平壤繁榮期的又一座雄偉壯麗的1萬套大建筑群在和盛地區拔地而起,等待著完工之日。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同志3月15日視察了和盛地區第
2025-03-17
互動:15
站在二十一世紀回望新中國農業發展歷程,毛主席關于包產到戶與集體經濟的深邃思考愈發顯現出真理的光芒。這段跨越時空的思想歷程,不僅記錄著一位偉大革命家對社會主義道路的執著探索,更折射出馬克思主義者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把握歷史規律的智慧光芒。 毛主席對包產到戶的審視始終立足于中國農耕文明的千年積淀。當他在1950年代重提"包產到戶搞了幾千年"時,實質上是在叩問歷史深
2025-03-17
互動:11
社會經濟問題,時間跨度超級長,以幾十年的時間得到的實踐經驗作為證據,企圖檢驗真理,還是不牢靠的。普通人眼光沒有那么長遠,以自己的經歷來簡單對比判斷,而不分析原因,就輕易下結論,就容易走上歧途。 所以,重大事情必然是理論先行的。只靠實踐去檢驗,哪怕有試驗田制度,病急亂投醫的人也沒有耐心把實驗做完再行動。 偉大的領導人需要見微知著,在事情發展的苗頭時就預判將來的方向。
2025-03-17
互動:26
一、經濟生產領域的制度創新 毛澤東提出的"兩參一改三結合"(企業內部要實行民主管理,實行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三結合)在鞍鋼等企業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與管理,1960年工業總產值增長112%。若延續該模式,可能形成"政府引導+企業自治"的混合管理模式避免社會和體制僵化。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的
2025-03-17
互動:17
一、社會精神面貌的結構性變化 集體意識弱化與個體化傾向 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的個體利益導向與集體主義傳統形成張力。數據顯示,1990年代后社會信任度呈現下降趨勢,2018年"中國社會的總體信任度"調查顯示,對陌生人的信任度僅55.7分(滿分100)。這種變化與單位制解體后社會聯結紐帶弱化密切相關,如1995年全民所有制單位職工占比從1978年的78.3%降至18.4%。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保
2025-03-17
互動:14
一、高素質人口儲備:教育普及與生育友好的長期效應 計劃經濟時期通過基礎教育普及和生育政策調整,為改革開放儲備了規模龐大、素質較高的人力資源。1949年文盲率高達80%,小學入學率僅20%;到1978年,全國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達95.5%,初中毛入學率提升至66.4%。這一時期建立的完整學制體系(如1951年《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和面向工農的教育政策(如全免費小學、人民助學金制度),使新增
2025-03-17
互動: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