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00 篇文章
內容提要:青年馬克思的歷史法學派批判,其實質是基于啟蒙自由主義展開的保守主義及封建主義批判,這一批判延伸至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并包含著值得挖掘的民族論域。馬克思特別揭示了歷史法學派的懷疑論與相對主義,歷史法學派對歷史進步觀及其現實歷史的非理性態度,及其對歷史的輕率,既有認識論上的懷疑論,也有價值觀上的相對主義與虛無主義,馬克思強調社會歷史的可知論及其歷史進步論。歷
2025-01-06
互動:13
錢穆先生在《現代中國學術論衡》自序中說:“文化異,其學術亦異。中國重和合,西方重分別。”【6】 中國古典學術反對兩末之議,而西方學術中兩末之議卻占有基礎性地位。這種現象使得西方學術長期以來呈現專業化、碎片化發展趨勢,就是韓非子所說的“積辯累辭”,學科越分越細,理論也越來越繁雜不整。 錢穆先生注意到西方學術的專業化、碎片化對于培養德才兼
2025-01-06
互動:44
摘要:以消費為核心,鮑德里亞和鮑曼指出現代社會的重心從生產轉向消費,進而指認了消費社會的特征與內涵。二者通過對消費社會中貧困問題的反思,分別從主客體的角度批判了現代資本主義:從文化符號批判出發,鮑德里亞提出“返璞歸真”以消解貧困;從消費主體的境遇出發,鮑曼呼吁人道主義以關照“新窮人”;二者同源異流、互相補充,具有極強的批判性。然而,從唯物史觀來看
2025-01-06
互動:23
《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雜志2025年第一期刊發了俄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團名譽主席謝爾蓋·卡拉加諾夫與該委員會“西伯利亞俄羅斯:轉向東方2.0”項目負責人伊利亞·科茲洛夫題為《向東轉2.0,亦或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化》的文章,探討了俄羅斯向東轉問題,并認為這一轉變應該更多是國內意義的轉向。現將該文編譯如下,供參考。文章觀點不代表歐亞新觀察工作室
2025-01-06
互動:19
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² 毛主席說:“認識的能動作用,不但表現于從感性的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能動的飛躍,更要的還須表現于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從理性認識到實踐就是精神變物質,認識的第二個飛躍。如何理解呢? (1)精神變物質是理論指導實踐,精神變成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 精神變物質,不是精神本身直接變成物質,不是想什么是什么,想什么有什么
2025-01-06
互動:37
作者劉繼明在《黑&白》的“后記”中說,小說從2019年9月動筆,2022年6月完成;到2023年4月定稿,歷時三年半。三部九卷120萬字巨著的寫作,居然幾乎與那場席卷資本主義世界的瘟疫相始終,作家的嘔心瀝血、作品的抵抗意義在這樣看似偶然的對照中獲得了彰顯。大環境的時間節點是如此,而對于劉繼明個人來說,《黑&白》的寫作是在2018年事件之后才開始的,雖然“構思”是在動
2025-01-05
互動:53
家庭隔代撫育中的"不過問"邏輯導致家庭教育主體無法扮演相應的角色,農村交往中的"不得罪"邏輯帶來了社會主體在小孩成長教育中的缺位,而學校官僚行政中的"不出事"邏輯則使得學校在一定程度上退出對學生的成長教育。三者角色的缺位共同構成當前農村校園欺凌現象發生和增多的結構性因素。 一、農村校園欺凌的特殊性與普遍性 農村校園欺凌應該受到關注,因為農村校園有其獨特
2025-01-05
互動:46
在紀念遵義會議90周年之際,認真學習研究那段驚心動魄、刻骨銘心的歷史,有許多新的認識和感悟。黨的歷史確實是一部非常深刻又很曉暢易懂的教科書,也是我們永遠學之不完、用之不竭的精神文化寶庫。它不僅寫在史書中,而且鐫刻在億萬人心中。 一、遵義會議之前的危機 ——毛澤東屢受挫、革命陷低谷 20世紀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和我們黨
2025-01-05
互動:51
“東升西降”國際政治格局,主要展現為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南方國家合作反霸的同時,美西方在逐漸走向衰落。而這一國際政治新格局是以國際經濟新格局為基礎的。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2022年俄烏沖突以來,國際經濟新格局趨向為“東升西降”(與“西強東弱”的格局并存),即表現為以七國集團為代表的美西方經濟的重要性及其對全球GDP貢獻的占比下降,而
2025-01-05
互動:41
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¹ 毛主席說:“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斗爭,有了豐富的經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無數客觀外界的現象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這是一個認識過程。這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即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
2025-01-05
互動:42
【摘要】從早年的強調暴力革命到晚年的重視合法斗爭,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不斷發展,特別是在馬克思逝世后,他根據資本主義的時代變化,對無產階級的革命策略進行了適時的調整,提出了做爭取群眾的長期準備、在合法斗爭中積蓄力量、不放棄革命權以備決戰的新的策略。恩格斯晚年的革命策略思想不是對其早年革命策略思想的否定,而恰恰是對它的充實、完善和發展,二者是辯證統一的。恩格斯
2025-01-04
互動:31
前言: 教員1955年10月27日在中南海頤年堂約見陳叔通、章乃器、李燭塵、 黃長水、胡子昂、榮毅仁談話,10月29日在懷仁堂召開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座談會,11 月1日為中共中央起草“農業合作社要有計劃地發展和整頓”的指示,標志著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已告一段落,他的工作重心開始向農業發展規劃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方面轉移。 更有意思的是,教員和陳叔通等
2025-01-03
互動:64
西方向何處去? Whither the west? 2024年12月6日晚,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有朋(Adventus amicorum)”系列研討第40講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文研講座”第360講在北京大學二教107舉行,主題為“西方向何處去?(Whither the west?)”。本次講座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學和社會學教授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主講,復旦大學國際
2025-01-03
互動:23
摘要:從早年的強調暴力革命到晚年的重視合法斗爭,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不斷發展,特別是在馬克思逝世后,他根據資本主義的時代變化,對無產階級的革命策略進行了適時的調整,提出了做爭取群眾的長期準備、在合法斗爭中積蓄力量、不放棄革命權以備決戰的新的策略。恩格斯晚年的革命策略思想不是對其早年革命策略思想的否定,而恰恰是對它的充實、完善和發展,二者是辯證統一的。恩格斯晚年
2025-01-03
互動:38
在頭條上,有位網友認為“公有制的優越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充分發揮公有制優越性必須解決好兩大關鍵問題:一是公有制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問題……,二是公有制經濟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問題,包括建立科學合理的決策機制、監督機制、激勵約束機制等”(呆呆小貓 2024-12-31 06:32)。 對此,我想對【呆呆小貓】說的是:公有制優越性不能充分發揮,主要是理論界至今沒
2025-01-03
互動: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