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面臨新的歷史性難題,當代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想到毛澤東并從毛澤東思想中汲取精神力量。今天,學習毛澤東,重溫和掌握毛澤東的戰略思想,提高國家戰略能力以應對新世紀的挑戰,仍是擺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務。
問題在于“改變世界”,根本在于“改變世界”,要害在于“改變世界”。從“改變世界”的角度看文人“公知”,看毛澤東,看“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看國家級反詐騙、戰略級反詐騙。
原標題:重新確立收入分配在經濟學中的中心地位 過去幾個月,托馬斯·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一書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和熱議,其主要價值就在于,指出了過去三四十年為現代主流經濟學所極力宣揚的經濟政策存在的重大缺陷:自由放任的市場機制并不能解決收入分配差距問題。從而引發了對現代主流經濟學體系缺陷的反思:由于缺乏合理的收入分配理論而無法解決現實社會經濟問
反映軍隊意識形態問題的一部理論著作 ——評原海南省軍區政委劉鼎新人學專著:《人呀人你到底是什么東西》 郝貴生 最近一段時期,黨中央加大了反腐敗的力度,特別是對軍隊內部腐敗現象的揭露和批判。十八大前,已經揭露出原總參謀部情報部部長姬勝德、原北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員孫晉美、原海軍副司令員王守業、原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廖伯年、原空軍指揮學院院長
引言 本文摘錄《毛澤東年譜》中,有關毛澤東主席參與制定我國憲法的相關記載。 從1953年覺得起草憲法開始,到1954年10月正式頒布憲法,毛澤東主持召開了無數次論憲法的會議,致電劉少奇及中共中央各同志,望其務必參考蘇聯、德國、羅馬尼亞等各國或1913年到1946年蔣介石各時期中國憲法,取各國憲法優點。 毛主席在聽取會議及格中央同志報告之后,反復對草案進行修訂和補充,從序言
一.應該說毛澤東是經濟學家中的泰斗 毛澤東的一生,以其光輝偉大的歷史功績而被世人送他老人家很多頭銜,革命家,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思想家,詩人,書法家等,這些頭銜都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但這眾多的頭銜中,獨缺了一個經濟學家的頭銜,似乎老人家在經濟方面有所欠缺,誤導了世人,真以為毛澤東在經濟上不是很內行;或者因為這個頭銜重量太輕,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對這些我都要說:錯!大錯
鄧曉芒(資料圖) 筆者在《用唯心史觀解讀上山下鄉的一篇典范文章》中對鄧曉芒教授《對知青50周年的歷史與哲學的反思》一文具體揭露、批判了其如何運用唯心史觀總結、批判、反思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當前思想戰線上由《遼寧日報》一封信引發的關于高校意識形態問題的大討論正在深入發展。讀完鄧文之后,又一個認識躍上心頭。鄧文是個別,但個別包含一般,這個個別不恰恰給我們提供
政治上的腐敗比經濟上的腐敗更加危險! ——二評祝華新《互聯網上的“草根文人”》 顧凌英 祝華新的《互聯網上的“草根文人”》反映了改革開放35年以來,中國這一代知識分子思想分化的軌跡也是觸目驚心的,必須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在互聯網我們找不到祝華新的簡歷,不知他是60年代還是70年代出生的人。值得注意的是:改革35年來,知識分子思
12月6日,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中國政治學學會科學發展與政治和諧專業委員會在京舉辦堅持高校文科正確教學方向理論研討會。以下為北京大學教授劉瑞復發言: 中央對高校意識形態問題高度關注,不是沒有理由的。多年來,“爭創世界一流大學”捷報頻傳,思想政治工作經驗比比皆是。然而,在這些光鮮成績的背后,卻隱藏著深刻的教育危機。這種危機,在法學教育中特別明顯。問題不
老驥:依法治國首先要解決好違憲問題 ——謹以此文獻給“國家憲法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議草案,擬以立法的形式將12月4日設為國家憲法日。這反映出黨和國家領
——獻給即將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正在發生悄然的變化 2012年3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做關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草案)》的說明時說: 人大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民主
一個政治原則問題:如何設立國家憲法日? ——上海市退(離)休高級專家協會理論學習組學習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匯報 作者按語: 關于《一個政治原則問題:如何設立國家憲法日》的匯報,已于上月呈寄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同志。現在,為了充分聽取廣大網友的意見,特予上網,敬請指教! 2014年12月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 全國人大常委會: 現將我
張維迎先生奧運期間去了趟倫敦,與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談起了中英關系史,寫了些感想。最精彩的一段如下: 我們經常把當時的西方國家稱作“列強”,既指他們的強大,也指他們是強盜。確實,中國的大門就是被這些“強盜”用“堅船利炮”打開的。但就我理解,這些列強最初來到中國還是希望按照市場的邏輯從事商貿和交流,并沒有想用強盜的邏輯征服中國。如果
【內容提要】構成20世紀中國的尊嚴政治的那些主要概念,如階級或階級性政黨以及與之相關的政治范疇,早已或正在被以“發展”為中心的現代化概念所替代。歷史終結論所要終結的正是由這些范疇組織起來的“歷史”。在1989年~1991年的巨變之后,這些與中國革命和工人國家相關聯的政治甚至被視為現代尊嚴政治的對立面。本文從新工人與新窮人兩個群體的形成及其相互
(加)馬耀邦著 林賢劍譯、林小芳校 2009年7月27日,從中國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中國東北吉林省國有企業通化鋼鐵集團的工人,將一位高管打死。該高管名為陳國君,是北京一家收購公司的經理。在一次員工會議上,陳曾宣布,大部分工人將在三天內解雇。陳的公司建龍是在中國參與鋼鐵行業收購的私有公司,自2005年以來已經持有通鋼公司相當大的股份。然而,在2008年通鋼公司遭受虧損后,建
當你瀏覽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種出版物時,你會感到仿佛是掉進了一個非理性的世界——一個百般挖苦我們祖國的過去,嘲弄戰場上的陣亡者,褻瀆俄羅斯的光榮,戲謔俄羅斯的悲痛的世界。 ——В·利西奇金 Л·謝列平《第三次世界大戰——信息心理戰》 1.“歷史是一座畫廊...” 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