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遠離蒙牛”這則由網友“王小山”制作的廣告日前在一些城市的LED屏播放后被工商部門叫停。這場被網民稱為“斗牛”的活動是逾越法律邊界的“過度維權”還是新媒體時代網民維護健康權的新方式?“中國網事”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斗牛”倡議激起千層浪
最近,網友“王小山”制作的一則以“健康生活、遠離蒙牛”為主題的廣告在深圳東門廣場LED大屏幕播出,盡管該廣告在戶外播出不到一天即被當地工商部門阻止,但仍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相關微博在一天內被網友轉發超過2萬次。
據記者了解,網友“王小山”對蒙牛的抵制活動,已經在網絡上開展半年,其中戶外廣告中所列舉的幾項蒙牛“安全事故”包括“三聚氰胺”、“黃曲霉素”事件等。“王小山”認為,蒙牛屢次出現安全問題,不但沒有正式道歉,也沒有拿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毫無誠意。
當被問到為什么會想到抵制蒙牛?有沒有摻雜個人利益?是否有網上所說的為其他利益集團代言?“王小山”對記者說,去年12月底蒙牛發生黃曲霉素事件時,有網友呼吁抵制蒙牛,他才開始參與。“沒有個人利益,別人說什么與我無關,我自己知道沒有就行了。”
“斗牛”視頻仍在網絡上傳播,并得到網民的追捧。記者在新浪微博上發現,就算是探討“抵制問題食品”該用何種方式的聲音也會遭到網民圍攻。網民“西山小月月”認為,一再曝光的“毒食品”吃得人心驚膽戰。我們不是和一個公司較勁,是和整個毒食品較勁。
折射食品安全焦慮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學學者支振鋒認為,公民個人與蒙牛的糾葛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反映的是我國目前不容樂觀的食品安全環境所引發的公眾心理焦慮。
知名博主胡錫進發微博說:“第一,我不認為蒙牛“必須倒閉”。它是骨干企業之一,有那么多員工。第二,我認為@王小山發動網上抵制蒙?;顒邮怯幸饬x的,它給了奶企一個空前嚴厲的警告。第三,我寄希望于蒙牛在互聯網的長期壓力下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質量反而真正上揚。”
許多網友呼吁,蒙牛和中國乳業應認真對待網友的意見,下工夫搞好質量建設,提高產品品質。這不僅是蒙牛的生存之道,更是中國民族奶制品行業的制勝之道。
記者日前參加蒙牛2012年質量大會了解到,蒙牛集團正在實施新的質量管控體系,并誓言正視存在的問題,盡快為消費者呈現一個新蒙牛。
維權不能逾越法律邊界
公民個人站出來呼吁人們抵制企業的行為是否可行?有網友表示贊同,認為這是自媒體時代的維權新方式。但也有網友表示質疑,認為“民意審判”往往會發酵為社會的戾氣,抵制的雙刃劍帶來的后果也許并非像預期一樣。
新浪辟謠聯盟知名網友“點子正”認為,網友個人質疑是權利,但是一旦利用“新媒體”來質疑就應當守法。而遭遇質疑的企業如的確是被“誤讀”,也應該在第一時間出來澄清。
支振鋒認為,作為個體的公民如果發表他對蒙牛產品的個人意見,甚至做出抵制蒙牛產品的個人選擇,都是其合法權利。但如果公開發表這些意見或者公開宣揚抵制,就必須有充分的事實根據,不能逾越法律的邊界。同時還應有公眾人物的自律精神,方式必須理性,不應該濫用自己的地位去做有損于他人合法權利的事情。
人民網一名網友指出,食品安全的完善,與社會監督有關系,這是一種進步,但網絡輿論監督聲音要更加理性,如果是為個人利益而騙取網民支持遲早會被網民踢走。
也有一些網友表示,期待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規范,讓網絡輿論能夠真正地起到正面積極的推動作用,避免對監督與被監督方都造成巨大的傷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