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1958年10月11日
背景: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醫療衛生事業是關乎民生福祉的重要領域。在西醫逐步普及的同時,中醫面臨著諸多困境。一些人受西方醫學觀念影響,對中醫存在偏見,認為中醫不科學、不系統,在現代醫學體系沖擊下,中醫的傳承與發展舉步維艱。但中醫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扎根于民間,在疾病防治、養生保健等方面積累了無數寶貴經驗,在廣大民眾的健康維護上發揮過重要作用。
毛澤東同志一直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深知中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他從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角度出發,意識到保護和發展中醫的緊迫性。在這一背景下,衛生部黨組提交相關報告,建議舉辦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的學習班,各省、市、自治區黨委領導負責辦理。毛澤東同志對這一建議極為重視,他敏銳地察覺到這是推動中西醫結合、挖掘中醫寶庫的良好契機。
在給楊尚昆的信中,毛澤東同志指出若1958年每個省、市、自治區各辦一個70至80人的西醫離職學習班,以兩年為期,到1960年冬或1961年春,便能有大約兩千名中西結合的高級醫生,甚至可能涌現出高明的理論家。他要求與徐運北同志商議,替中央寫簡短指示,轉發衛生部報告給地方黨委,強調這是一件不可等閑視之的大事,還指示指示和附件發出后可在《人民日報》發表。
毛澤東同志通過此舉,期望全社會重視中醫,打破中西醫之間的隔閡,發揮中醫優勢,讓中醫在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中重煥生機,為人民健康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這也體現了他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對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深刻考量。
尚昆同志:
此件很好。
衛生部黨組的建議在最后一段,即今后舉辦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的學習班,由各省、市、自治區黨委領導負責辦理。
我看如能在1958年每個省、市、自治區各辦一個70~80人的西醫離職學習班,以兩年為期,則在1960年冬或1961年春,我們就有大約2000名這樣的中西結合的高級醫生,其中可能出幾個高明的理論家。
此事請與徐運北同志一商,替中央寫一個簡短的指示;將衛生部的報告轉發給地方黨委,請他們加以研究,遵照辦理。
指示中要指出這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閑視之。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指示和附件發出后,可在人民日報發表。
毛澤東
十月十一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