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醫藥

怎樣讓算法傳遞仁心溫度?探討中醫藥人工智能未來方向

中國中醫藥報 · 2025-02-27 ·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編者按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AI)的迅猛發展為中醫藥領域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和機遇。如何守護中醫辨證論治精髓?怎樣讓算法傳遞仁心溫度?本報策劃聚焦“中醫藥+人工智能”,探討人工智能融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的策略和方向。

  以“中醫藥+人工智能”推動廣西中醫藥現代化發展

  近年來,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加速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過程,正在深刻改變著世界各國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中醫藥+人工智能”對于推動廣西中醫藥事業產業的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充分認識“中醫藥+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橫空出世,大大提升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話語權。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其意義已經超出技術本身,開始對國家整體科技發展、國際秩序塑造產生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歐盟等紛紛投身人工智能全球競爭,爭奪未來人工智能領域的監管主導權與話語權。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2017年“人工智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人工智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以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當前包括中醫藥在內各行業的重要任務。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在中醫診斷、中藥研發、中醫藥管理和服務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且深入。

  發展“中醫藥+人工智能”正當其時

  國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高度重視“中醫藥+人工智能”對于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的重要作用,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為該領域的發展保駕護航。通過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對相關科研項目和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為產業發展營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廣西中醫藥行業主動開展利用數字技術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探索和實踐,整體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為數字中醫藥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總體而言,廣西的中醫藥數字化轉型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存在部分地市重視程度不高、縣級中醫醫院參與度與積極性有限、中醫藥特色業務與信息技術融合度不夠廣泛與深入,中醫藥特色應用水平不高、專業人才匱乏、網絡安全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與發達地區相比,廣西的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創新平臺和領軍企業。

  落后意味著挑戰,同時也意味著機會,我們應該抓住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快速推進“中醫藥+人工智能”發展,走出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中醫藥數字化發展新路。

  推進“中醫藥+人工智能”的抓手和措施

  一是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需要構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鼓勵相關高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既懂中醫藥又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加強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此外,還要積極引進區外優秀人才,為廣西“中醫藥+人工智能”事業注入新鮮血液。

  二是強化科技創新。結合廣西少數民族醫藥的藥材特性和診療特點,重點突破中醫藥數據挖掘與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優化、智能診療系統開發等核心技術,提高人工智能在中醫藥領域應用的精準性和可靠性。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和產業發展。

  三是完善數據資源建設。要不斷完善省級中醫藥綜合統計信息平臺的功能和模塊,實現醫療機構、科研機構、企業等各方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和共享共用。同時,要注重加強中醫藥數據相關標準制定和安全保障,推動數據安全規范化、標準化,保障中醫藥數據有序流通。

  四是加強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廣西中醫醫療機構整體信息化水平較低,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整體較差,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整體水平不高。要加大在這方面的人才和資金投入,使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中醫醫院的業務、服務、管理賦能,助力中醫醫院數字化、智慧化建設,打造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中醫醫院,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發展“中醫藥+人工智能”是時代賦予的使命,也是推動廣西中醫藥事業產業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要堅定信心、努力工作,積極投身到“中醫藥+人工智能”的發展中,相信通過廣西中醫藥系統和各領域的共同努力,廣西“中醫藥+人工智能”必將快速發展,為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推動健康廣西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供稿)

  AIGC賦能中醫藥文化傳播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深邃的哲學思想、精湛的醫學智慧與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健康與文明進步作出的重要貢獻。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簡稱AIGC)技術以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內容生成能力,為中醫藥文化傳播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中醫藥院校應積極探索AIGC賦能中醫藥文化傳播的創新引擎與實踐路徑,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優化內容生產 精準與多元并重

  AIGC技術能夠基于海量數據生成豐富多樣的中醫藥文化內容,為中醫藥文化傳播提供強大的內容支持。

  一是精準定位受眾需求。AIGC通過分析用戶行為數據,精準定位不同受眾的需求,生成個性化內容。例如,分析用戶的瀏覽歷史、搜索關鍵詞、停留時間等,為年輕人生成短視頻、漫畫等形式的內容,為中老年人生成科普文章、養生講座等形式的內容。精準定位能有效提高中醫藥文化傳播的針對性和吸引力,確保傳播內容與受眾需求高度契合。

  二是精準生成傳播內容。AIGC能夠生成多種內容形式,包括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等,滿足不同受眾的偏好。例如,生成中醫藥文化紀錄片、動畫短片、科普漫畫等,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展示中醫藥文化的魅力。此外,結合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生成沉浸式的中醫藥文化體驗內容,增強受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提升傳播效果。

  三是精準體現文化內涵。AIGC生成的內容應緊密結合中醫藥文化的內涵,確保傳播內容的科學性和權威性。通過對中醫藥經典著作、歷史文獻、臨床案例等數據的深度學習,生成高質量的中醫藥文化內容,如關于中醫藥理論、中藥方劑、養生方法的科普文章,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中醫藥文化的精髓。

  強化傳播渠道 融合與創新并舉

  AIGC技術能夠與多種傳播渠道深度融合,提升中醫藥文化傳播的效率和覆蓋面。

  一是整合傳播資源。AIGC可以整合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在線教育平臺等多種傳播渠道,構建全方位傳播矩陣。例如,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中醫藥文化短視頻,通過在線教育平臺開展中醫藥文化課程,通過短視頻平臺進行中醫藥文化直播。這種多渠道整合能夠有效擴大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范圍,提高傳播效率。

  二是創新傳播形式。AIGC可以結合VR、AR、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形式。例如,通過VR技術打造中醫藥文化虛擬博物館,通過AR技術生成中醫藥文化互動體驗。

  三是提高傳播效率。AIGC可以通過算法推薦技術,分析用戶的興趣標簽、行為數據等,將中醫藥文化內容推送給感興趣的用戶。這種精準傳播能夠減少信息過載的問題。

  提升受眾互動 參與與反饋并行

  AIGC技術能夠增強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互動性,提升受眾的參與度和反饋效果。

  一是增強受眾參與熱情。AIGC可以通過互動功能增強受眾的參與感。例如,通過在線問答平臺,AIGC可以實時回答受眾的問題;通過評論區互動,AIGC可以與受眾進行實時交流。這種互動功能能夠有效提高受眾的參與度,增強中醫藥文化傳播的效果。

  二是收集受眾反饋信息。AIGC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技術,實時收集和分析受眾的反饋信息。例如,通過分析用戶的點贊、評論、分享等行為數據,了解受眾對中醫藥文化內容的接受度。這種反饋信息能夠幫助傳播者及時調整傳播內容和策略,提高傳播效果。

  三是動態調整傳播內容。例如,如果受眾對某類中醫藥文化內容表現出較高的興趣,AIGC可以生成更多相關的內容;如果受眾對某類內容的反饋不佳,AIGC可以及時調整內容形式或傳播方式。這種動態調整能夠有效提高中醫藥文化傳播的適應性和效果。

  保障內容質量 審核與優化并存

  AIGC生成的內容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和優化,以確保傳播內容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一是應建立專業審核機制。審核團隊應包括中醫藥專家、文化傳播學者、專業編輯等。

  二是持續優化算法模型。AIGC算法模型需要不斷優化,以提高其對中醫藥文化數據的理解和處理能力。例如,通過增加中醫藥文化經典著作、歷史文獻等數據的訓練,AIGC可以生成更高質量的中醫藥文化內容。通過優化算法模型,AIGC可以減少錯誤信息的生成,提高內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三是聽取專家意見建議。AIGC可以利用專家的經驗和知識,對生成的內容進行優化和調整。同時,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監測和糾正錯誤信息,確保傳播內容的質量。

  (文|陜西中醫藥大學李雋 黃洋)

  AI時代下中醫經方體系的發展方向

  在深圳一家三甲醫院的中醫診室里,醫生通過智能診療系統輸入患者四診信息和三維舌象圖譜,系統瞬間匹配出12個相關經方治療方案,并按推薦優先級排序,每個治療方案中還詳細標注出了相關古籍記載與最新《中醫藥循證臨床實踐指南》的異同。這種充滿未來感的診療場景,正勾勒出AI時代中醫經方體系發展的新圖景。

  當DeepSeek、OpenAI等認知大模型突破語言理解的邊界,中醫千年智慧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字化涅槃。

  知識挖掘:從經驗傳承到數據重構的范式革命

  中醫自古以來就以師帶徒或博覽群書的形式傳承,這種傳承模式往往受限于每個人的經驗、知識儲備,受制于表達能力和思考方式,使得中醫在傳承中往往需要依靠“悟性”,造成了傳承不力和傳承斷代的局面。AI時代下,構建中醫數據庫能更好地整合文獻資源及學術思想,使中醫學者能更便捷地查閱古籍,同時更輕松有條理地學習中醫,有助于縮短培養周期。

  中醫古籍數字化正蓬勃發展,但真正制約經方研究的并非數據規模,而是隱藏在文本深處的知識網絡。北京中醫藥大學學者利用深度機器學習技術解析《傷寒論》,分析處方模式并探究其中隱性診斷邏輯節點,試圖在方藥理論描述、“證—方—效”關系圖譜構建等方面構建標準化的機器模型,以圖促進中醫學與AI的融合。這種基于認知計算的知識發現,使《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方劑可以進行劑量比對標準化,進而轉化為可量化加減的方劑配伍參數。

  華中科技大學王震宇利用神經網絡模型,將名老中醫的學術經驗提取出來,轉化成為專家系統中的規則。另有學者研發了“中醫處方智能分析系統”,通過對個案進行量化演算分析,實現了名老中醫經驗傳承的“量化”研究。AI系統通過對海量醫案的關聯分析,發現某些“相反”藥物組合在特定劑量和病癥中反而呈現協同效應,這種認知顛覆正在重構中醫應用的底層邏輯。

  當然,目前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不斷發展,各種AI模型的進步,中醫知識的挖掘和構建還在不斷更新、升級,中醫學的內在規律和邏輯不斷顯現,促使中醫朝著更加系統化、現代化的方向前進。

  體系變革:AI智能化與經方體系的融合

  中醫學根據其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醫經體系和經方體系,其中醫經體系以臟腑、經絡為核心,經方體系以見證用藥為核心。經方體系的核心在于證,而證由相互關聯的癥候構成。孤立的癥候不具有規律性,但癥候間的關聯具有表里陰陽相交錯的普遍規律。這種癥候間的相互關聯性即存在著邏輯性,而這種邏輯性可以被AI神經網絡所模擬和學習,并且能在不斷的臨床反饋訓練和邏輯化分析進程下,形成富有邏輯性、準確性高的開方系統。比如廣州中醫藥大學于洋等人研發的“方劑寶”,便是這一邏輯理念實施的具體實例。

  如果將來能將AI數據整合、數據學習同經方邏輯化相結合,開發出更加富有“知識”和“思考能力”的AI系統,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中醫師成長,同時也有助于實現中醫療效的穩定化和理論的標準化。

  臨床決策:從個體經驗到群體智慧的認知躍遷

  目前,社會上已經存在幾種經方智能輔助系統,在給予正確的四診信息之后,系統可通過實時分析患者癥候學信息、舌脈數據、代謝組學特征和環境因素,動態調整經方配伍比例,完成方劑推薦、劑量參考等功能。但是,這些系統仍然存在不精確、個體化不足的弊端。

  深度學習模型(特指基于深層神經網絡模型和方法的機器學習),其最重要的技術特點是具有自動提取特征的能力。它在總結事物規律方面的優勢是個體難以匹敵的,比如可以在短時間內對10萬例經方醫案進行挖掘,揭示出時空因素對療效的影響;可以通過對藥理、基因及癥候學的整合,對某種藥物如黃連辨治慢性胃炎的用量波動區間進行分析,實現“時空—人種—體重-最佳藥物劑量”關系的確立。這種精準化改良有助于提升臨床有效率,推動個體化診療向精準醫學進化。

  在復雜病癥的診療前線,AI系統展現出超越人類認知的關聯發現能力,可以更好地總結規律與提供治療切入點,極大地縮短了人們將信息提取成知識的時間。天津、成都的一些研究團隊通過分析病毒性肺炎經方治療數據,發現麻杏石甘湯中麻黃與石膏的比例與患者白細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存在非線性關系,這種跨維度的關聯洞察為經方現代化研究開辟新路徑。

  深度學習帶來的知識涌現現象,正在催生新的理論生長點。AI實驗室訓練的中醫大模型,可以在無監督學習中自發形成六經辨證與免疫調控網絡的對應關系框架。這種機器智能的自主知識發現,提示著中醫理論體系存在尚未被人類認知的結構性規律。

  知識傳承:從師徒授受到智能涌現的范式突破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VR)和增強現實技術(AR)的經方傳承系統,將幫助經方學習迎來全新化局面。學生可以通過AR眼鏡觀察虛擬名醫的望診過程,系統實時解析醫家思維路徑。AI還能模擬名醫不同病程階段的診療決策,使經方運用的動態思維過程可視化、可交互。

  在智能時代的知識生產體系中,人機協同正在重塑學術研究范式。北京中醫藥大學團隊的《經方現代應用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揭示了經方癥候學的重要特征,并探究了現代醫學、中醫經方、AI三者結合實現醫學一體化的可能性。這種方式通過人機互動學習、反饋,不斷促進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的發展與成長。這種融合人類臨床智慧與機器計算力的研究模式,標志著中醫學術創新進入人機共生新紀元。

  (文|廣州中醫藥大學翟惠奇)

  探索數智中醫新趨勢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下,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正積極探索中醫現代化的數智化路徑,并成功嘗試了DeepSeek+數字人的本地化部署。

  東方醫院數字博物館前,華為數字人以細致生動的方式,為患者和訪客介紹著醫院的院史、科室特色以及專病門診等內容,同時還能與參觀者進行互動交流。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有望為中醫智慧傳播開辟新途徑,更向世人展示了中醫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的無限可能。未來,AI技術有望適配醫院更多元化的應用場景,為醫院的服務和發展貢獻更多科技力量。

  在推進DeepSeek+數字人項目的過程中,可以深刻感受到AI技術為醫療服務和中醫藥文化傳播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數字人技術的引入,不僅使醫院數字博物館實現了文化展示的數字化升級,也讓中醫藥智慧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觸達每一位訪客。通過與數字人的互動溝通,訪客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醫院發展歷程,體驗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進一步提升了互動體驗。這一創新形式生動詮釋了AI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中醫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將繼續探索AI技術在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及傳播中醫藥文化等方面的更多可能性,拓展其在患者服務、健康科普等場景中的功能,進一步提升患者就醫體驗,讓醫療服務更加便捷和人性化。同時,將結合醫院的中醫特色,打造更多具有創新性和互動性的數字化內容,讓中醫文化在數智化的助力下煥發新的生機。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實踐探索,助力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繼續成為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領航者,用數智化力量,為守護百姓健康貢獻更多力量和智慧。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毛主席問彭總,哪個軍在朝鮮打得最好?彭總答42軍,主席:調回國
  2. 明海|||貓論
  3. 當警察向暴行下跪時,烏克蘭的悲劇已經注定!
  4. 歐洲金靴 |在井岡山烈士陵園,刷到賈淺淺的新聞
  5. 李定凱:?澤連斯基窮途末路
  6. 郭松民 | 談談烏克蘭問題
  7. 新中國前三十年沒有“法治”嗎?
  8. 美以俄朝,共同投反對票
  9. 李克勤|聰明誤:某些人對毛主席的態度與尼克松相比是不是太愚蠢?
  10. 中美貨幣戰巔峰對決:既分勝負,又決生死!(下篇)
  1. 小崗村鮮為人知的十件事
  2. 王忠新:咋都說不清啥是“中國特色”——從王立華老師的困惑說起
  3. 紅旗落地的那天,他們才發現被騙了半輩子
  4. 王洪文為何兩次在上海機場歡送尼克松總統?
  5. 如果路線錯了,“賣國”就成了生意!
  6. 人民日報|群眾批評好得很!——文化大革命一瞥
  7. 孫錫良|閑文┉瞎操心!
  8. 馬斯克查賬,你王小東急什么?
  9. 明海|八九十年代的一些心酸史
  10. 郭松民 | 新世紀初的兩部電影
  1. 郝貴生||談談“中國貧富差距位居 世界第二大”的根本原因
  2. 河南輝縣的天,是共產黨的天,還是裴春亮家的天?!
  3. 史無前例的危機已襲來
  4. 趙磊:鈍評DeepSeek
  5. 李克勤|xxx是叛徒:周總理會不會私下里那么議論別的領導人?
  6. 幾十年后回頭看,“文革”是不是一無是處?
  7. 烏克蘭戰爭結束——雅爾塔體系徹底崩潰
  8. 井岡山觀心|從其對毛主席逝世后的評價,看李維漢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之一
  9. 查賬對賬,狗窩被拆,中國內鬼成喪家之犬
  10. 披著社會主義外衣,走向資本主義的修正主義
  1. 王國藩三條驢腿的“窮棒子社” ——“是我們整個國家的形象”
  2. 一個工人的思想轉變
  3. 一個工人的思想轉變
  4. 洪鈞|應該盡力幫助烏克蘭人民
  5. 王洪文為何兩次在上海機場歡送尼克松總統?
  6. 小崗村鮮為人知的十件事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一本在线免费看现频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有码 | 亚洲日本欧洲aⅴ在线观看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 青青青视频香蕉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乱码 | 在线亚洲乱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