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實行《執業醫師法》以來,民間中醫被排斥在中醫隊伍之外。按理說,科班中醫經過專業化的教育,其臨床水平會普遍比民間中醫高吧,中醫也會不斷得到國民的信任。可事實上,絕大多數中醫學子幾乎是一畢業就失業,因為他們根本不會臨床治病。即使勉強進入中醫院,或西醫院的中醫科,也基本上是庸醫。更可憐的是,他們代表著中醫的形象,其較差的水平讓國民覺得中醫不科學,根本治不好病,進而不斷拋棄了中醫。沒有了國民的支持,中醫快速走向衰落。
那么,中醫藥大學為什么培養不出真正的中醫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大學是規模化教育,一個老師帶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學生,這很難保證足夠的臨床時間。要知道,中醫都是從臨床中成長起來的,缺乏了臨床,不僅無法驗證自己學的理論對不對,而且也難以積累臨床經驗。這樣畢業出來,基本上還要從頭開始學習中醫。更嚴重的是,中醫一代不如一代,臨床老師越來越少,遠遠滿足不了大學教育的需要。連臨床老師都嚴重缺乏,又如何學會臨床呢?
其次,大學是標準化教育,基本上都是統一的教材。而中醫是個性化治療,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用這種標準化教育,使中醫的創新能力頓失。尤其是教學生的中醫學教授,絕大多數自己都不會用中醫臨床治病,讓他們怎么可能教出會治病的中醫呢?更嚴重的是,這些教材西醫思維嚴重,讓教出來的學生感覺中醫很不科學,紛紛走上了改造中醫的道路,中醫的靈魂在教材中消失了。
其三,中醫是一門知識量巨大的學問,它不僅有難以理解的中醫理論,而且還有難學的中醫診斷,辯證論治,遣方用藥,光是中醫治療方法就有很多種,數千年來積累的名醫名方數萬個,中藥數量更是數不勝數,如果想要學好它,五年全身心學習恐怕還不夠,可我們的中醫藥大學呢?卻加入了很多不相干的課程,如西醫課程幾乎占所有課程的一半,還有英語,政治,計算機等,致使純粹學習中醫的時間不到總時間的40%,如此地學習,怎么可能學好中醫呢?
其四,整個中醫院校對人才的評價標準不是臨床療效,而是符合西方科學標準的論文。比如,你要想當一個合法的中醫,不會治病可以,但比須死記硬背那些中醫理論,以應付執業考試;要想當上碩士、博士,不會治病可以,但必須做符合西方科學標準的動物實驗,寫出論文。更可笑的是中醫學教授,不會治病可以,但必須拿出用西醫思維寫的中醫論文。整個評價體系就是如此,無怪乎中醫藥大學培養不出好中醫了。
回顧中醫的發展史,我們就可以驚人地發現,大醫往往產生在民間,創新也往往在民間。更驚人的是,很多大醫連老師都沒有,而是自學成才。這就充分說明,沒有中醫類學歷,同樣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中醫。國家用《執業醫師法》把民間中醫排除在合法隊伍之外,無疑是中醫走向衰落的關鍵原因。
歷史告訴我們,中醫的創新和發展根源于中醫間的百家爭鳴和百花齊放,而這百家和百花就來源于無數中醫學派的師承,國家把他們定義為非法行醫,就等于消滅了百家爭鳴,只剩下學院派一家壟斷中醫,此時再來談百花齊放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中醫理論至今沒有標準答案,它仍然在不斷發展當中;中醫治病方法也沒有標準答案,它也在不斷創新當中。而這創新的主力軍就是民間中醫,沒有了無數民間中醫大量的臨床實驗,何來理論的創新,治病方法的創新?
更重要的是,中醫幾千年來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和治病絕技,有些中醫祖傳了幾十代。就拿針灸來說,學院派中醫只是無數針灸學派中的一派,而真實的民間針灸就有無數學派,禁止民間中醫行醫,就讓無數積累在民間的中醫經驗失傳,給中醫帶來了無可挽回的損失。幾十年來,民間消失的中醫絕技和臨床經驗數不勝數,對中醫的損害是滅絕性的,如果再這樣下去,中醫真的要在中國滅亡了。
現在國家重提振興中醫,卻仍然限制民間中醫合法行醫,無疑是重復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口號喊得震天響,但中醫卻是不可逆轉地走向衰落,因為沒有民間中醫的參與,中醫復興就是癡人說夢,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如果真的想振興中醫,就應該馬上廢除《執業醫師法》和《藥品管理法》,讓民間中醫學古代,可以自由行醫,可以自制中藥,唯有這樣,中醫才有振興的希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