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幾千年來幾乎代代出名醫,朝朝有發展。可近百年來,能流傳下來的名醫幾乎不見了蹤影,至于創新,更是寥若晨星。而原因就在于西醫占據了中國醫學的主導,中醫被嚴重西化,而造成這一切的就是中醫教育標準化、規模化,大學化,消滅了中醫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發展環境。
中醫是個性化治療,面對同一個疾病,不同的中醫診斷結果不一樣,治療方法不一樣,療效也不一樣。但有一點是自明的,中醫治病永遠都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這更好的方法就在無數中醫的臨床實驗當中得來的。中醫們通過互通有無,博采眾長,使能夠治愈的疾病越來越多,療效越來越好,促進了中醫的發展。
自從西醫在中國占據了醫療的主導,中醫就開始被西醫所管理。
在中醫的培養上,用的是培養西醫的大學方法,試圖標準化、規模化來培養出大量合格的中醫,傳統的師承培養出來的中醫不被國家所承認,成為了非法行醫者,他們從祖上傳承下來的臨床經驗、中醫絕技從此走向了失傳。至于百家爭鳴就更沒有了,整個中醫界只剩下了學院派一家,而且是西化的中醫派。
在中醫的管理者上,用的是管理西醫的執業醫師證制度,試圖用標準化的考試來選撥出合格的中醫。傳統的中醫是靠臨床來檢驗的,因為中醫診斷方法豐富多樣,治療方法豐富多樣,它根本沒有標準化的答案。比如,某一種疾病,你用這個藥可以,用那個藥也可以,用針灸方法可以,用中藥方劑也可以,如何能夠用死知識的考試對中醫優勝劣汰。
在中藥的管理上,用的是管理西藥的《藥品管理法》,試圖用嚴格的西藥標準使中藥走向科學化。傳統的中醫的自制藥都成了非法的,如果不是給中醫開后門,恐怕給病人遣方用藥也都成了非法制藥。而我們的學院派中醫呢?則開始用西藥原理來驗證中藥,幾十年管理下來,中藥徹底被廢了。
不可否認,中醫在發展過程中確實有自己的缺陷,最典型的就是技不外傳。畢竟這些絕技在現代社會看來就相當于專利技術,它是很多中醫養家護口的支撐。無償地貢獻出去,這注定是不合理的,歷史上的中醫也往往是通過技術互換來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當然,確實也存在一些大醫,無償地把自己的臨床經驗貢獻出去,促進了中醫的發展。需要指出的是,更多的臨床經驗是存在于各門各派的師承當中,就是師承把它們不斷傳承了下來。
自從用《執業醫師法》來管理中醫,中醫就快速走向了衰落。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它規定了學院派中醫一家是合法的,所有自學和師承的民間中醫都是非法的,它不僅使大量積累在民間中醫手中的臨床經驗和中醫絕技走向了失傳,也使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變成了學院派中醫壟斷整個中醫。尤其是,過去是全民皆醫,不斷有大量新的治療經驗和技法涌現,而現在卻是學院派中醫一家在搞,而且是用西醫方法來改造中醫。比如,在中藥研究上,一直用的就是西藥原理來驗證中藥。
中醫要發展,就必須馬上放開民間中醫行醫,再這樣搞下去幾十年,還會有大量的臨床經驗和中醫絕技失傳。更可怕的是,學院派中醫一家獨占中醫市場,它們做為既得利益者,會不斷對民間中醫進行打壓,因為一旦民間中醫興起,他們的利益會大大受損。比如,開放民間個體行醫,中醫院絕大多數就會倒閉;開放師承和自學的中醫合法行醫,中醫藥大學就會關門。也正是這個原因,新《中醫法》下來,執業醫師法仍然被納入其中,限制民間中醫行醫,《藥品管理法》仍然架在中醫頭上,限制民間中醫自制藥。
現在學院派中醫操縱著整個中醫界,他們為一己之私,處處限制中醫的發展。最典型的就是中醫政策的制定,表面上是為了振興中醫的發展,但實質上卻是限制中醫發展。難道他們就不知道這些政策制約了中醫發展嗎?不!他們知道,只是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愿意改罷了!
說句客觀的話,當權者是不會輕易放權的,只有他們徹底玩不下去的時候,真正的中醫能人才能夠上去,進而改變中醫的政策,促進中醫的發展。這就是大亂必有大治的道理,如果他們仍然能夠玩下去,現有的那些政策是絕對不會改的,中醫也會進一步走向衰落。
有人可能會說,學院派中醫也想振興中醫。可問題是,中醫政策的制定權就在學院派中醫手里,政策制定的不合理,根源就在于他們。他們如果覺得自己行,就迅速拿出適合中醫發展的政策,如果不能,干脆下臺請能人上臺,真正的中醫能人在民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