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長期的西化教育,當代的好中醫真有點象中國的大熊貓,稀罕得狠,一生能夠碰上一個就是前世修來的福氣,它可以保障你和家人一生的平安,一定要珍惜。可是,如何才能夠找到一個好中醫呢?雖然中醫遍地都是,可碰上一個高水平的真的有點難于上青天。
中醫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上的,如果精通中國傳統文化,學好中醫并不難??蓡栴}是,我們現在從小接受的就是西方科學的教育,長大以后就會形成頑固的思維定式,此時再來理解中醫就難了。比如,對陰陽學說的理解,本來陰描述的是氣之聚,即物質的有序狀態,陽描述的氣之散,即物質的有序狀態,陰陽學說描述的就是物質有序和無序變換的規則??晌覀儸F代人卻想當然地認為自然界存在少數幾個死寂不變的基本粒子,此時再來理解陰陽變換就不可能了。陰陽學說是中醫最基礎的理論,如果連它都無法正確理解,又何談學好中醫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醫學子至今仍然抱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思想報考中醫藥大學,但不少僅僅是為了日后的一份職業,并沒有真正要學好中醫的興趣與決心。再加上中醫嚴重的西化教育,評價標準科學化,優選標準成績化,再加上執業醫師法的限制,在拿證之前不讓臨床,這使無數中醫學子幾乎是一畢業就失業,因為他們沒有幾個人真正能夠臨床治病。即使考上研究生、博士,那都是做小白鼠實驗成就的,至少臨床水平,真的不敢恭維。
當然,從中醫藥大學中出來的也有一些水平不錯的,但它們往往不是有家傳背景,就是畢業后再跟師重新學習臨床。比如,第三屆國醫大師評選,脫穎而出的30人中有29人都有家傳背景,由此可見中醫藥大學幾年的學習幾乎沒有多少價值。中醫都是從臨床中成長起來的,在拿證之前不讓臨床,永遠不可能學好中醫。
事實上,師承的中醫絕大多數水平都比較中庸,真正的大醫很難由師承中來,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大醫的后代幾乎沒有大醫,盡管他們用心培養,但成為大醫不僅需要師承,更多的還需要悟性??纯礆v史上的大醫來源就知道了,他們絕大多數都來源于自學,一般這類人有較強的學好中醫的動力和興趣,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再加上中醫是一門適合自學的學問,歷史上有不少中醫經典和大醫醫案以供學習,只要勤于臨床,反復實踐,成為大醫并不是一件難事。
從我們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大醫往往來源于自學,普通的中醫往往來源于師承,可當下的中醫卻主要來源于中醫藥大學,這里根本培養不出真正的好中醫。如果你信任那些中醫院的中醫,那恐怕就要失望了,他們的水平真正沒有幾個高的。可笑的是,我們國家中醫的主流就是由他們形成的,中醫為什么快速走向衰落,就是因為他們代表著中醫的形象,其較差的臨床水平使國民認為中醫不科學,根本治不好病,最終不斷拋棄了中醫。而那些靠師承或自學的中醫,雖然水平相對較好,卻被執業醫師法定義為非法行醫者,不斷遭到查抄與罰款,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
如何才能夠找到一個好中醫呢?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去聽,而要去試,療效是檢驗中醫水平的不二法門。
現在很多人喜歡去找那些名氣大的,可結果絕大多數都是失望。比如,我遇到很多病人,都是找了那些名氣大的,比如國醫大師,可他們現在絕大多數都沒有了仁心仁術,經常給病人開藥一開就是一個月。說句實話,即使神醫,也很難保證自己的開方一定正確,如果開錯了,一個月的藥,4000-5000元就一下子打水漂了!況且,醫院的中醫都有盈利的任務,你在這里絕大多數都成了他們完成任務的標靶了,至于治病,小病大治,大病緩治,盡開些不痛不癢的藥,雖然可能有一點療效,但簡便效廉恐怕你是遇不到了!
我并不排斥任何中醫,科班的中醫里面也有高水平的中醫,但更多高水平的中醫來源于民間。雖然一些無證,但臨床水平普遍遠高于那些中醫院的中醫,因為如果他們水平差,就無法在民間立足,而醫院的中醫旱澇保收,況且晉級的評價標準是靠論文,不是靠療效,本質上缺乏一定要學好中醫的動力。
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碰上好一點的中醫,但這也是不現實的。畢竟中國的好中醫就那么多,碰上就是緣份。如何才能夠碰上好中醫呢?我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醫院的中醫盡量不要去找,真正水平高的不多。要想方設法多在民間打聽,如果有條件,可以去打聽一下他治好的病人的反饋。
第二:找到一個名氣不錯的中醫,一定要完全信任,至于結果,拿幾付藥一試便知。如果顯性癥狀,三付藥不見療效就可以懷疑這個中醫的水平了,改方之后再不見療效,就可以換醫生了。如果是慢性病,七付藥也會有一定反應,如果沒有一點良性反應也就可以放棄了!如果碰到那些讓你一拿一個月藥的,就可以轉身離去了。
第三:對中醫來說,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有治不好病的醫生。遇到疑難雜癥,更需要緣份,比如有些中醫對治一些病特別擅長,但對治其它病就療效稍差了,能夠碰上正好能夠治你病的醫生,那就是天意。
第四:任何一個中醫,都有自己治不好的病例,這是因為每一個中醫都有自己的偏執,自己的盲點,或許換一個就治好了你的病。自己應該積累幾個不錯的中醫,平時維護好關系,遇到疾病多找幾個人試試,說不定就治好了你的疑難雜癥。
第五:不要看那些破證,大醫都是沒證的,因為他們是自學來的,根本沒有資格考證。信就拿幾付藥試試,盡管可能浪費了錢,但如果你一生能夠碰上一個好中醫,這點成本還是值得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