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看病基本上實行的就是病人負責制,你找到了高水平的中醫,你的病就治好了;你找到了差的中醫,你花了錢卻沒有治好病,甚至產生了副作用。為了治好自己的病,病人必須左打聽,右打聽,尋找那些高水平的中醫。如果一個中醫臨床效果不好,恐怕很難在這種環境下進行生存。
而現在呢?國家學西醫用《執業醫師法》規定了,你有中醫類學歷,通過了執業考試就是好中醫,如果你是自學成才,或者師承的中醫,都屬于非法行醫,國家不承認的中醫。這樣一來,就為那些臨床治病效果差的中醫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雖然很多醫院里的中醫水平不怎么樣,卻有較高的頭銜,什么博導、什么主任醫師,甚至是國醫大師,病人趨之若鶩。比如,某國醫大師,門診費四五百,每天病人排上上百人,診斷開方基本上是三分鐘完事,而且一開就是一個月的藥,幾千塊錢。可結果呢?不少人就是喝了三付就感覺嚴重不適,剩下的藥棄之不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過去幾十年來,中醫就是被這樣一大批醫院里的偽中醫敗壞了形象,讓國民覺得根本治不好,是偽科學,進而不斷拋棄了中醫,沒有了國民的支持,中醫還有希望嗎?
長期以來,國民的認識里,中醫院的中醫就是中醫形象的代表,很多相信中醫的人有病就到中醫院里去治病。可如果你真的到中醫院一看,無數西醫才用的東西這里齊刷刷地都有,比如,某省級中醫院,自己的介紹就是“近年購置了大型數控放療系統、1.5T核磁共振、128排螺旋CT、X射線血管造影系統、直接數字化放射成像系統、1000毫安多功能數字X光機、乳腺X射線攝影系統、全自動生化、彩超等大型醫療設備200余臺,醫療設備總值3億多元。”這還是中醫院嗎?如果在過去,不會望聞問切的中醫直接都被社會所淘汰,而現在,中西醫結合的政策為這些不會用中醫方法治病的偽中醫提供了很好的空間。
有人比較了世界各國的中醫,得出了一個公認的結論:英國的中醫最正宗,臨床水平也普遍比較高。原因就在于英國制定了一個政策,那就是中醫只能用中醫手段來治病,采取任何西醫手段都是非法的。于是,這里的中醫要想生存下來,就必須中醫各種治療方法都會,比如撥罐,針灸,按摩,開方,樣樣都不錯。而且,這里的病人看病不享受任何醫保,必須自費,價格也比較高,如果病人花了錢沒有買到療效,下一次就不會再找你了,這基本上和做生意一樣,慢慢你在英國就沒有了生存空間,被淘汰了。因此,這里的中醫經過大浪淘沙,剩下的中醫水平都不錯。
與世界各國相比,中國的中醫相對來說最不正宗。明明不會治病,卻能夠當中醫院大學的教授,中醫研究所的研究員,中醫院的醫生。而明明治病效果不錯,有些祖傳了很多代,本來應該是最正宗的中醫,到了現代,卻一下子成為了非法行醫者。容忍這種狀態存在的關鍵就是中西醫結合的政策,更確切地說,就是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政策。雖然嘴上說的是中西醫平等,但在西醫當家作主的情況下,平等都是一句空話。
雖然西醫傳至我國迄今不過一百余年的歷史,但由于中國過去戰爭頻繁,機械性創傷的大量出現為西醫在中國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治療機械性創傷方面,西醫就象是一個激情四射,充滿青春活力的小伙子,而中醫則象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如若站在擂臺上,雙方的實力一看便知。以致于戰爭過后,西醫在中國完全占據了主導地位,此時,西醫便以主宰者的角色對中醫指手畫腳,頗似武俠小說中的“掌門人”或“師祖”的身份,中醫只有被數落的份,不斷被西醫折磨來折磨去。雖然國家一直倡導中西醫結合,但在這種情況下,恐怕只有西醫喝茶,中醫提鞋的份。
大家看看中醫的教育,國家廢棄了傳統的師承方法和自學成才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培養西醫的大學模式,雖然培養“中醫“的速度快了,但培養出來的卻是“典型的偽中醫”。
大家再看看中醫的教材,傳統的教材是門派林立,各自師承下來,也正是這樣,才造成了中醫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大發展環境。而現在呢?卻變成標準化的中醫教材一統天下,學院派中醫壟斷了整個中醫界,所有其它門派基本上被消滅了,中醫發展的活力頓失。更可憐的是,這些中醫教材西化嚴重,早已把中醫的精髓弄丟了。
大家再看看中醫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用西方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研究,結果在中醫理論研究上,都是西醫改造中醫;在中藥研究上,都是廢醫存藥,用西藥原理來研究中藥;在病種的研究上,則是學西醫分科嚴重,只重視局部,而忽視了整體。
至于中醫院的臨床,都是拜中西醫結合政策的福,可以借助西醫手段活下來,過去中醫診斷很難收費,現在通過西醫的精密儀器,為醫院掙了很大的一桶金,過去中醫治療多是針灸、按摩、中藥,現在多了手術這個更掙錢的西醫手段,甚至越來越多的西醫方法被引入,中醫院變成了名符其實的西醫院。
說句實話,現代的中醫,如果到了過去,絕大多數都是被淘汰的角色。不信的話可以把這些中醫拿到英國去臨床試一試,看有幾個能夠活下來。而現在卻借助中西醫結合的政策活了下來,而且活得很好。反倒是那些傳統的中醫,通過師承或自學成才,卻由于被打入地下而活得艱難異常。而這一切,都和中西醫結合的政策有密切關系。
中醫來源于哲學,西醫來源于科學,按理說哲學應該是科學之母,中醫是西醫之母,應該指導西醫。如果中西醫結合,也應該中醫為主,西醫為輔。而現在卻是西醫成了大爺,中醫成了孫子。這就好比今天的抗疫,如果在西醫主導下,恐怕就會象西方國家那樣,泛濫成災;只有在中醫主導下,才能夠迅速控制瘟疫,獨領風騷。可我們的中醫呢?卻是處于如此不堪的位置上,恐怕就是中醫在中國發展不起來的原因所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