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中醫!現在的中醫優勝劣汰的標準是什么?答案就是中醫類學歷,執業醫師考試,迎合西方科學的論文。由于中醫優勝劣汰的標準和療效無關,因此,現在主流的中醫都是學歷很高,成績賊好,論文不少,但治起病來卻療效極差!試想,如果中醫沒有了療效,它還有前途嗎?
中醫過去幾千年,幾乎是代代出名醫,朝朝有進展。原因就在于它優勝劣汰的標準是療效,所有中醫都把精力投到了不斷提高臨床療效上,這才使中醫創新不斷,一直良性發展。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么中醫優勝劣汰的標準只能是療效,而不是其它?原因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中醫是個性化治療,它根本不存在標準答案,當然無法用帶有標準答案的考試對中醫優勝劣汰,要想使優秀的中醫不斷脫穎而出,只能用療效來篩選,讓百姓來評價!這就象評選優秀的企業家一樣,不能唯出身,唯學歷,唯資歷,優秀不優秀,只能讓市場來評價。你能夠讓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那就是優秀,如果你作為管理者,卻讓企業不斷走向衰落,不管你學歷再高,資歷再高,那都難以稱得上優秀。
可笑的是,近幾十年來,我們卻一直學西醫用帶有標準答案的考試對中醫優勝劣汰,其結果就是中醫界庸才當道,人才讓道,沒有了優秀的中醫,中醫只可能持續走向衰落。
在中醫管理領域,受西醫標準的影響,絕大多數管理者自己根本不會臨床治病,這樣的人怎么可能了解基層中醫的真正需求呢?又怎么可能制定出適合中醫發展的制度呢?看看現在管理中醫的制度,絕大多數都是消滅中醫的,而不是真正發展中醫的,如此地來管,中醫不走向衰落才怪!
在中醫研究領域,由于受論文的影響,整個中醫研究嚴重西化。比如,對中藥的研究,我們一直是學西醫研究中藥的化學成分,可事實上,中藥和西藥藥理有著本質的不同,西藥是化學小分子,它的靶子是細胞,中藥是生物大分子,它的靶子是細胞的營養通道。用西藥藥理來研究中藥,帶來的結果就是國家花了大量的資源,卻沒有絲毫的成就。
在中醫教育領域,老師們雖然擁有超高學歷,但自己根本不會臨床治病,或者臨床水平極差,讓這樣的老師來教中醫學子,就象雞教鴨子游泳一樣,不僅沒有學會游泳,而且連走路都不會了。這樣一代一代持續下去,中醫水平只會越來越差。
在中醫臨床領域,一大批中醫雖然擁有高學歷,代表著中醫的形象,但臨床水平極差,這只會不斷敗壞中醫的名聲,讓國民覺得中醫不科學,根本治不好病,最終不斷拋棄中醫。看看中醫的發展史就知道了,大醫往往在民間,自學成才的大醫彼彼皆是,可現在這樣的大醫卻被定義成了非法行醫者,如此地來管,中醫不滅亡才怪。
那么中醫優勝劣汰的標準應該是什么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能夠用中醫方法診斷,用中醫理論辯證,用中醫手段治療,而且療效卓著者。我們只能用這樣的標準對中醫優勝劣汰,才能夠把真正優秀的中醫優選出來,推動中醫的發展。如果還象現在這樣,庸醫當道,良醫讓道,恐怕中醫還會進一步走向衰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