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醫藥

中醫藥的偉大歷史成就和現實價值

shengminwujiang · 2022-12-09 · 來源:生民無疆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近兩三年來,在防治新冠肺炎的過程中,中醫藥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眾所周知的。面對新冠肺炎,西醫藥,包括歐美的西醫藥,不知道有什么特效藥沒有?

  中國南方以大米為主食,北方以小麥為主食。在某些一根筋的“專家”看來,這種現象是很不科學的:主食只能有一種,怎么能同時存在兩種主食呢?

  這樣的“專家”的邏輯是:既然小麥是主食,那么,除非大米的“成分”與小麥完全一致,而且從育種到做成熟食的過程均符合“小麥理論”,否則,大米的存在就是不科學的,絕對不能用作主食的

  在那些堅信“只有小麥才是糧食”的專家看來:與水稻有關的理論,從水稻種植到米飯米粉烹飪統統都是不科學的,說米飯能養人一定是騙人的鬼話。

  因此,我向來不與這些“專家”討論他們所謂的“科學”“理論問題”,更不會與他們爭論細胞之類的“科學”問題,我只陳述“米飯能養人”的事實。

  中不中,看行動。

  好不好,看療效。

  用事實來說話,以結果論英雄

  壹  中醫藥的歷史意義

  自古以來,中國就把醫藥衛生作為國家的主要工作之一,納入到了規范化的管理軌道。最晚在西周,便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的、完善的醫藥衛生工作體制。

  西周時,在朝廷建立了以“醫師”為首的國家醫療衛生行政管理機構;地方各級政府均賦予相應的衛生行政管理職責,設置了相應機構和專職人員。“醫師”之政令,通行于全國各級地方政府,直至每一個閭(25戶人家為一個閭)。

  《周禮·天官冢宰》:

  “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共醫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

  《周禮·地官司徒》:

  “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

  “鄉大夫之職……以歲時登其夫家之眾寡,辨其可任者。……老者疾者,皆舍。以歲時入其書。”

  “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以歲時各數其閭之眾寡,辨其施舍……既比,則讀法,書其敬敏任恤者。”

  西周時,在政府的醫療衛生業務上已有疾醫、食醫、瘍醫、獸醫之分,在朝廷也設有相應的業務機構。

  疾醫大致相當于今天的大內科。疾醫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做好全國性的預防、治療季節性的流行病、傳染病。

  早在幾千年前,中醫藥理論便已經十分先進、成熟。《周禮·天官冢宰》:

  “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于醫師。”

  中醫向來主張預防為主,即治未病。最晚在西周時,中醫就發現在不同季節有相應的流行病、傳染病,并建立了系統的防治理論,有了成熟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如上所述的全國各地方的醫療機構,在朝廷的醫療業務機構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當歷史進入到了唐代,通過對前人經驗的繼承與發展,唐朝的醫療衛生的行政管理、醫療業務和人才培養工作又有了顯著的進步。

  和周朝一樣,唐朝的任何一項重要工作,行政管理和業務實施都是分開的。在唐代,國家的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是禮部下屬的祠部。《新唐書·百官志》:

  “(禮部)祠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國忌、廟諱、卜筮、醫藥、僧尼之事。……凡名醫子弟試療病,長官涖覆,三年有驗者以名聞。”

  在全國各州縣政府,也有對口的醫療衛生行政管理機構。《新唐書·百官志》:

  “(地方州府)功曹司功參軍事,掌考課、假使、祭祀、禮樂、學校、表疏、書啟、祿食、祥異、醫藥、卜筮、陳設、喪葬。”

  各縣衙門的功能與州府一樣,也有相應的吏員負責這些工作。不只是軍隊,即便是監獄,也設有醫療衛生機構。

  《新唐書·百官志》:

  “(刑部)都官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俘隸簿錄,給衣糧醫藥,而理其訴免。”

  “(諸衛)倉曹參軍事各二人,正八品下。掌五府文官勛考、假使、祿俸、公廨、田園、食料、醫藥、過所。”

  在唐代,國家的衛生業務主管部門是太常寺。《新唐書·百官志》:

  “(太常寺)太醫署……令掌醫療之法,其屬有四:一曰醫師,二曰針師,三曰按摩師,四曰咒禁師。……歲給藥以防民疾。”

  太常寺所屬的太醫署,負責全國的醫療衛生業務管理與實施。唐代的醫療衛生,分為醫、針、按摩、咒禁、藥等五大專業。

  預防流行病、傳染病,是這個部門的主要職責之一。《唐六典·太常寺》:

  “(太醫署)每歲常合傷寒、時氣、瘧、痢、傷中、金瘡之藥,以備人之疾病者。”

  《新唐書·百官志》:

  “(太常寺)太醫署……凡陵寢廟皆儲以藥,尚藥、太常醫各一人受之……凡課藥之州,置采藥師一人。”

  太醫署每年要制作大量的防疫藥品,進行藥品戰略儲備;太常寺建有許多的藥品倉庫,以應對各種可能的危機。每年,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放藥品,預防流行病、傳染病。

  全國各個州府,均有專門的衛生業務主管部門。《新唐書·百官志》:

  “醫學博士一人,從九品上,掌療民疾。……(開元)二十七年,復置醫學生,掌州境巡療。”

  州府的“醫學”,既是一所學校,也是州立醫院。“醫學博士”既是學校的教官,同時也是州立醫院院長。

  州立醫院的醫生除了在州府所在地的坐診,還要定期在全州范圍內進行巡回診療。州立醫院為百姓看病,一律免費。

  在醫療衛生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唐朝政府建立了十分完善規范的制度體系。廷設立了國家醫學院。《新唐書·百官志》:

  “太醫署……皆教以博士,考試登用如國子監……京師以良田為園,庶人十六以上為藥園生,業成者為師。凡藥,辨其所出,擇其良者進焉……藥童二十四人,藥園師二人,藥園生八人……醫生四十人……針生二十人……按摩生十五人……咒禁生十人。醫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從九品上。掌教授諸生以《本草》、《甲乙》、《脈經》,分而為業:一曰體療,二曰瘡腫,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齒,五曰角法。針博士一人,從八品上;助教一人,針師十人,并從九品下。掌教針生以經脈、孔穴,教如醫生。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師四人,并從九品下。掌教導引之法以除疾,損傷折跌者,正之。咒禁博士一人,從九品下。掌教咒禁祓除為厲者,齋戒以受焉。”

  國家醫學院隸屬于太醫署,其教學、考試、選拔錄用等等,和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一樣。內設有藥學(學生24人)、藥園學(即中藥種植,學生8人)、醫學(下設體療、瘡腫、少小、耳目口齒、角法等5個專業,學生40人)、針灸(學生20人)、按摩(學生15人)、咒禁(學生10人)。

  在全國州府也設有醫學院。《新唐書·百官志》:

  “醫學博士一人,從九品上。掌療民疾。貞觀三年,置醫學,有醫藥博士及學生。開元元年,改醫藥博士為醫學博士,諸州置助教,寫《本草》、《百一集驗方》藏之。……三都學生二十人,都督府、上州二十人,中州、下州十人。”

  唐朝主要按照人口多少,將全國各州分為上中下若干等級。上州的醫學院學生為20人,中州、下州的10人。

  唐代也建立了規范完善的醫療衛生人才選拔考核制度。

  受某些人的誤導(不排除故意),人們往往以為,唐代的科舉考試,只有進士、明經。其實,唐代在各個專業技術領域,均有科舉考試項目。醫學領域,便是如此。《新唐書·選舉志》:

  “唐取人之路蓋多矣,方其盛時,……諸館及州縣學六萬三千七十人,太史歷生三十六人,天文生百五十人,太醫藥童、針咒諸生二百一十一人,太卜卜筮三十人……凡此者,皆入官之門戶,而諸司主錄已成官及州縣佐史未敘者,不在焉。”

  在唐代,吏部將治國人才分為27類,醫學人才為其中之一。《新唐書·百官志》:

  “(吏部)考功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文武百官功過、善惡之考法及其行狀。……其考法,凡百司之長,歲較其屬功過,差以九等,大合眾而讀之。……善狀之外有二十七最:……二十三曰占候醫卜,效驗多者,為方術之最……”

  醫學領域的人才選拔制度,與進士、明經選拔大同小異。學醫可不容易,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畢業,就只能回家了。《唐六典·太常寺》:

  “其考試、登用如國子監之法。……博士月一試,太醫令、丞季一試,太常丞年終總試。若業術過于見任官者,即聽補替。其在學九年無成者,退從本色。”

  《唐六典·尚書吏部》:

  “凡伎術之官,皆本司銓注訖,吏部承以附甲焉。(謂秘書、殿中、太仆寺等伎術之官,唯得本司遷轉,不得外敘。若本司無闕者,聽授散官,有闕先授。若再經考滿者,亦聽外敘。) ”

  醫學由于其專業性太強,其考試選拔由醫療衛生的業務主管部門自行組織完成。無論是學生畢業后錄用為公職人員,還是工作中表現優秀提拔使用,均由業務部門主導完成,將選拔結果上報吏部備案。工作考核優秀,確應提拔,但是官員編制不夠的,可以先提高級別,享受待遇。

  毋庸置疑,唐代的醫療衛生體系是完善的,先進的。

  唐朝建立的這一制度體系,作為優良傳統一直保持到清朝

  據《明史·職官志》,明朝的醫藥行政工作歸屬于禮部祠祭司掌管,其業務則屬于早期名曰“醫學提舉司”,后更名為“太醫院”的機構,“太醫院掌醫療之法”。明朝時在北京、南京的太醫院均設有中央醫學院,建立了系統完善的教學、考試制度:

  “凡醫術十三科,醫官、醫生、醫士,專科肄業......凡醫家子弟,擇師而教之。三年、五年一試,再試,三試乃黜陟之”。

  據《大明會典》卷224,中央醫學院培養的人才,由禮部會同太醫院考核合格后,根據考試成績分配到政府相關部門和部隊從事醫療工作。全國各府州縣所設醫學院,除了為地方培養醫學人才和為百姓免費診療服務,還擔負有向太醫院推薦選拔人才的責任。同樣,朝廷還為醫療衛生人才建立了一整套的工作業績考核和職務晉升、獎懲制度。

  眾所周知,清朝基本沿襲明朝制度,不再贅述。

  貳 中國古代的醫療衛生成就

  還是那句老話:中不中,看行動;好不好,看療效;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用事實來說話,以結果論英雄。

  只有醫療衛生的效果好,才能證明中醫藥確實先進,確實管用。

  疫情不是新東西,古今中外都有。以唐代為例。

  唐太宗時期,國內出現了六次大的疫情。由于地方政府無力應對,朝廷立即派出醫療隊伍,組織大批藥品,予以防治。《冊府元龜》卷一四七:

  “(貞觀)十年,關內、河東疾病,醫赍藥療之。”

  “(貞觀)十五年三月……澤州疾疫,遣醫就療”。

  “(貞觀)十六年夏,谷、涇、徐、虢、戴五州疾疫,遣賜醫藥焉”。

  “(貞觀)十七年六月,潭、濠、廬三州疾疫,遣醫療焉”。

  “(貞觀)十八年自春及夏,廬、濠、巴、普、郴疾疫,遣醫往療”。

  “(貞觀)二十二年九月,邠州大疫,詔醫療之”。

  因為朝廷擁有全國性的專業醫療衛生隊伍,擁有強大的藥品儲備,所以,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唐代的醫療衛生效果,首先表現在詩歌超級強大。因為國泰民安,所以,李白、杜甫游遍中國山水,寫盡人間美景。其實,在唐代,和李白杜甫一樣周游全國的士人,多到不可勝數。

  最有說服力的,是唐朝人口持續穩定增長。《新唐書·食貨志》:

  “貞觀初(元年為公元627年),戶不及三百萬。”

  據《資治通鑒》相關數據: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履行奏……即今戶三百八十萬”。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是歲,戶部奏天下戶六百一十五萬,口三千七百一十四萬有畸”。

  “(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五月,癸卯,戶部奏今歲戶七百六萬九千五百六十五,口四千一百四十一萬九千七百一十二”。

  “(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是歲,天下……戶八百四十一萬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萬三千六百九”。

  由此可知,公元627年,全國人戶不到300萬戶;25年后的652年,增長為380萬戶;又過了50年,增長為615萬戶;又過了21年,增長為近707萬戶;又過了15年,增長為841萬戶。

  在這驕人的數據面前,任何以“科學”的名義的狡辯,都是沒有意義的胡攪蠻纏。

  

  如前所述,明朝將醫學專業教育普及到了縣一級,持續不斷地為全國城鄉培養了無數的醫療人才,大大提高了防病治病能力。與此同時,明朝還建立了完善的醫療救助和社會救濟制度,以確保百姓看得起病,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設立惠民藥局,此即公立的免費的醫藥機構,專門為看不起病買不起藥的窮人免費提供藥品,《明史·職官志》:

  洪武三年,置惠民藥局,府設提領,州縣設官醫。凡軍民之貧病者,給之醫藥。

  設立養濟院,收養鰥寡孤獨廢疾者,在確保他們的衣食住行的同時,免費提供醫藥,安葬死者,《大明會典》卷80:

  洪武初,令天下置養濟院,以處孤貧殘疾無依者。三年,令民間立義塚,仍禁焚尸,若貧無地者,所在官司擇近城寬閑之地,立為義塚。

  為了確保這些政策的落實,明朝以嚴厲的懲罰手段強制要求地方官員不折不扣地予以執行,《大明會典》卷163:

  凡鰥寡孤獨及篤廢之人,貧窮無親屬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尅減者,以監守自盜論。

  如果有該收養而不收養的,縣令就會受到杖六十的處罰;如果沒有按照國家標準為收養者提供衣食,就會被按照監守自盜處罰,輕則下獄,重則掉腦袋。

  中醫藥的良好療效,優秀的制度體系,使得明清時期中國人口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事實上,僅1500年至1911年, 就發生大疫238 次, 平均不到兩年就有一次。但是,依靠中醫藥,中國成功地抵御了每一次瘟疫,將瘟疫的規模和破壞性降到最低程度,有效地保護了全民的健康和社會穩定,中國人口持續穩步增長。到鴉片戰爭爆發前后,中國人口已經達到4.5億,遠遠多于整個歐洲的人口之和

  毛澤東精通中外歷史。1954年,他說:

  “中醫對我國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中國有六萬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民所以能夠生衍繁殖,日益興盛,當然有許多原因,但衛生保健事業所起的作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這方面首先應歸功于中醫。”

  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醫學實驗,沒有什么實驗數據的價值,比得過幾千年的人口持續增長的數據!

  如果中醫藥不科學,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科學。

  叁  中醫藥在新中國的成就

  早在1913年,青年毛澤東在《講堂錄》筆記中寫道:

  “醫道中西,各有所長。中言氣脈,西言實驗。然言氣脈者,理太微妙,常人難識,故常失之虛。言實驗者,求專質而氣則離矣,故常失其本,則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中醫之長處,在于講氣脈,重系統,由此而導致常人難懂,難免失之于虛;西醫講實驗,重表象,由此導致無視系統,舍本逐末。

  1955年,毛澤東指出:幾年來,都解放了,唱戲的也得到了解放,但是中醫還沒得到解放。中醫進修西醫化了。看不起中醫藥,是奴顏婢膝奴才式的資產階級思想。

  1969年8月,周恩來在接見全國衛生工作會議領導小組成員及部分代表時說:

  “西醫學中醫,心里總是不服氣,格格不入,認為中醫不科學。其實西醫就全部科學嗎?它的局限外在形式的很。”

  西醫的科學,更多的體現在“外在形式”。

  偉人一發言,便是卓爾不凡。

  1952年,美國對我國發動細菌戰爭,出動飛機14批148架次,侵入我國,投放含有炭疽桿菌、鼠疫桿菌等10余種病菌的蒼蠅、跳蚤等生物。同年3月,毛澤東提出了“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的口號,在大力開展應對細菌戰的同時,逐步推進我國的醫療衛生體系建設。

  當時,衛生系統中的權力人物,認為中醫不科學,以各種政策歧視、排斥中醫,力圖讓中醫“自然消亡”。

  在毛澤東看來,中醫不僅是科學,而且是超越“四大發明”,是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1953年,在杭州劉莊賓館,毛澤東說:

  “中國對世界有三大貢獻,第一是中醫……”

  1955年4月,毛澤東說:

  “你們不要以為針灸是土東西。針灸不是土東西,針灸是科學的,將來各國都要用它。”

  1955年10月,周恩來接見外賓時說:

  “中國的中醫大夫數量很大,中醫歷史很悠久,如果加以整理,對人民有很大好處。”

  1954年,毛澤東批示:

  “中藥應當很好地保護與發展。我國的中藥有幾千年歷史,是祖國極寶貴的財產,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將是我們的罪過;中醫書籍應進行整理……如不整理,就會絕版。”

  作為中國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中醫藥予以保護、傳承、發揚光大,否則就是犯罪。

  同年,毛澤東指示:

  “即時成立中醫研究院。”

  1955年12月,中國中醫研究院成立。毛澤東還接見了第一任院長魯之俊。周恩來為中醫研究院成立題詞:

  “發揚祖國醫藥遺產,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1958年10月11日,毛澤東給楊尚昆寫信: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1954年9月,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我國有幾十萬中醫散布在全國廣大的農村和城市,各級衛生部門應當認真地團結、教育和使用他們,并且同他們合作來把中國醫藥中有用的知識和經驗加以整理和發揚。”

  保護和發展中醫藥,并不是要排斥西醫藥。

  毛澤東之所以偉大,就是不迷信、不盲從,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因此,他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創建了毛澤東思想,帶著一群腳穿草鞋的農民,打下了一片錦繡河山。

  毛澤東說,歷史上,中醫的一個很大特點,是從不拒絕接受外來的好東西,比如中藥胖大海,實際上是進口貨,但中醫拿過來了,現在誰能說它不是中藥呢?中醫得到發展,是由于兼收并蓄,博采眾長。

  1956年,毛澤東說:

  “應該學外國近代的東西,學了以后來研究中國的東西。就醫學來說,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學來研究中國的傳統醫學的規律,要發展中國的新醫學。”

  “我們接受外國的長處,會使我們自己的東西有一個躍進。中國的和外國的要有機地結合,而不套用外國的東西。”

  要積極地學習西醫,但是,決不能套用西醫。學習西醫的目的,是為了借鑒西醫,發展中醫,使中醫發揚光大。

  1971年2月,周恩來說:

  “中醫是我們祖先發展起來的,中西醫結合是我們的方向。以五年為一期,通過幾個五年的實踐,使中西醫融會貫通,創造出中國統一的新醫學新藥學。”

  毛澤東堅決反對中醫藥的“西醫化”傾向。1955年的一次會議上,毛澤東嚴肅指出:幾年來,都解放了,唱戲的也得到了解放,但是中醫還沒得到解放。中醫進修西醫化了。看不起中醫藥,是奴顏婢膝奴才式的資產階級思想。

  五十年前,毛澤東、周恩來親自主導了一場關于中醫藥實踐檢驗活動,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深入到了全國每一個村。

  幾億親歷者、受惠者,還處于身強力壯的年齡階段

  1968年,毛澤東批示:

  “‘赤腳醫生’就是好。”

  “合作醫療好”。

  全國大隊(村)一級設立了“赤腳醫生”,同時,建立了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從此,農民每人每年交一元錢的合作醫療費,每次看病只交五分錢的掛號費就行了。這是為中國億萬農民提供最大福利的制度,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是發展中國家群體解決衛生經費的唯一范例”。

  農村出身的50、60、70后---人類史無前例的生育高峰、中國歷史上人口最多的一代人,無不受益于這一制度。經濟學家口中的“人口紅利”,所指正是這幾億人。

  創造這個人類奇跡的,僅僅是:就地取材的廉價草藥、就地培養的鄉村醫生;他們被稱為“赤腳醫生”,他們的手中僅有這兩件寶:一根銀針、一把草藥

  1970年,由上海中醫學院、浙江中醫學院等集體編著的《“赤腳醫生”手冊》出版,不僅“赤腳醫生”人手一冊,大醫院的醫生也人手一冊,普通百姓買來閱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譯成50多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請“科學教”的“理論家”們研究:這是為什么?)。

  197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幾位學者在中國拍攝了一部52分鐘的紀錄片《中國農村的“赤腳醫生”》。這部紀錄片真實地記錄了當時中國“赤腳醫生”就地取材、土法上馬,炮制針對農村常見病的藥物和使用小小銀針治大病的情形。該片在許多國家放映后,引發了全球的“中國‘赤腳醫生’熱”。

  1974年,王桂珍作為中國“赤腳醫生”的代表參加了世界衛生會議,并作大會發言。1976年,中國“赤腳醫生”和合作醫療的代表人物黃鈺祥和覃祥官出席了“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委員會第27屆會議”和“世界衛生組織太平洋區基層衛生保健工作會議”,會上,覃祥官作了題為《中國農村基層衛生工作》的報告,之后回答了參會各國衛生部部長和各大媒體記者的提問。

  立足于一根銀針、一把草藥的赤腳醫生,治療效果如何呢?

  答案是:

  1.已經和正在創造“人口紅利”的幾億50、60、70后的人口,勝過一切這“實驗”、那“理論”。

  2.如前所述的聯合國、世界各國的認可。

  3.茅于軾的話,也是很有說服力的(你懂的):

  “他(毛澤東)確實為窮人做了不少事。比如醫療方面,教育方面,中國的成就按照國民收入的水平而言,是很了不起的。改革前我國的平均壽命,教育普及率,嬰兒死亡率都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而改革以后這些指標很少有改進,或者干脆就沒有改進。”

  肆  總結

  以上的內容,讀者看過之后,自會有自己的結論。

  以史為鑒,了解一點西醫藥的歷史,將更加有助于我們深刻認識中醫藥的輝煌歷史和現實價值。請參閱點擊這三篇文章:《鐵證如山:明末耶穌會士剽竊中醫,偽造譯著,虛構出西洋醫學》《1850年代,存在西醫藥嗎?以1857年英國醫生著作為證》《西醫藥的歷史、現狀及其“科學性”,驚掉人的下巴

  近兩三年來,在防治新冠肺炎的過程中,中醫藥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眾所周知的。面對新冠肺炎,西醫藥,包括歐美的西醫藥,不知道有什么特效藥沒有?

  好不好,看療效;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用事實來說話,以結果論英雄。

  人人心中都有一桿秤。這個總結我就不做了,還是讓讀者們自己評判吧。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烏克蘭逃兵
  9.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观看免费三级网站 | 天天免费在线看片 | 亚洲产在线观看亚洲第一站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不卡 | 在线Ⅴ片免费观看视频 | 午夜在线观看的那种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