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看到了一則消息,一位身在帝都的中醫博主(看介紹,是在體制內中醫院工作的)昨晚發博表示:被封印的中醫力量終于要釋放,可以正面作戰了。靠一兩個“英雄”是改變不了局勢的,只有整個行業,人民自發的力量,才是偉大的!
他附了一張圖,是北京市衛健委發的一則通知函《關于調整診所等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
《通知》顯示:1、暫停全市診所診療人次的日報工作;2、暫停診所等基層醫療機構對發熱等11類癥狀就診人員的信息登記、追訪和隨訪,暫停診所等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北京市衛生綜合統計信息平臺”填報《接診發熱等11類癥狀患者信息登記表》報送患者信息。
該《通知》發布日期是12月6日,自通知發布之日起執行。
僅從這個《通知》來看,還并沒有完全放開基層醫療機構接診十大癥狀的條例,但或許這是一個好的兆頭。
今天中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簡稱防控新十條。
距離雙十一的優化防控二十條,防控新十條更加明確了逐步放開的態度。
比如,優化調整隔離方式。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離,也可自愿選擇集中隔離收治。
比如,保障群眾基本購藥需求。要求各地藥店要正常運營,不得隨意關停。不得限制群眾線上線下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處方藥物。
在新十條之前,已經有地方放開了對“四類藥品”的管控,及零售藥店暫停實施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類藥品”實名制登記銷售制度,同時恢復“四類藥品”網絡銷售。購買這四類藥品時也不再需要查驗核酸陰性證明。
“四類藥品”管控的放開,也給無癥狀感染者、輕型病例居家隔離提供了一些條件,畢竟有的“無癥狀”和“輕型”也是會發燒、咳嗽、腹瀉的,生病總歸是不好受的,如果能通過一定的藥物或非藥物干預,縮短病程,減輕病癥,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硬抗自愈吧。
但總的來講,囤了藥,還得會用藥。
逐漸放開后,一開始感染者肯定會快速上升,病人一旦增多,就會給醫療系統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這時候,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居家隔離治療也比較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好分級診療機制。
畢竟就像老百姓會在這種情況下自主買些藥備著,防的也是到時就醫難。
11月的國際莊放開一段時間時,就有多家醫院出現了院感。院感不是件小事,畢竟有一些特殊的醫院,比如腫瘤醫院,收的可都是免疫力低下的大病患者,一點小感冒對他們來講可能都是如臨大敵。
這種情況下,如果放開診所等基層醫療機構接診十大癥狀患者,尤其是放開基層中醫診所接診十大癥狀患者將會有效緩解醫院的壓力,緩解可能出現的醫療擠兌。
中醫治外感病是有很大的優勢的,除了我們已知的我國中醫藥防疫的成績,還有一些中醫在這幾年也幫助過不少海外的新冠感染者,療效顯著。面對致病力大幅降低的奧密克戎,就更應該相信中醫藥的治療效果了。
就像文章開頭那位中醫大夫所說的,靠一兩個“英雄”是改變不了局勢的,只有整個行業,人民自發的力量,才是偉大的!
雖然說“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但老百姓也希望,有醫生能夠做自己的堅強后盾。老百姓備了藥,如果有醫生指導用藥,才是最安全有效的。比如,對于輕癥,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常用的中成藥組合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筆者相信,在人民群眾當中,在基層,有很多的中醫都做好了準備,愿意接過這個棒,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希望下一步出現的通知便是:放開基層中醫診所接診十大癥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