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文章從西醫思維角度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新冠病毒:
但是我們這些具備中醫觀點一看就看出門道來了。基本可以解釋里面所有的疑問和群體之間或者個體之間的差異。因為這些疑問常有讀者問,因此打算就一個個問題來回答。本篇談后遺癥問題。
從上面文章挑一個對感染部位的描述然后看看中醫如何看:
引文:
“新冠病毒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雖然會最先抵達肺部,但并不意味著病毒就此停止了“進軍的步伐”。它還有可能繼續通過血管進攻其他器官,一旦得手,各種肺炎以外的其他癥狀就會陸續表現出來。”
也從上文借一張圖:
所以,文章的結論就是感染新冠是可能會影響幾乎所有器官的,是可能有后遺癥的,甚至嚴重的后遺癥的。好嚇人,是吧!
當然,文章也說
“當我們把目光從病毒研究轉移到人類社會的狀態時,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新冠病毒感染的后果非常危險,但很多國家和地區還是選擇了放任疫情擴散,然后他們的生活看起來似乎也沒什么大的問題。
這種“歲月靜好”是怎么做到的呢?”
總體就是說,其實只是有一少部分人會有后遺癥。這和貧富、生活條件以及習慣還有身體狀況等有關系。所以雖然理論上新冠可以挺嚇人,可以感染很多器官,但是實際上并不必然如此。絕大多數人感冒后恢復良好。(我們需要考慮臨床醫生為何談的都是重癥,因為輕癥不會需要他費心。)
那中醫怎么解釋呢?
我的中醫醫生朋友,山東臨沂京城醫館的于志國主任說:
關于新冠及有無后遺癥問題!
一個外感疾病,不論傷寒還是溫病,是輕是重,有無后遺癥,是因每人的正氣差異和是否正確治療所決定,不論傷寒的六經傳變,還是溫病的衛氣營血傳變,不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或入里或透表,所謂新冠有無后遺癥,不出傷寒六經傳變和溫病傳變規律,國內外還這么多人研究新冠后遺癥問題,簡直笑死人了!老祖宗早就研究的明明白白的了!可見中醫淪落到什么地步了?!防和治是大問題嗎?用點心,讀讀書!
看看蒲輔周老先生治療的腺病毒肺炎,汗顏吧?我就問,汗顏吧?
我說:說的好!我完全贊同!
不知大家能否看懂“傷寒的六經傳變”“溫病的衛氣營血傳變”(古代醫學術語,近似行業黑話,需要解讀,但不外乎對人體部位的分層分類),但是你們應該可以看懂“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或入里或透表”。所以,簡單說就是,
身體正氣強大的人,區區幾個病毒,在鼻咽就被免疫機制捉住處理了,啥事沒有,如果碰巧檢測核酸,那就是“無癥狀感染著”;一般人則導致上呼吸道有癥狀表現。而身體更弱或者治療錯誤的人,那個輕重程度就不好說了。
且不說奧米克戎了,一代病毒阿爾法在某些人身上也能導致“無癥狀”,我國20年有一系列各地疾控中心發表的流行病學調查(中國知網可查),比如有兒子大學從武漢放寒假回家,感染了媽媽但爸爸沒事,媽媽發病后兒子發病,調查說因為媽媽見兒子回家又親又抱的,但是爸爸則總是和兒子保持正常社交距離;另一篇說某一家三口開車回老家,親戚聚會十幾口人,根據坐的位置不同,1米左右和以內的按照距離遠近先后發病,但是距離兩米外的親戚就沒事等等。(這些流行病學調查讀起來其實還蠻有趣的。濃濃的人間煙火味。)
但這兩個系列,都是武漢之外乃至湖北之外的地方,案例少,疾控有點閑,細細地調查描述,而且這些案例病人都是感冒表現一周內康復出院。沒有說是肺炎搞的要死要活的。其實就算20年,湖北以外的很多感染也都康復的比較快,也沒有說就一定發展成肺炎,他們的密接也是有發病的有不發的。
還有一篇國外臨床研究,直接拿病毒培養液體稀釋到一定濃度后滴在受試者鼻腔,然后一半的人啥事沒有,另外一半則有比較典型的新冠發病過程。可見人和人就是不一樣。(這也說明新冠幾乎是機會性致病原,因為它不滿足科赫法則呀。能說“新冠感染必然導致肺炎”嗎?不能!新冠感染后的發病,可說有點“沒有內鬼,引不來外賊”的意思哈。)
至于治療錯誤,當初李文亮和他的幾個同事們就是很典型的錯誤治療導致了死亡或者嚴重的后遺癥。和非典的激素療法導致嚴重后遺癥差不多。
所以,新冠是不是有后遺癥?我們不能說一定有,也不能說一定沒有。要根據個人的體質和感染后將采取的對策來預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