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之際,流感攜帶著新冠余波來襲。這是病毒與人類的戰爭,躺平是不可能的,我們唯有拿起武器戰斗。
人類千百萬年來,就是在和病毒的戰斗中成長,但是速勝論,也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做好與病毒的持久戰。
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們要為此有所準備。
面對病毒、細菌的攻擊,身體的斗爭是有規律可循的。最先表現出來的就是表癥,也是我們常說的感冒,中醫講的外感病。這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猶如發生在邊境的戰爭。治外感如將,我們要快速的把戰斗解決在邊境上,邪氣早一天平定,就多留得一份正氣。否則,讓邪氣深入體內,傷害很大。
所以,關鍵有兩點:第一,盡量避免感染;第二,盡早治療。
避免感染
需要準備的物品。口罩、消毒酒精。
另,需注意:
1. 減少聚集,不去人多場合,出門戴口罩,回家第一件事消毒洗手。
2. 家里多開窗通風。
3.做核酸排隊時留出安全距離,現場縮短摘口罩時間,不要觸碰外面的東西。
4. 收快遞時,先消毒再拆。
盡早治療
我們需要準備的常見中成藥:
荊防顆粒、感冒清熱顆粒、風寒/風熱感冒顆粒、九味羌活、藿香正氣、銀翹解毒丸、板藍根沖劑、連花清瘟、防風通圣丸、小柴胡顆粒、橘紅丸、小青龍顆粒、鮮竹瀝、川貝枇杷。
治療越早越好,剛有一點感覺,就馬上吃藥;不要等到有癥狀了才吃,要及早的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這叫先證而治,截斷病勢。
1. 感冒初起:怕冷,鼻塞、流涕、打噴嚏、頭痛、全身不適。風寒感冒用荊防顆粒/感冒清熱顆粒/風寒感冒顆粒,選用一種。按少量多次的頻率及時服藥。如果伴有腹脹,口苦,不欲飲食其中一項,加用小柴胡顆粒。伴有腹瀉,加服藿香正氣。
風熱感冒以咽紅咽痛為主,選用銀翹解毒丸加板藍根。
胃腸型感冒,腹瀉或者嘔吐為主,選用藿香正氣。腹脹、口苦為主要癥狀的,選用小柴胡顆粒。
2 . 有咳嗽的患者,寒性的咳嗽選用小青龍顆粒,以痰為主的加化痰的藥,白痰用橘紅丸,黃痰難咯的用鮮竹瀝。熱性的咳嗽用川貝枇杷膏或者蛇膽川貝液。
3. 發燒。發燒是身體的正氣與邪氣的抗爭,是感冒的一個癥狀。風寒感冒的,我們可以選用荊防顆粒或者小柴胡顆粒,兩小時一次,少量頻服;素有便秘舌紅苔厚的用防風通圣丸。風熱感冒的用銀翹解毒丸,小兒柴桂顆粒。流感病毒中的熱毒襲肺型,證見高熱、惡寒、肌肉酸痛,咳嗽,咽干咽痛,可以選用連花清瘟膠囊,高熱不退時配合清開靈、紫雪等藥。
感冒、咳嗽、發燒,小兒按成人用量參照使用說明書酌情減量就可以。另,積食引起的小兒發燒可參照附錄文章。
藥物都請在醫師或者藥師指導下使用,一天癥狀不緩解,請及時找靠譜中醫開中藥。
細菌或病毒進攻人體,最常見的就是這三個套路,感冒,咳嗽,發燒,我們不必恐慌、及時早期的用藥。《道德經》曰,其未兆易謀,其安易持。善治者治皮毛,上工救其萌芽,越早用藥,就越多保得一分正氣。
備藥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比如平時感冒往往就是僅限于流鼻涕,打噴嚏的上呼吸道癥狀的人,那么就備多一些感冒的藥,少量備一些咳嗽的藥;如果平時一感冒,很快就咳嗽,而且遷延不愈的,那就多備一些咳嗽方面的藥;小朋友一感冒就容易發燒的,就多備一些相應的退燒藥。個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在備藥方面有所側重。
備藥的量,按每個家庭至少人均半個月準備。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凡是疾病,都是正氣與邪氣的較量。我們如果正氣充足,即使感冒受邪,也比較輕淺,如果體質虛弱,正氣不足,則容易遷延不愈,甚至形成重癥。上工治未病,我們身體要注意充分的休息,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同時選擇合適自己的傳統功法堅持鍛煉,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氣功,都是很好健身功法。
體質虛弱的人,平時可以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采用艾灸,中藥,膏方等方法,使自己氣血充盈——正氣存內,自然不懼邪氣。在當地流感多發時,可服用一些增強正氣的預防湯藥。這些都是很好的增強正氣的方法。
有基礎疾病的患者,要備足自己的常用藥,減少出門的頻率;更要暢情志,慎風寒,不去人多地方。《黃帝內經》說,勇者氣行則已,弱者著而為病,所以面對疾病,我們調好心態,勇敢面對,充養正氣,相信邪不勝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