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抗疫二十條》沒有中醫,差矣!
昨天,全國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661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6248例,常矣!
明天零時起本小區(水岸家園北區)封閉管理三天,煩矣!
全球持續不斷的“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高度發達的現代醫學(西醫)對于新冠病毒已經江郎才盡、束手無策了。抗生素?不起作用!抗生素對付細菌很拿手,但對付病毒----不靈。激素?不起作用!激素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效,但應對“因子風暴”卻是火上澆油。“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韋、氯喹等所謂特效藥更是令人失望。呼吸機、ECMO如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它們只能救急而不能救命,更多時候卻使患者加速死亡。干擾素?更不用提了!功過相比,過大于功----它誘發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如甲狀腺炎、免疫性肝炎,從而使肝炎加重,誘發和加重膽汁性肝硬化;它還能產生免疫反應誘導胰島β細胞損傷而形成糖尿病,甚至可產生細胞吞噬脂膜炎;它對于眼耳等器官,可發生眶下出血,視網膜出血;它對聽力損害是引發耳鳴,聽力喪失;它對心血管系統可發生心律失常、心肌瘤、心包炎;它對于呼吸系統可產生致死性間質性肺炎,以及溶血性貧血。全世界迷信的疫苗表現如何?最近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給出的結論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獲得疫苗有效性的證據!”哇噻,開什么國際玩笑,這不是拿人命鬧著玩嗎?世界上醫療資源最豐富的美國至今已被新冠病毒去了107萬多條生命,西方科技強國也為此喪失了幾十萬條生命,面對當前的防疫局面,打了敗仗的西方國家倒是率真和乖巧:躺平。他們不但如此,還對中國的抗疫說三道四,也要求中國躺平,然而中國能躺平嗎?
有人問:如果中醫上場疫情會怎么樣?曾記否,武漢疫情暴發時就是因為及時地采用了中醫,所以才終止了死亡率的上升,這讓西方國家瞠目結舌、刮目相看。中醫還創造了重癥患者的零轉重率、醫務人員的零感染率,醫術、藥品的高有效率,中醫防疫堪稱世界抗疫奇觀,鄰國朝鮮的抗疫秘訣就是中醫中藥!我是個中醫迷,對中醫在抗疫防疫方面的獨到作用,筆者曾專門撰文總結出六大優勢:
一是中醫具有強調內因、強化自身免疫力的預防性優勢。中醫認為,新冠病毒是一種寒濕邪氣,而邪氣都有同氣相求的特性,也就是說這種邪氣專門找身體濕氣較重之人的麻煩,這就是為什么在同樣的環境中,有些人感染了病毒而有些人卻沒有感染的原因,有些人感染病毒以后病情嚴重而有些人攜帶病毒卻毫無癥狀的原因。中醫認為,寒濕邪氣是人們感染新冠肺炎的外因,而體內有濕氣則是罹患此病的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因而防治此病的重點應放在強身健體上。中醫治病強調治未病,就是治療未發作之病,而不是等病入膏肓了才被動應對。中醫認為,只要人體的濕氣去除了,寒濕性的新冠病毒對人體也就無機可乘、無可奈何了,這就是中醫講究的“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的真理性所在。
二是中醫具有辯證施治、不被假象所迷惑的科學性優勢。中醫與現代醫學的主要區別在于是辯證施治還是辨癥施治,證與癥,一字之別,卻差之千里。“癥”就是癥狀,是疾病的外在表現,如咳嗽、胸悶、心痛等癥狀。“證”就是對疾病的癥狀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斷而得到的疾病的本質屬性,只有找準了證,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治病,“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這叫辨證施治。面對新冠肺炎,中醫對于初期肺炎患者,若觀察其舌質淡或淡紅,苔白膩,脈濡等證狀的,中醫就按寒濕郁肺之證來治療;對于其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等證狀的,中醫則按疫毒閉肺來治療;對于重癥肺炎患者,若觀察其舌質紫暗,苔厚膩或燥,脈浮大無根等證狀,中醫則用治療內閉外脫的藥物來應對;對于其舌淡胖,苔白膩證狀,中醫則按肺脾氣虛癥來治療。如此這般,新冠病毒還有什么招術(攻擊)能打破中醫的防線?還有什么魔法(變異)能躲過中醫的圍殲?
三是中醫具有妙手回春、立竿見影的治療性優勢。新冠病毒剛開始潛入人體只是在氣管和大的支氣管中停留、繁殖,復制自己的隊伍,從而引起人體的抵抗而引起發燒、乏力、短氣、干咳,與流感類似。人體在抵抗新冠病毒的同時會產出一種膠凍狀黏液,這是正常的人體機理反應,然而正是這粘稠的液體如果不能及時清運出去,它就會堵塞肺泡、堵塞肺間質、堵塞小氣道,從而導致肺的換氣功能下降,從而導致病人長時間處于低氧或缺氧狀態,從而最后導致呼吸功能衰竭,從而威脅人的生命。這就是新冠病毒令人生畏之處。對于新冠肺炎的“因子風暴”,現代醫學可謂無計可施。那么中醫是怎樣治療新冠肺炎的呢?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很簡單,總的原則是:通肺,健脾,祛濕,通便,用什么藥物達到目的呢?清肺排毒湯!
四是中醫具有攻補并施、生降相因的兼容性優勢。中醫對太陽傷寒的患者給予麻杏石甘湯,即用麻黃與桂枝辛溫驅散表邪,開肺氣之閉郁,同時麻黃和杏仁降氣平喘。重用石膏,應對寒邪入里化熱的邪熱壅肺證。部分新感患者只有很短的太陽表證或者根本沒有表現,傳變很快,所以加上小柴胡湯,解少陽樞機的邪氣,防止邪傳陽明,同時疏利三焦氣機。針對邪傳陽明的患者,就在清肺排毒湯的基礎上隨證進行加減。對舌苔厚膩,甚至已經由白發黃,郁而化熱的濕邪則采用五苓散,達到清利水濕。方中的白術、茯苓具有健脾功能,用以緩解乏力,另加辛溫的桂枝,幫助膀胱化氣,采用射干麻黃湯,用來溫肺化飲,下氣去痰。用陳皮,枳實下氣調中化痰,防止肺胃之氣上逆。同時陳皮與半夏組成了著名的化痰劑“二陳丸”。霍香,清輕芳香,醒脾化濕,山藥,建中補虛。以上諸藥合用,則以和解少陽為主,兼和胃氣,使邪氣得解,樞機得利,諸證自除,并且實現了“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留邪”的預期目標,你說中醫科學否?
五是中醫具有經濟實惠、深得民心的比較性優勢。清肺排毒湯您看這副藥能值幾個錢?便宜啊!您再看看在這次抗疫過程中,現代醫學治療新冠肺炎的費用,基本在幾千到上萬元不等,若危重癥患者,從住院治療到出院,如果再用上ECMO治療,大約要花20到40萬左右,個別者甚至需要上百萬元。再看看療效(中西醫對比):中醫組體溫復常時間2.64±1.31天,西醫組4.38±1.90天;中醫組平均住院天數7.38±2.06天,西醫組9.59±3.59天;中醫組其他伴隨癥狀消失率90.6%,西醫組63.3%;中醫組CT影像好轉率88.2%,西醫組68.8%;臨床治愈率中醫組91.4%,西醫組61.1%;普通型轉重型及危重型發生率,中醫組5.9%,西醫組35.3%;死亡率:中醫組死亡8.8%,西醫組38%。治療費用和后遺癥這兩項相差得更是一乎沒一乎了。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中顯示了令人信服的強勢地位。
六是中醫具有廣譜多效、無ADE效應的全面性優勢。此條優勢世人皆知,無須贅述。
回望我國的抗擊新冠病毒的歷程,讓我們感到,雖然中醫在抗疫中作出巨大貢獻,但在各種場合都沒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肯定,而且時不時地還遭到來自各方面的污蔑和排擠。在新冠病毒肆虐之時,有人就鼓噪放棄中醫、排斥中藥,提出要用西醫的方法檢驗中醫中藥,這就如同用象棋的規則檢驗圍棋,用藍球的規則去打排球,真TMD是愚蠢之極,實在令人氣憤;還有,在疫情相持階段,也就是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之際,更有人置西醫無效于不顧,放著現成的、有效的、低廉的中醫中藥不用,依然迷信西醫西藥,特別是極力地推崇疫苗,他們見疫苗沒有預防作用就說疫苗可以防重癥,后來見不能防重癥就說疫苗可以防死亡,啊呸!疫苗不能防傳染,它還是疫苗嗎?它就是病毒,是滅活的病毒!是減量的病毒。有人說我國疫情長期得不到終結與疫苗泛濫有關系,我認為這話有一定的可能性,因為過去沒有疫苗時才有“大疫不過三年”的說法,現在三年已經過了而疫情不絕,這是不是那些打著科學的旗號而大搞迷信疫苗活動的結果?這種丑惡行為著實令人深惡痛絕。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6.3億例,死亡病例超658萬例。當前,疫情仍然在世界范圍內持續流行,最終走向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我國仍然面臨著境外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擴散的雙重風險。展望未來,人們在苦苦地探求抗疫的出路在哪里,疫情何時能夠結束,我的答案是:抗疫的出路在中醫,疫情結束的希望還在中醫!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