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會的成員、知名中醫黑“云無心”又出來“科普”了。
在他那里,“發物”就是一種愚昧,需要一期又一期的《走近科學》去進行科普,甚至從開啟民智的角度,《走近科學》比解讀諾獎要更有意義。
其潛臺詞,就是民智未開,諾獎的解讀畢竟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科學素養才能看懂,老百姓還用不上這個,老百姓急需的是類似《走近科學》那樣的節目。
已經停播的《走近科學》當然是一檔優秀的節目,它往往是恐怖片的開頭,紀錄片的中間,最終卻是喜劇片的結尾。
比如,《這塊冰雹有點咸》,村里上空突然掉下來兩塊冰,全村人前來圍觀,還有人品嘗“挺好吃的”,結果竟然是飛機衛生間掉下來的“藍冰”,即處理過后的屎尿;又如,《別讓我孤單:僵尸男孩》,男孩經常做出各種奇怪的動作,比如翻白眼、咬人、胳膊伸直雙腿向前跳,還想喝血,原來是孩子裝病想博取家人關注。
這檔節目告訴我們,別迷信,生活中的靈異現象背后都很簡單,一點就透。
然而,當“云無心”用《走近科學》來說事的時候,意味著他又開始埋汰中醫,將中醫與封建迷信所等同了。
所謂“發物”,是民間經驗的總結,也是中醫里的一個說法。
“發物”之“發”可以理解為“誘發,引發、助長”?!吨嗅t飲食營養學》對“發物”的描述為:能引起舊疾復發,新病增重的食物。
中醫認為,無論食物(本來就可以入藥)還是中藥,都有自己的性味歸經和偏性。這個“發”,一是與食物或藥物的偏性有關,二是與人當時的狀態有關,因為人自身也有偏性。所以,“發物”一定是因病、因時、因體質、因人而異的。比如,陰虛內熱的人,辛溫的姜棗茶就可能會是引發口腔潰瘍的發物;但對陽虛體質的人而言,卻是可以溫陽散寒的良物。
當然,“云無心”們對于中醫的寒熱、陰陽等,是一概藐視的。
對于“發物”,民間經驗與中醫理論有非常大的重疊性,但也略有差異。后者本來就是在前者的經驗上結合理論梳理總結出來的;而前者在很多時候的確會出現以訛傳訛,擴大化或絕對化的現象。
從這個角度來說,“云無心”一開始的話,還是有那么一點點的道理??上?,更加嚴謹的做法哪怕不認可中醫理論,至少應該承認經驗里有合理性的部分,然后去研究這些合理性的部分,給出所謂科學的解釋,并找到那些的確有問題的,同樣給出為什么有問題并將其剔除嗎?
簡單的“特定個體”、“特定情形”,一下子就把海量數據之下的經驗給丟了,這還有一點兒實事求是的精神嗎?
當然了,類似的人還不只一個,比如這位皮膚科的教授,就反復“科普”,并不存在所謂的什么“發物”。
知名中醫博主“芋頭微波”之前用這些熱衷“科普”的人聽得懂的語言解釋過“發物”,很有參考價值:
發物可理解為:
1.高蛋白食物會增強炎癥反應/機體負擔,從而阻礙傷口愈合、疾病康復。
2.族群、群體及個體的高幾率致敏物。
比如漢族相當大部分對牛奶有牛奶蛋白過敏(還有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不耐受);
3.食物不耐受,特別是免疫類疾病患者。這是絕大多數偽科普不知道的!專業皮膚科醫生不知道?要么不學無術、沽名釣譽,要么故意不提及坑害老百姓!
4.如多食紅肉(雜環胺)、煙酒、久置食物(亞硝酸鹽)、煎炸烤食物(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含有危害機體物質的食品。
5.疾病禁忌飲食,如高嘌呤飲食之于痛風、高脂食物之于高血脂等、辣椒之于肛周膿腫、油膩之于痤瘡、高幾率致敏食物之于皮膚病
6.地區性食物污染,如礦物質過量等。
……
在西醫院,忌口的要求雖然沒有中醫那么多,但依然會要求術后的病人適度忌口并攝入合理的、足夠的營養。
此外,搞運動的專業人士也有自己的看法。CBA北京控股籃球隊隊醫陳博聞前不久也發了一條微博,他提到,雖然目前對“發物”有爭議,但是近年來陸續有文獻明確指出辛辣刺激容易引起瘢痕增生、吸煙加大傷口不愈合風險、酒精延長組織修復周期(這其實也是實踐中的數據歸納),所以術后要忌口發物,最起碼辛辣、煙酒得忌。
最后,云無心們是看不起所謂的“民間智慧”的。然而,他所列舉的喝雞湯治感冒這個西方“民間智慧”,竟然被世界第一的醫院梅奧醫學中心給收錄。
這可是權威的權威,人類的燈塔,科學的中心啊,怎么辦才好呢?
最后的最后,是中醫對發物的總結與分類:
中醫一般多習稱發物為辛熱物、海鮮物、腥發物等,據其致病具有發瘡、發毒、動火、動風、助濕、生痰、動氣等不同特點,將發物分為以下六類。
動火發物
特性:多具辛熱燥烈之性,能助熱動火、傷津動液。
舉例:煙、酒、蔥、蒜、姜、韭、芥、椒、羊肉、狗肉及鹵制食品、煎炒、油炸之物。
不宜食用人群:素體熱盛,陰虛火旺,諸熱所致病癥。
動風發物
特性:多升發、散氣、火熱之性,能使人陽氣升散發越,內風亢逆,邪毒走竄。
舉例:如魚、蝦、蟹、貝、豬頭肉、雞肉、鵝肉、牛乳、雞蛋、蘑菇、木耳、茄子等。
不宜食用人群:蕁麻疹、丹毒、濕疹、瘡癰疔癤、中風、頭暈目眩、驚風、痹癥等。
助濕發物
特性:多具膠著黏滯、肥甘澀膩之性,能阻脾、助濕、戀邪。
舉例:如大棗、面食、肥肉及甘甜滋膩諸物。
忌食人群:濕熱病、黃疸、淋癥、痢疾、帶下、瘧疾等。
積冷發物
特性:多具寒涼潤利之性,能傷陽生寒,影響臟腑運化。
舉例:如冬瓜、四季豆、冬寒菜、莧菜、萵筍、柿子等。
不宜食用人群:素體陽虛、陰寒內盛、泄瀉、冷痛、水腫等。
動血發物
特性:多具活血散血、作用峻烈之性,能動血傷絡,迫血外溢。
舉例:如胡椒、羊肉、狗肉,菠菜、酒等。
忌食人群:各種出血性疾病,崩中漏下、痔瘡、月經過多、吐血、咯血、鼻衄、皮下出血、尿血等病癥。
動氣發物
特性:多具滯澀阻氣、固硬難化之性,能壅塞氣機,妨礙臟腑運化功能。
舉例:如黑豆、芡實、蓮米、芋頭、薯類、豆類等。
不宜食用人群:食積、諸痛、癥瘕包塊等患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