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這幾日,瀘定縣的抗 震 救 災牽動著很多人的心,也涌現了很多感人的事跡。
歷來,在這種抗 震 救 災中,中醫藥也都在發揮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也在第一時間做了統一部署,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四川省骨科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與四川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四川省中醫醫院)已經相繼派出了緊急救援隊趕赴震區,雅安市、甘孜州也派出了多支中醫藥力量參與救援。
目前,各支救援隊伍正在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有序、高效地開展救援。
四川省骨科醫院救援隊就有一隊趕往災情最嚴重的磨西鎮開展救援。從現場的照片可以看到,有的傷員的身上有小夾板固定。
可以說,中醫救援隊的小夾板和中醫復位技術在抗 震 救 災中是具有很大的優勢的。
利用小夾板對骨折肢體進行固定,方便傷員轉運,也可以防止骨折端對組織造成進一步損傷。
對閉合性骨折、關節脫位傷員,采用中醫正骨復位法、小夾板進行治療,對設備、器材、無菌條件等均無特殊要求。一名有經驗的中醫骨科醫生,在10-20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一例骨折傷員的治療。如果采用西醫的手術治療,通常需要3名以上的醫務人員2-3小時或者更長時間才能完成,而且對設備、器材、無菌條件等都有嚴格要求。
此外,還可能有開放性骨折、感染性骨折、軟組織挫滅嚴重等不適合西醫手術切開治療的骨折,但中醫的外固定器治療能對骨折進行有效固定,同時又便于觀察傷口和及時換藥,對設備、條件等沒有嚴格要求。
等等…
這些都曾是汶川地震中就出現過的中醫藥抗 震 救 災的經驗,也是應該傳承并發展的經驗。
再者,這些中醫救援隊,還給災區群眾帶去了防疫中藥“大鍋湯”。
四川省骨科醫院的另一支救援小分隊,攜帶了緊急熬制的新冠肺炎防控預防方藥3060人份以及用于防治急性濕疹和蚊蟲叮咬的“都江堰一號”2640瓶、“都江堰2號”810瓶到了瀘定災區。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這幾日,瀘定縣的抗 震 救 災牽動著很多人的心,也涌現了很多感人的事跡。
歷來,在這種抗 震 救 災中,中醫藥也都在發揮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也在第一時間做了統一部署,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四川省骨科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與四川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四川省中醫醫院)已經相繼派出了緊急救援隊趕赴震區,雅安市、甘孜州也派出了多支中醫藥力量參與救援。
目前,各支救援隊伍正在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有序、高效地開展救援。
四川省骨科醫院救援隊就有一隊趕往災情最嚴重的磨西鎮開展救援。從現場的照片可以看到,有的傷員的身上有小夾板固定。
可以說,中醫救援隊的小夾板和中醫復位技術在抗 震 救 災中是具有很大的優勢的。
利用小夾板對骨折肢體進行固定,方便傷員轉運,也可以防止骨折端對組織造成進一步損傷。
對閉合性骨折、關節脫位傷員,采用中醫正骨復位法、小夾板進行治療,對設備、器材、無菌條件等均無特殊要求。一名有經驗的中醫骨科醫生,在10-20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一例骨折傷員的治療。如果采用西醫的手術治療,通常需要3名以上的醫務人員2-3小時或者更長時間才能完成,而且對設備、器材、無菌條件等都有嚴格要求。
此外,還可能有開放性骨折、感染性骨折、軟組織挫滅嚴重等不適合西醫手術切開治療的骨折,但中醫的外固定器治療能對骨折進行有效固定,同時又便于觀察傷口和及時換藥,對設備、條件等沒有嚴格要求。
等等…
這些都曾是汶川地震中就出現過的中醫藥抗 震 救 災的經驗,也是應該傳承并發展的經驗。
再者,這些中醫救援隊,還給災區群眾帶去了防疫中藥“大鍋湯”。
四川省骨科醫院的另一支救援小分隊,攜帶了緊急熬制的新冠肺炎防控預防方藥3060人份以及用于防治急性濕疹和蚊蟲叮咬的“都江堰一號”2640瓶、“都江堰2號”810瓶到了瀘定災區。
四川省中醫醫院的救援隊根據統一調度,在石棉縣中醫院對地震傷員開展救治,同時還在石棉縣縣委縣政府廣場發放防疫大鍋湯,對海耳村安置點村民開展中醫辨治,并熬制、發放中藥大鍋湯,防止其他疾病流行和傳染。
石棉縣中醫醫院在地震發生后,已經為安置點群眾和工作人員發放了數千份防疫大鍋湯了。
甘孜州則統籌調配中藏藥資源,也在第一時間為震區群眾送去了防疫中藥大鍋湯。
一些網友在看到“瀘定震區群眾喝上中藥大鍋湯”的報道后,表現出對這種方式的贊同和懷念。
比如有人講:幾十年前廣州本地到了春夏某些季節都會有類似涼茶的大鍋湯藥分給街道居民喝。
還有安徽網友表示:記得非*典的時候,上初一,學校就煮中藥湯,課后每人打一小杯喝。
還有山東網友講:七十年代防疫,學校多是大鍋湯。
大災之后防大疫,這是很重要的。
在救災之中,中醫藥一直在發揮重要的作用。不過有點遺憾的是,我們看到了很多感人的抗 震 救 災的事跡,但關于中醫藥抗 震 救 災的報道卻不大見得到,這應該是媒體要去做的,向群眾普及中醫藥,讓群眾能夠更好地認識中醫藥、相信中醫藥。
這種正能量非常值得報道!
四川省中醫醫院的救援隊根據統一調度,在石棉縣中醫院對地震傷員開展救治,同時還在石棉縣縣委縣政府廣場發放防疫大鍋湯,對海耳村安置點村民開展中醫辨治,并熬制、發放中藥大鍋湯,防止其他疾病流行和傳染。
石棉縣中醫醫院在地震發生后,已經為安置點群眾和工作人員發放了數千份防疫大鍋湯了。
甘孜州則統籌調配中藏藥資源,也在第一時間為震區群眾送去了防疫中藥大鍋湯。
一些網友在看到“瀘定震區群眾喝上中藥大鍋湯”的報道后,表現出對這種方式的贊同和懷念。
比如有人講:幾十年前廣州本地到了春夏某些季節都會有類似涼茶的大鍋湯藥分給街道居民喝。
還有安徽網友表示:記得非*典的時候,上初一,學校就煮中藥湯,課后每人打一小杯喝。
還有山東網友講:七十年代防疫,學校多是大鍋湯。
大災之后防大疫,這是很重要的。
在救災之中,中醫藥一直在發揮重要的作用。不過有點遺憾的是,我們看到了很多感人的抗 震 救 災的事跡,但關于中醫藥抗 震 救 災的報道卻不大見得到,這應該是媒體要去做的,向群眾普及中醫藥,讓群眾能夠更好地認識中醫藥、相信中醫藥。
這種正能量非常值得報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