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個視頻是2020年3月5日CCTV-4播放的《中華醫藥 抗擊疫 情》懸壺抗疫有中醫中講通許縣人民醫院通過中醫藥防護實現1200多名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片段。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所副所長劉劍鋒:雖然我們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但是我們有優越的社會制度,大家都已經看到了,我們有中西兩支醫學來為我們人類服務。那從歷史上看,大家知道中醫有五千年的歷史,西醫到中國來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在沒有這個西醫的時候,我們已經人類已經很好地處理了這個現在叫傳染病,中醫叫疫病。
我們目前看到的事實是就是整個這個中西結合治療,中醫藥的介入,對整個的新冠肺炎的五期即輕、普通、中、危重和恢復期中藥的效果都是肯定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而且從歷史上看,就是疫*情和我們是相生相伴的,是時有發生的,所以不必過于驚恐,我們一定會戰勝它。
主持人李七月:現代醫學在中國應用之前,中國歷史上是依靠中醫來控制疫*情的,如今中醫依然在發揮著它的作用。我們這里呢就有一個很好的案例,這一次疫*情爆發,河南省有一家縣級綜合醫院在發現第一例病例時,就決定采用中西醫聯合診療的方式,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了解一下。
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人民醫院內中藥飄香,作為通許縣唯一一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這里從1月21日(2020年)收治第一例從武漢務工回來的確診病人起,就迅速確定了以中藥為主的治療方案。截至本期節目錄制時,醫院收治的四例新冠肺炎患者和三十一例有癥狀的疑似病例都已全部治愈出院。整個治療過程中,通許縣人民醫院全院1200多名醫護人員零感染。
李七月:據我們了解,通許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在剛開始接診新冠肺炎的患者時,也同樣面臨著感染的風險,但是后來他們及時采取了措施,所以最后無一例被感染。那么他們到底采取了什么樣的措施?又有沒有哪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呢?接下來我們就來連線一下通許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婁愛枝。
李七月:羅院長您好,請問第一例患者來就診的時候是什么時間?大概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呢?
婁愛枝:第一例病人來就診的時候是元月二十一號的晚上,她的體溫是38.5度,收到了這個隔離病房趕緊把這個大青龍湯給她服上了,服上以后,當天晚上她的體溫就恢復正常了。到了二十四號,她這個咳嗽的癥狀有點加重,然后肺部ct顯示了毛玻璃影的改變,然后到二十五號給她做一個這個核酸基因監測,就是陽性,她就是新冠肺炎了。二十四號給她的湯劑是射干麻黃湯加千金葦莖湯,二十六號就把她的湯劑又進行了加強,換成了澤漆湯加茯苓四逆湯,用上以后病人的癥狀逐漸緩解。三十一號還有二號給他做了兩次核酸基因監測,都是陰性。
李七月:好的,婁院長,那在這一類患者確診之前,其實醫院里是沒有接納過這樣的患者的,我不知道醫護人員有沒有做必要的防護措施。
婁愛枝:當時我們采取的是二級預防,就是戴一般的外科口罩、帽子。
李七月:那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是如何做到醫護人員零感染的呢?
婁愛枝:接診這一個病人以后,在二十二號就組織了我們全院的職工進行預防。首先就是喝中藥,就是甘草干姜湯,甘草干姜湯的作用就是強胸陽、健脾胃,增強人的抵抗力。再一個就是艾熏,尤其是感染科和呼吸科這些重點科室。
李七月:好的,婁院長。那通許縣人民醫院它并不是一家中醫醫院,為什么第一時間就做出了以中醫為主的預防和治療方案?當時對這個方案有很大的把握嗎?
婁愛枝:我們是從二零一八年五月份就開始這個中醫的學習,當時我們全院都進行學習中醫,尤其是這次疫病流行來之前,我們縣也有那個小的流感發作,也采取了這個中西醫結合的治療的措施。所以病人就很快地恢復了。
所以這次我們接診這個病人以后,他們的癥狀都基本相似,所以我們就想到了傷寒論里面對這個瘟疫的預防和治療都有明確的辯證。所以我們就把這個傷寒論這個經方的運用就運用到我們這個病例上了。
李七月:啊。好的,謝謝婁院長。劉主任,咱們也聽了剛才婁院長的一番介紹,我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待通許縣人民醫院的這一系列做法的呢?
劉劍鋒:這個我想從兩點來談這個問題。第一是感慨或者應該點贊。大家知道它是一個地方的人民醫院,他的這個專業技術人員絕大部分是以西醫為主。大家知道中醫、西醫是我們的兩支隊伍,它是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各有優勢。但是由于歷史和文化原因,它對生命和疾病的認知是完全不一樣的。那完全不一樣,它在互相理解的時候,肯定就會產生困難。那么所以作為一個人民醫院,它能夠在這個時候用中醫,它沒有自己的門戶之見。我們講醫學的終極目的,不管中醫還是西醫,都是安全有效地為解決我們的醫療保健問題,為老百姓服務。
什么叫大家?就是到一個頂端的中醫和西醫,他都不會排斥對方,因為事實證明各有各的優勢。但是有一點,我說的是大家,這是一個縣的人民醫院,他們對中醫認知到這個份上是非常值得點贊的。而且大家看到,由于它對中醫的認知對地方的百姓帶來了福音,對它的醫務人員做到零感染,所以這就是事實。
第二個層面的問題就是說麻黃湯、甘草干姜湯、葛根湯,這些湯都是他們河南的一個老祖先來創造的。就我們開篇介紹叫《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是我們東漢末年,一個叫張仲景先生寫的這本書,他寫這本書的這個序里面說得非常清楚,他為什么寫這本書,就是因為他家族有兩百多人,十年中間死了三分之二,這三分之二中間又有70%是死于傷寒,(李七月:其實就是瘟疫),傷寒、瘟疫、時氣都是一個病的不同的稱呼而已。,就是我們現在講西醫叫新冠肺炎,中醫還是叫什么疫病。那這個方子剛才我講,它就是出于實踐,出于他自己家族這么多人死亡感染,然后發奮去研究這個中醫,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寫出這么一本書。那也就是說這個書,這本書現在講是實踐出來的一個東西,這是第一點。
第二,漢代以后一直到這個清朝,歷代針對這本書又有多少呢,又產生了七百多本相關的專著,就是再一次地證實張仲景先生的這本書的內容是正確的。
李七月:那通許縣人民醫院用來做預防方的這個甘草干姜湯,其實也是出自傷寒論。我們現在已經把甘草干姜湯的配方、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都投到了大屏幕上了。它的藥方不復雜。
劉劍鋒:它不復雜,幾個藥,但是它能解決問題。因為這一次疫病,剛才我講,中醫的,我們從臨床一線最后總結的是,專家的共識是寒濕疫,就是由于寒和濕引起來的疫病。那大家看看這個干姜是溫中散寒的,那甘草的話是補氣的、解毒的,甘草可以解百毒,可以補氣、止咳、平喘。所以這兩個作為預防的話,正好是針對這次疫病的病因、病機,然后去提供預防。
李七月:那甘草干姜湯在現在這樣的大批復工的情況下,能不能作為一個普適方被用來預防呢?
劉劍鋒:正常是可以的,因為剛才我講過,從中醫角度對它的認知是寒濕疫,甘草和干姜正好是針對這種寒濕從根本上就辨證論治上,根本上是治病求因的,是沒有問題的。
李七月:通許縣人民醫院從一開始就以中醫為主進行治療和預防,反應迅速,而且用藥精準,收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其實這家醫院行之有效的做法只是河南省整體疫*情防控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