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天,治愈新冠肺炎患者2340人,在院患者平均住院8.63天,平均6.79天轉陰,其中最快的患者入院服用中藥后3天轉陰……
這組數據,來自徐修剛帶領的長春中醫藥大學支援通源方艙醫院的戰“疫”成績。
3月15日正式進入療區,258名醫療隊員正在用他們精湛的醫術,讓更多患者康復出院。
這樣的治愈率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也獲得了同行們的點贊。
徐修剛送長春市通源方艙醫院患者出院
帶領隊員兩天兩夜不眠改造方艙醫院
急而不慌,忙而不亂是通源方艙醫院中醫療區的真實寫照。
進艙的醫護人員不僅要負責1522張床位患者的醫治工作,還要照顧好每一位患者的飲食起居。
回憶起近一個月的工作,作為長春中醫藥大學支援通源方艙醫院的領隊徐修剛十分感慨。
他說,3月初疫情發生后,長春中醫藥大學黨委第一時間針對疫情做出決策,選派出具有一線抗疫經驗的中醫藥救治專家團隊進駐重點地區。
其中,徐修剛帶領的一支隊伍來帶了疫情較為嚴重的長春市九臺區,負責九臺區中醫院的方艙醫院改造。
面對困難與挑戰,他帶領隊員迎難而上,咬牙啃下“硬骨頭”。
徐修剛介紹,九臺區中醫院作為一家普通的綜合性醫院,布局上不具備傳染病醫院的功能,按照新冠肺炎救治的定點醫院三區兩通道要求,通過兩天兩夜未眠的連續奮戰,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醫院的改造工作。
改造后,醫院具備收治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條件。但,新的任務與挑戰再次來臨。
“根據上級指示和要求,讓我立即帶領團隊從九臺區返回長春市,負責通源方艙醫院的療區。”他說。
領隊徐修剛帶領隊員們進行施工改造
36小時改造后具備收治3000余患者的方艙醫院
“你們9位隊員留下,負責該方艙醫院患者的中醫藥治療,一定按照要求完成此次馳援任務……”徐修剛給隊員們安排好具體工作后,立即帶領其他隊員返回長春市,直奔通源方艙醫院。
與九臺區中醫院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長春市通源方艙醫院作為一家仍未竣工的新樓,樓內的網絡、水電等設施設備并不完善,需要重新按照方艙醫院的要求進行改造。
根據工作部署,留給隊員們的時間僅有36小時。如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改造工作并如期收治患者。徐修剛再一次發揮了“領頭雁”的作用。
“中醫人沒有丟臉,隊員們從醫護人員變身力工,搬、扛、運等全部親自上陣,大家在36個小時內完成了既定任務。”徐修剛說。
15日晚,長春通源方艙醫院正式開艙收治患者,3000余張床位很快全部收滿,中醫療區負責1522張床位。
本次疫情發生以來,長春中醫藥大學以及所屬的三家附屬醫院傾其所有,精銳盡出。由于通源方艙醫院患者較多,學校再次為該方艙醫院增派了醫護人員,大學的附屬醫院、第三臨床醫院、吉林省腫瘤醫院分別再次增派了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從原來的162人增加到了258人。
但,隊員們依然是超負荷運轉!
“按照醫護比例來說,我們最大限度能夠負責患者800余人,但現在已經超出了近2倍。”徐修剛說。
看到隊員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穿梭于病房之間,超負荷地工作,有的隊員甚至出現了虛脫、嘔吐、暈倒等情況,但他們依然咬牙堅持進艙工作,讓鐵漢柔情的徐修剛眼眶濕潤了。
領隊徐修剛帶領隊員們36小時完成了方艙醫院改造
中藥治療縮短住院時間
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的一切。
作為中醫,在治療上,醫療隊在救治過程中,根據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和《長春中醫藥大學寒濕疫(奧密克戎感染)防治方案(第六版)》,以“消除癥狀、截斷病情、快速轉陰”為原則,根據不同階段患者的病機變化及癥狀表現,制定不同治則及處方。
“目前實現了中藥全覆蓋,針對輕型、普通型患者采用分層用藥,并輔以各種中醫精準施治,幫助患者盡快消除癥狀;在疾病恢復期和患者出院后,繼續給予中藥口服鞏固療效,減少復陽率。”徐修剛說。
本輪疫情,中醫藥在新冠肺炎治療和康復中的獨特優勢作用效果顯著,他用一組統計數據進行了說明。
徐修剛介紹,截至4月12日,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援長春市通源方艙醫院療區共收治3662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愈出院了2340人。患者平均住院天數8.63天,平均轉陰天數6.79天,最快的患者服用中藥后3天轉陰。
患者在通源方艙醫院中醫療區被治愈出院
戰“疫”并未結束,救治還在進行之中。
“在未來的救治過程中,團隊將一如既往的奮戰在一線,打贏這場屬于中醫的抗疫之戰。” 徐修剛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