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先后看到兩條消息:
一是天水市教育局10月27日下發通知,組織全市學生服用預防中藥。
二是10月31日,天水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免去陳克孝天水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職務,吳毅中天水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職務。
筆者在網絡上看到有人猜測兩條新聞之間的關系,某些中醫黑也借此大作文章、彈冠相慶。
事實上,兩個事件之間沒有絲毫關系。
截至10月31日,甘肅天水已經確診15例,除了與這波內蒙“突防”存在關聯病例,令人痛心是其中還有幾例是天水市衛校學生,而他們是在請戰核酸采樣的過程中被感染的。
根據甘肅省衛健委發布消息,10月19日,某旅行團前往甘肅天水市麥積區并入住酒店,期間途經火車站,20日旅行團在天水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核酸采樣檢測,結果帶隊導游為陽性,其他人均為陰性,當地隨后開展了大規模核酸檢測。
盡管筆者要為這些衛校學生的“請戰”舉動點贊,但安排一群防護經驗還很不成熟的未成年學生到一線承擔核算采集工作,這始終是不恰當的。
讓學生去一線的做法并非始于天水,此前的江蘇、河南也曾征調學生采樣,但均是醫學院成年的大學生,而天水衛校這樣中專學校顯然學生的專業能力是要稍弱的。
天水衛健委的領導已經為這樣的錯誤做法付出了責任,那就是市衛健委和疾控中心的主任雙雙被免職。
所以很顯然,天水衛健委主任31日被免職與天水教育局27日發文給全市學生服用中藥預防方沒有絲毫的關系。
但這個事件也折射出了另一個現實,那就是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之外的地區醫療資源的緊張,不僅正規的醫學院是稀缺的,就連醫生都是緊缺的,天水的正規醫院拿得出手的也就人民醫院、中醫藥和婦幼保健院(其他中西部地區的三四五線城市以及縣城大莫不如此),在蘭州自顧不暇的情況下,天水也只能靠自己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病毒嚴防死守、“零容忍”對于經濟落后的廣大中西部地區就顯得更加重要了。那些鼓吹“與病毒共存”的家伙完全是不顧及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死活!
究竟怎樣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對病毒嚴防死后,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筆者認為更應該提倡廉價的中醫藥防治方案。毛澤東時代正是靠著幾百萬赤腳醫生加中醫藥,解決了廣大農村地區看病難的問題,讓中國一度成了世界衛生組織推崇的典范。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令人遺憾的問題,天水教育局組織全市學生服用中藥預防方的通知還是發得晚了一些,天水衛校的學生在24日已經上了戰場。
筆者很討厭中醫黑們借題發揮,歪曲炒作天水推廣中醫藥預防與衛健委主任被撤職之間的聯系。去年3月,云南省臨滄市第二中學要求全校師生、家長服用“大鍋藥”預防,就被中醫黑們罵到“道歉”、“叫停”。筆者不希望這次天水教育局推廣中藥預防的做法也遭到類似的狙擊。
特別是在現在各地已經開始推廣3-11歲的疫苗接種的情況下。
筆者一個孩子在幼兒園、一個孩子在小學,盡管國家衛健委的精神是“知情自愿”原則,但學校老師的說法卻是不能接種的必須醫院開證明,其他“應接盡接”。上海松江更是要求未接種的學生每七天自費做一次核酸檢測,這等于就是“變相強制”了。
對于這款很短時間內推出的疫苗,筆者自己接種沒關系,但讓孩子接種筆者還是心存疑慮的。
專家對疫苗的作用宣傳已經從“免疫屏障”轉為了“防重癥防死亡”,但莆田的狀況說明,低齡人群感染本身重癥率、死亡率就很低。
從《中華流行病學雜志》去年2月統計的數據來看,40歲以下青壯年死亡率明顯低于高齡人群,全國迄今為止還未出現10歲以下低齡死亡病例。
而即便在有大量死亡病例樣本的美國,低齡重癥及死亡病例也是極少的,且大多有基礎性疾病:
所以,這個必要性真的很大嗎?
甘肅在今年8月就已經啟動了12-17歲人群接種:
而這些被感染的衛校學生顯然都已經完成了接種,如果他們能早一步趕上天水教育局下發的全市學生服用中藥預防的通知,可能即便在防護不到位的情況下,也可以免于感染發病了。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已經多次指出,大量存在的事實充分說明,對于現在這個西醫認為“狡猾”的病毒,中醫不僅能治、而且能防。
2003年,國醫大師鄧鐵濤參與非典救治,同樣實現了“四個零”的輝煌戰績:即患者的零死亡、零轉院、零后遺癥以及醫護人員的零感染。
去年,中醫院士張伯禮“坐鎮”的江夏方艙醫院,患者通過服用中藥、打太極、按摩、針灸等中醫療法的救治,實現了“三個零”:即患者零轉重癥、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在去年武漢最嚴峻的時刻,依靠中醫大鍋藥,社區隔離的群眾再沒有出現社區傳播。
央視制作的中醫抗疫紀錄片記述了這樣一個案例:去年作為定點救治醫院的河南省通許縣人民醫院的1200多名醫護人員,靠著中醫藥預防實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他們不僅靠中醫藥迅速、有效地救治了感染病例,還給醫護人員提供中藥預防湯劑、在醫院樓道艾熏消毒,而他們僅僅采取的是二級防護措施。作為一家以西醫為主的醫院,通許縣人民醫院從2018年開始全院學習中醫,這充分貫徹了毛主席在建國初就提出的“西醫向中醫學習”、“中西醫一定要結合起來”的方針。
疫苗在理論上追求的效果,中醫在實踐中已經可以做到。例如,前兩年開始,學校普遍開始建議家長去給學生接種流感疫苗。
但是,美國疾控中心2015 年 1 月 16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2015流感及,流感疫苗其總體有效性估計僅為 23%;2018年2月的評估報告稱,流感疫苗的有效率只有三分之一稍多,對流感變種的有效率更是下降到25%左右。
2016年078期的《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刊登了河南省開封市教育衛生保健站的一份《中藥湯劑預防中小學流感效果評價》。他們對3000名中小學學生進行了對照組試驗,1500名服用中藥湯劑的觀察組流感發病率為2%,1500名未服用中藥的對照組流感發病率為5.2%。
相對于流感疫苗不足1/3,甚至對變異流感病毒不足1/4的有效率,中藥湯劑預防的有效率高達62%。
專家流行的說法是“流感疫苗不能百分之百防感染流感病毒,但還是提議降低感染幾率”。既然如此,中藥湯劑的預防效果不是更好嗎?流感疫苗屬自費疫苗,一針的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進口的稍貴)不等;而流感高發季一個星期的中藥預防劑量成本也就在二十多元,成本并不比疫苗高。
甘肅天水這次推廣的預防湯劑,是甘肅省衛健委統一推薦的“岐黃避瘟方”:
筆者按照網絡上提供的目前的中藥批發價格做了核算,這樣一副藥的批量采購成本也就3.3元左右,連續服用一周的成本也不過20多元,再考慮到大鍋藥以及兒童用量減半的因素,成本將更加低廉。
中醫藥是老祖宗實踐了幾千年的安全、有效的藥物,相比疫苗,其安全性、有效性、成本哪一樣不占優呢?
真誠地希望各地能借鑒天水市教育局的做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