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中醫訊:近日,張伯禮院士做客江西衛視《中國大思政》節目時,直指一個問題,到底是誰在抹黑中醫,誰把中醫跟封建、迷信和不科學綁定在一起?又是為了什么抹黑?為了利益!
中醫在當今社會如何繼續發展?
中華民族五千年,我們文脈相承。中醫藥也是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不笨!他不會說這些東西沒效,幾千年來幾百代人,一代一代的在那兒試錯,并不是說跌了跟頭還在跌,跌了5000年了,不是的,現在給我們的任務就是如何把它傳承好,發展好!總書記給我們定的任務就守正創新,中央支持中藥藥發展,但是我想錢不是最關鍵的,什么是最關鍵的呢?是人!所以我們就說我們一定要培養一種氛圍,熱愛自己的文化,熱愛中醫藥,起碼對中醫藥要包容,不要去像有些個敗類,在那兒去故意抹黑中醫藥。
海外跨國集團在收買一些中國人故意抹黑中醫藥!
原來我不太信,這次通過武漢抗疫才知道,還真有海外的跨國集團在收買一些中國人故意抹黑中醫藥,為什么?利益!中醫藥的產業已經一萬億了,中醫藥健康產業三萬億,西方的一些跨國集團生產的化藥,分了他的蛋糕,動了他的奶酪,所以他就要花出一點錢來收買我們的一些敗類,去故意抹黑中醫藥!你發一條,然后就給你能拿到多少錢,發一條就能得多少錢,所以讓人感到很悲痛!自己的國人怎么能做這種事?
中醫既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治病救命的學問
所以我從人大代表開始,十年前就提出來,把中醫藥進中小學,不是培養小中醫,是讓我們懂得中醫是國學,懂得中醫這種智慧,懂得中醫東方思維,學會全面考慮問題,我們的整體觀念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和諧尊重自然,同時呢,我們很多的生活的理念充滿了東方智慧,要學會一種生活方式,養生保健方式。這些東西都是其他民族沒有的,同時,我們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選擇中醫藥做你的終身職業,中醫既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治病救命的學問,學習它應該說是非常有前途的!
以后的醫學,是一種優勢互補的新的醫學!
未來的方向是什么?我可以理直氣壯的告訴大家,以后的醫學,毛主席在五十年代就說過,他比西醫藥高,比中醫要高,是一種優勢互補的新的醫學,但這種醫學,西醫的技術,中醫的理念,一定是中醫的理念。現在西已經轉變過來了,它都不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了,它是搞系統生物學,它是也搞宏觀的,它必定要回到中醫的整體觀念上。
中醫雖然歷史悠久,理念并不落后,很多還是很新潮的,無非就是個體化,辨證論治,一人一個方子,那就是個體治療。所以我們說中華的文化博大精深的,經歷了歷史的千錘百煉,落后的大不了淘汰,現在都是比較經歷了考驗的,但是它的內涵需要我們用現代科學給它詮釋,去研究它,而不是拋棄它!
你看我們中醫人不說中醫國際化,我們說是中醫藥走向國際,為什么?國際化就說國際有統一的標準,國際沒有中醫的統一標準,統一的標準在中國!
中醫一定后繼有人,一定會把它發揚光大!
我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會長的時候,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中醫本科教育標準,然后是編寫教學大綱,然后組織海內外專家編了一套13本的中醫核心教材,全世界來使用。這套東西推廣了十年,現在世界上50多個主要國家都用中醫的教材,都用中醫的教學大綱,然后我又建立了國際中醫師資培訓基地,所以中醫藥的傳承發展,發揚光大的任務是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我今年70多歲了,但是我覺得使命不減,我繼續還要工作,并且帶我的學生們繼續干,同時我們現在全國已經形成氛圍了,我相信這一天沒有問題,中醫一定后繼有人,一定會把它發揚光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