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左定超以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都提到了保護發掘民間中醫的建議。
貴州省對待民間中醫歷來是比較友好的。
2020年新冠爆發之際,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在2月2日發出通知,征集民族民間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秘方驗方和技術方法。雖然最后由于《執業醫師法》的限制,沒讓民間中醫藥參與直接救治,但保留了民間中醫、民族醫獻方獻技術方法渠道。而且,貴州短短幾天就收到上千份方案,可見民間中醫藥參與抗疫熱情之高。此外,只要引導得法,民間中醫完全可以成為一支抗疫生力軍。這一點,在后來的抗疫中,也出現過突出的例證,只是鮮見報道罷了。
左定超委員表示,傳統醫藥類非遺傳傳承人(群)的生存執業狀況不容樂觀,急需加以重視解決。民間妙手的不容樂觀表現在,這個群體90%以上沒有合法行醫資格,且他們大多扎根農村,很受老百姓信任,但傳承困難,隨著老一輩民間醫師辭世,技術也面臨失傳,隨著可能消失的還有不少傳統醫藥的文獻;他們考取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證比較困難;傳統醫藥在政策上缺少有力的支持(左定超委員以貴州省苗醫藥的發展問題作為例證)
因此,左定超委員建議應該為“民間妙手”松綁,確保更多的非遺傳承人或民間妙手成為合法行醫主體。此外,還建議加大民間妙手的選拔培養使用力度,保證這些技術的傳承等等。
王宜委員也同樣對民間中醫的傳承和發展表達了擔憂和建議。
王宜委員一直在關注中醫藥非遺項目保護,她也一直在為此鼓與呼。在2020年的兩會上,她便提到:在廣大農村、少數民族聚居區或欠發達地區,民間中醫在守護當地人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中醫藥治療和保健方法成本更低,會大大減輕民眾的醫療負擔。應大力促進中醫藥非遺項目向社會普及。
今年的兩會上,王宜委員繼續建議加強中醫藥資源的發掘和保護工作力度。她同樣建議應該進一步加大對中醫藥非遺弱勢項目的政策扶持和支持力度,比如對民間中醫藥驗方、秘方、技法等,建立合作開發和利益分享機制等。
雖然民間中醫整體的發展還是困難很多,但是近些年來,總還是有一些地方有一些好的改變,也有一些地方對待民間中醫比較友好。
我們可以簡單回顧一下去年開始出現的一些好的變化。
去年3月底,河南省省長在省政府常務會議上專門指出: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在中醫藥發展上做好創新文章,抓好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注重發揮“民間高手”作用,提升中藥材質量,把中醫藥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重視民間高手,河南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郭氏正骨原屬于民間正骨術,在解放戰爭時期就采取了保護政策,新中國成立后,他們把秘方獻給了國家。50年代,我國在洛陽創辦郭氏正骨學校,培養了我國中醫骨科醫學的核心和中堅力量。)
安徽省,2016年5月,在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成立了一個民間醫藥特色診療中心,是全國首家民間醫藥傳統診療中心。因為安徽中醫藥大學曾花3年多的時間,走遍了安徽省17個地市105個縣區,對民間中醫進行了一個現狀調查,發現:近千名民間中醫里,有很多都沒有行醫資格,但是擁有真材實料的方藥和技術多達846個。這個診療中心最終確定了28位民間中醫進入,于2017年5月試開診。
2020年11月底,安徽省再一次啟動搶救性調查挖掘民間中醫藥傳統知識的工作。可以說,在保護發掘民間中醫藥方面,安徽省一直走在前面。
王宜委員說,2020年她關于進一步促進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提議在社會上受到了廣泛關注,這是一個好現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