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成都市郫都區發現本土新冠肺炎病例以來,四川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的重要指示,推動中醫藥盡早、全程、深度介入疫情防控。
12月8日上午,省中醫藥局迅即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省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中醫藥疫情防控工作,立即組織中醫藥專家結合疫情形勢和時令變化研究修訂,印發第五版《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和《四川省2020-2021年中醫藥流感防治指導方案》,推動定點醫療機構、隔離點盡早使用中醫藥介入預防和治療,將清肺排毒湯及系列中藥處方第一時間用于救治患者。
堅持中西醫結合 患者100%使用中藥
12月11日,省中醫藥局組織中醫藥專家組前往成都市公衛中心,研判分析病情、進行集中會診,提出中醫藥治療指導建議。
成都市落實中西醫協同機制,派出督導組前往市公衛中心現場督導中醫藥參與重大疫情響應機制落實情況,確保每一例患者在第一時間用上中藥。
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及時組織中醫藥專家全程參與確診患者會診、救治工作,按照“一人一方”實施辨證施治。截止12月11日,全市新增的10例本土確診病例、3例無癥狀感染者100%使用中藥。
發揮優勢注重預防 發放中藥預防大鍋湯
郫都區中醫醫院、青羊區中醫醫院等單位充分發揮中醫藥預防優勢,連夜配制中藥防疫湯劑,第一時間送往相關隔離點、醫務人員及社區居民手中。
四川省針灸學校每天兩次為全校4000多名教職員工發放預防性中藥防疫湯劑,同學們紛紛表示:“口感雖然有些微苦,但喝下去心里卻是甜甜的,感到非常溫暖。”
省中醫藥發展服務中心、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前往成都市成華區隔離醫學觀察點為隔離人員、一線工作人員發放新冠肺炎中藥預防顆粒及中醫藥防護手冊,助力成華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據統計,成都市各中醫醫院、基層醫療機構根據省第五版防控指南處方,連夜熬制中藥“大鍋湯”,向隔離點留觀人員、密接者提供。此外,還擴大“大鍋湯”覆蓋面,對社區工作人員、普通群眾、來院就診人員等分發“大鍋湯”進行預防。截至12月11日10時,已發放大鍋湯近3000人次。
加強院感防控 提升檢測能力
四川省中醫醫院、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細化就診人員分類,完善發熱門診就診流程,對出入人員嚴格管控分流,設立專用進出口通道,開展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核酸檢測,制定安保管控措施,保障廣大患者良好安全的就醫環境。
在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一場模擬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正在進行。從病例發現、報告及調查、應急處置啟動、密切接觸者初步判定等重點環節再次進行梳理。規范病例報告程序和范圍,并做好人員管控,切實保障醫務人員和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郫都區中醫醫院通宵達旦設計上線核酸檢測微信小程序,方便人們在手機上查看檢測報告。核酸檢測室的14名檢測員24小時3班倒,日均完成2000多份核酸檢測。
全省中醫醫療機構聞令而動,全面加強風險排查力度,重點排查醫療機構首診負責、預檢分診、探視陪護、院感等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發熱門診(發熱哨點)建設、核酸檢測能力、院感防控、疫情防控培訓、物資儲備、日常診療及定點醫院改擴建等,壓實發熱門診的“前哨”作用,嚴格落實日常院感防控規章制度措施,守住安全防線。
加強輿論引導 增強公眾信心
成都市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通報疫情信息,介紹全市各地疫情防控舉措及成效,增強群眾信心、回應公眾關切。
成都體育學院附屬體育醫院錄制疫情防控健康課視頻,引導師生科學理性對待疫情,自覺做好個人健康防護,號召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及時轉發“哪些人員應該接受檢測”“疫情源頭在哪里”等疫情防控信息,暢通解疑釋惑渠道。
全省中醫醫療機構堅持實事求是、公開透明,設立疫情防控專欄,采取“兩微一端”新媒體發布等形式,及時發布權威疫情防控信息,駁斥不實謠言,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