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山西抗擊疫情的“作戰圖”,中藥通治方是一條貫穿其中的主線。
7月15日,從境外入境山西的新冠肺炎患者葉先生走出定點醫院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的隔離病區。住院治療中,醫生只予以氧療和中藥清肺排毒湯,治療7天后葉先生兩次核酸陰性,痊愈出院。
“吸取了之前的經驗教訓,我們在輸入性病例的治療中很多都只用了中藥清肺排毒湯,效果很不錯。”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侯燕玲說,一個療程僅需3天,單獨使用起效更迅速。藥品費用不足100元,大大節約了醫療費用和成本。
截至3月13日本土病例清零時,山西治愈出院的133例本土確診病例中,有103例使用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薦的清肺排毒湯,采用中西醫聯合治療,平均住院12.9天,遠低于全國平均住院天數17.22天。
山西,以確診患者零死亡的答卷印證了其防控治療方案的高效,彰顯了祖國中醫藥的博大精深。
決策
率先試點,用上清肺排毒湯
春節前夕,新冠病毒隨著春運的人潮從湖北開始蔓延,全國各省繃緊了神經。
“大家緊緊攥著國家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對這個新病毒還是心里沒譜。”侯燕玲說。
用什么藥?怎么治?“兵”臨城下,“武器”在哪?
在首都北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早已進入“戰時”狀態。“新冠肺炎傳播迅速,波及面廣,對每一個病人進行辨證論治既不現實也無必要。關鍵是要針對這次疫病的核心病機拿出具有良好療效的通治處方,這本身就是辨證論治,也是歷史經驗。”面對全國嚴峻的疫情擴散形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王志勇向中國中醫科學院特聘研究員葛又文等專家發出請求,“盡快拿出針對核心病機的關鍵方劑。”
分析研判核心病機、臨床癥狀、速效救治需要等因素之后,葛又文帶著孩子以身試藥,一張以祛除病邪和協同保護身體多臟器并舉,攻守兼備的藥方清肺排毒湯誕生。
然而,中藥方劑無法進入新冠肺炎救治的定點醫療機構,清肺排毒湯要想真正為患者所用,必須得到當地政府和醫院的大力支持。
藥方有了,誰來第一批進行臨床試用?率先試點考驗決策者的勇氣和對中醫藥治療方案的信心。在山西省委省政府樓陽生書記和林武省長的高度重視下,山西省副省長吳偉親自指揮,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武晉、副主任馮立忠、中醫局長冀孝如督導,經過多方協調,清肺排毒湯進入山西省收治新冠肺炎定點醫院。
1月28日,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一時間,確診病例和疑似患者人數激增。據侯燕玲回憶,當時醫生對疾病的認識有限,大家參照國家診療方案“把能用的治療手段全用上”,“省里對我們下了死命令,要實現零死亡,壓力真的很大。”侯燕玲說,一開始,大家對于用中藥存在不少顧慮,醫生和患者對中藥的療效都不夠信任。
然而,長時間高度緊張地工作,醫務人員中開始有人出現乏力等癥狀,另一邊疑似患者數量攀升。“不干預不行,大家又想到了中藥。”侯燕玲說,“不少醫務人員主動喝上清肺排毒湯,喝完覺得舒服了很多。很多輕癥患者用藥之后癥狀明顯減輕。”
觀念的質變發生在一個長時間高熱不退患者的治療中。用中藥之后不久,這名患者開始退燒。西醫大夫不禁感慨,“我們從西醫角度解釋不了這種變化,這回應該是中醫藥起的作用。”
2月6日晚6點50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攻關組公布清肺排毒湯前期臨床觀察結果,在山西、河北、陜西、黑龍江四省定點醫院救治的214例確診病人中臨床有效率達90%以上。當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發文,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湯,并同時向全社會公布了處方和用法,釋放了新冠肺炎有藥可治的信號,大大緩解了社會恐慌情緒,提振了中醫人的自信心。
山西試點的臨床實踐為全國推廣使用清肺排毒湯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保障
統一配藥,保證原方嚴控質量
疫情發生之初的全國,口罩緊缺,防護物資緊缺,藥品藥材同樣短缺。
在武漢“戰場”上,由于一些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綜合醫院和傳染病醫院沒有配備中藥房,不具備煎藥設施,一度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關于規范“清肺排毒湯”使用及生產的特別說明中指出,“為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清肺排毒湯’應使用傳統中藥飲片調配,水煎煮使用,共煎共煮程序必不可少。為確保藥力精純,不建議與其他方劑、藥物(包括中成藥)同時使用。”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有時中藥的精妙就在細微之處,稍有差別效果就截然不同。”山西省中醫院藥劑科主任王世偉舉例說,清肺排毒湯中,生石膏的劑量范圍在15-30克,可根據患者退熱需要辨證調整。同時,對煎藥流程和工藝也有要求。“生石膏須先煎入藥。我們必須嚴格按照傳統煎藥方法煎煮,確保藥效。”王世偉說。
1月27日,山西省衛生健康委根據全省疫情形勢進行統一部署,需要有能力的中醫院為全省保質、保量地持續提供中藥湯劑。山西省中醫院作為一家三甲中醫院,門診量大、中藥材消耗量多,疫情發生前已提前儲備了2個月用量的常用中藥材,成為承擔這項任務的不二選擇。
清肺排毒湯所用21味中藥全部是常用藥材,專項啟動后,山西省中醫院儲備的2個月常用中藥材迅速派上了用場。王世偉回憶,疫情發生后,藥材價格水漲船高,盡管有所儲備,醫院還是迅速啟動了應急儲備方案,與藥材供應商聯系,隨時“補倉”,“一定要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同時確保藥品價格穩定不提高。”
全省統一飲片、統一配方、統一劑量、統一煎制、統一質量、統一配送。六個“統一”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中藥飲片質量對治療效果的影響,保證了清肺排毒湯的臨床療效。
然而,要在實現全省“統一”原方用藥的基礎上把藥及時發放到各個地市,配送和人力都是難題。
為了順利完成任務,藥房工作人員八成放棄春節假期到崗值守,從中藥飲片質量驗收到調劑再到煎藥,全流程嚴格管理。藥品配送則同快遞公司合作,克服春節車少和多地封路的重重阻礙,從省城太原向四周輻射,北至大同,南至運城、晉城,分散在數百公里的新冠肺炎患者都能在提出用藥需求后的10小時內統一用上清肺排毒湯。
治療
盡早干預,確診和疑似病例療效都顯著
在確診病例的救治過程中,如何能在緩解患者發熱、乏力、氣喘、咳嗽等癥狀的同時協同保護其他身體臟器、加快核酸轉陰從而縮短病程一直是醫務人員面臨的難點。
一位在大同市第四人民醫院就診的男性患者經中西醫結合治療17天后癥狀改善,然而直至他入院第47天,核酸檢測結果仍然不穩定,多次復陽。嘗試多種手段無果,專家決定給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湯。連續服用2劑藥之后,這位患者的核酸檢測結果連續2次陰性,終于出院。
臨床數據報告顯示,山西省確診病例在服用3付清肺排毒湯后,發熱比例由61.38%降至全部正常;乏力比例由55.42%降為7.66%;咳嗽比例由65.2%降為8.33%;氣短比例由45.23%降為5.1%。同時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生化指標正常化率也顯著提升。
“晉城市的確診患者,我們都第一時間給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湯,除2例重癥轉到了省里,剩下幾例治療后情況良好。”晉城市人民醫院中醫處趙主任在2月中旬向記者表示,總的來說,中藥要盡可能第一時間介入,使用越早效果越好。
侯燕玲也向記者表示,中藥的盡早參與對快速阻斷病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月下旬,山西太原被確定為第一入境點。與數月前相比,醫務人員對患者的治療用藥思路更加清晰。“有了之前的經驗教訓,我們在收治輸入性病例的第一時間就用上清肺排毒湯。”侯燕玲介紹說,該院收治的輸入性患者中至少有6例在治療時只用了清肺排毒湯,“由于介入及時,我們沒有用任何其他藥物和手段就阻斷了病情發展。”
疫情發生后,山西省委、省政府對中醫藥早介入、早治療提出明確要求。山西省副省長吳偉多次指出“要讓中醫藥出手,對于輕癥病例抓好救治工作,要有中醫藥的貢獻”“要加大中醫藥在確診病人和提前在疑似病人中使用的力度,進一步開展相關科研工作”。
在山西全省所有疑似病例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服用了清肺排毒湯。經初步研究分析,通過早期用藥干預,防控關口前移,疑似病例得到了有效控制,病程快速阻斷,避免了對醫療資源的再度消耗。
“普適、速效、決勝”,這是葛又文在擬定清肺排毒湯時制定的目標。山西對清肺排毒湯的全面應用把這一目標變成了現實。
回顧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過程,侯燕玲感慨,從開始不敢用中藥,到一些輸入性病例只用清肺排毒湯治療就很快痊愈,臨床實踐和顯著療效重塑了大家對疾病和中醫藥的認識,“和17年前SARS治療不同的是,中醫藥已經從幕后走到臺前。”
“這一次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如果冬季疫情再度來襲,大家可以隨時再度奔向‘戰場’。”侯燕玲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