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吉利德官方公布了瑞德西韋的定價:在發達國家瑞德西韋定價為每瓶390美元。此外,根據目前的治療模式,預計絕大多數患者將接受5天、使用6瓶瑞德西韋治療的療程,相當于每位患者需要234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6557元。
什么概念?按約等于7的匯率來算,一瓶瑞德西韋大概2730元,而這僅僅是不足一天的藥量。更何況,目前來看,在整個治療過程當中,瑞德西韋還只是治療當中的某一項支出,且不說最終效果可能也并不盡如人意,僅這支出對于普通收入的人群來說,就可以說是“天價”了。
吉利德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Daniel O'Day在其發表的公開信中提到:瑞德西韋是首個在臨床試驗中證明患者改善了COVID-19的抗病毒藥物。他們在定價時依據了一項NIAID研究——在住院的COVID-19患者中獲得的第一個結果表明,瑞德西韋將平均恢復時間縮短了四天。以美國為例,較早出院可為每位患者節省約12,000美元的醫院費用。
這項研究應該指的是,4月29日,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公布的瑞德西韋試驗結果:在對照試驗中,接受瑞德西韋治療的患者組死亡率為8%,而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組死亡率為11.6%;使用瑞德西韋的患者恢復的中位時間是11天,而使用安慰劑的患者恢復的中位時間為15天。這一試驗包含了1063名患者。
而同期,4月29日,中國的曹彬、王辰團隊開展的瑞德西韋臨床實驗結果在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公布,研究結果顯示:瑞德西韋治療重癥患者未見顯著臨床改善。這項試驗包含237例重癥患者,瑞德西韋組的平均臨床改善時間為21天,安慰劑組則為23天。瑞德西韋組死亡率為14%,安慰劑組死亡率為13%。
兩項研究結論存在顯著差異,對此,曹彬教授做了解釋:美國NIH在中途修改了評判標準。更準確地說,美國NIH修改了終點、放寬了標準。中國瑞德西韋研究設計更加嚴格,科學性更強,實驗結果可信度也是最高的。
當然了,相比無藥可用的窘境,或者說相比其他如羥氯喹、氯喹等藥物,在抗病毒方面,瑞德西韋是真的比羥氯喹氯喹等藥物要有效一些,盡管試驗的終點被修改、標準被放寬,但是畢竟是經過了科學臨床試驗了。
不過,對比中國的中醫藥來講,在抗擊新冠方面,美國新藥瑞德西韋無論從療效還是價格方面,真的都是遠遠不夠看的。
被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偉教授在4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中醫專場發布會上官宣為新冠特效藥的清肺排毒湯,其療效和價格就能甩瑞德西韋幾條街。
從5月1日美國FDA發布瑞德西韋應急使用授權,用于治療新冠肺炎重癥的住院患者開始,陸續地,日本、英國、印度、以色列等國也批準了接受瑞德西韋用于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日本和印度指明優先用于重癥患者。
但瑞德西韋實際治療效果如何,目前并沒有看到多少實實在在的正向的相關報道。反倒是印度曾報道過,印度新德里一家醫院的肺科主任表示,目前沒有看到使用這種藥物的病人在存活率上有任何提高。另一位印度傳染病專家則表示,瑞德西韋的藥效和穩定性還未知,病人或許會出現不良反應,他已拒絕所有提出要求使用瑞德西韋進行治療的患者。
同樣,對于重癥患者,在中國,各個中醫醫療隊在重癥病區的成績單都非常亮眼。如黃璐琦院士率領的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金銀潭醫院的一個重癥病區。從1月25日至3月30日,累計收治重癥和危重癥患者158人,140人治愈出院,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治愈率88.6%,其中,純中藥治療88例。
如,廣東省中醫隊整建制接管雷神山的C6病區,患者普遍高齡,平均年齡超過63歲,最大年齡87歲;病程長,大多數患者病程接近1個月;基礎病多。自2月20日正式接收病人至3月29日病區關艙,累計收治病人99人,其中危重4人,重癥20人,平均住院天數11.45天,中醫藥治療覆蓋率100%;純中醫治療68人,平均住院日10.79天。
再有,安徽亳州,在新冠肺炎的戰疫中,用中醫主導治療,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從1月23日到2月15日,亳州一共有108人感染,最大的患者89歲,截至3月5日,歷經43天,亳州實現了清零。這108位患者全部治愈,100%中藥,平均住院9天,只有少數幾個人吊了水,無插管,治療費用平均7000多元/人。
可以舉出的例子還有很多,但就我前面列出的這幾項,不管是療效還是醫療費用對比都非常驚人了。
瑞德西韋確實算得上是天價藥了,普通老百姓是買不起這樣的天價藥的。所幸的是,在中國,我們有“簡便驗廉”的中醫藥,實踐也證明,在抗擊新冠上,我們根本就不需要用到瑞德西韋。此外,西藥研發確實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財力,但研發新藥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治病救人,如果病人都買不起天價藥品,那這個藥品研發出來就失去了它的終極價值了。
最后,療效是硬道理,相比于中醫藥產生的價值來講,如果我們能夠投入同等現代醫學的支持力度,那么中醫藥必將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和文化自信出來,也必能節省更多的醫療支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