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中,有一位來自嘉興的盲人中醫師,她叫朱麗華。朱麗華老師獲此殊榮,實至名歸。
她是一個盲人,卻為社會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18歲,朱麗華遭遇意外,成了盲人。很難想象,在最美好的年齡成為盲人,當時的朱麗華該是多么絕望。虛度幾年光陰后,在1983年的一天,25歲的朱麗華從收音機里聽到了張海迪的故事,張海迪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鼓舞了朱麗華——她下定決心,要重新“站”起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1970年,張海迪15歲,隨父母到農村生活。農村缺醫少藥,在農村生活時,她自學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醫學書籍,學針灸時,她在自己身上反復練習扎針,體驗針感。幾年時間,她成了當地的一個年輕的“名醫”,坐著輪椅,給病人扎針、送藥。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年輕的張海迪在這個過程中深深體會到為人民服務的幸福感。
或許這一段經歷也給了朱麗華很大的勇氣和信心,而朱麗華出生中醫世家,本來就對醫學有濃厚的興趣。1985年,在嘉興市民政部門和殘聯的關心下,朱麗華參加了省第一屆中醫推拿培訓班。在學習過程中,朱麗華找到了往后人生的希望和意義。她學得非常認真努力,在剛學推拿手法時,常因用力不當而拉傷手臂。但是受傷了不怕,左手受傷了,綁上石膏,右手繼續苦練。一年以后,朱麗華畢業了,進入嘉興市福利院醫務室工作。1988年,朱麗華考取了中醫執業資格證書,成為嘉興市首個盲人中醫師。
在嘉興市福利醫院醫務室工作時,朱麗華照顧4名腦癱兒童,用了一年的時間,讓4名腦癱兒童都站了起來,這簡直是個奇跡!從那時起,朱麗華在嘉興有了名氣,很多人慕名去找她。視病人如親人,是她對患者的原則。讓患有心臟病和強制性脊椎炎,在2009年被醫生判了死刑的陳永明活到現在,不用拐杖也可以走路,她用她的醫術和高尚的品德創造了這樣那樣的奇跡……
朱麗華后來自己經營了一家診所,收了很多盲人徒弟,讓很多的盲人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意義。再后來,1991年,朱麗華開始資助貧困學子,截止她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她資助貧困生480人次、捐款373萬元、帶動100多名殘疾人就業……
朱麗華一生未婚,從她重拾人生信念開始,她所有的時間精力以及通過勞動獲取的財富幾乎都用在了幫助別人之上,甚至,她已經簽下了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卡。
朱麗華,她曾經墜入黑暗,是張海迪這樣的榜樣力量幫助她走出了黑暗,如今,她也活成了別人的榜樣——她看不到光,卻成了那么多人的太陽,明亮溫暖充滿積極的能量。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張海迪的《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她獲得了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也就在那一年,朱麗華聽到了張海迪的故事,重新“站”了起來。如今的朱麗華,也能夠當得起“新雷鋒”和“當代保爾”的榮譽了,至少在我的心中她是!
她感動了我,也激勵著我。我們都應該積極努力地活成有理想有信念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