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任醫師蔣健在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說到:
武漢疫_情爆發以來,我國大概有數百個中西藥物同時進行臨床試驗,結果收治不到那么多的病人,許多試驗無果而終。有些科學家抱著寧可無藥治療也反對運用中醫藥進行治療的態度,認為那不科學……
這背后真是細思極恐,按照這些科學家的邏輯,寧可無藥治療也反對運用中醫藥進行治療,那么在等待科學結果出來之前,很多病人除了支持療法、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吸氧以外,沒有別的治療藥物,就只能白白等死了嗎?
或許這樣符合了這些科學家堅持的“科學”原則,但是在事實證明中醫藥治療有效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這樣的“科學”而反對運用中醫藥,難道不是有違倫理道德嗎?
科學,不應該是冷冰冰毫無感情和立場的工具;科學,不可能和人和社會脫離關系;醫療科學,應當是用來為人類健康服務的。
全國政協委員蔣健
近現代以來,中國乃至全球都發生過多次流行性疫病。比如1954年的石家莊市流行性乙型腦炎,西醫對乙腦的治療沒有特效療法,死亡率一時高達50%,難以控制。是老中醫郭可明帶領的七人小組用中醫的方法力挽狂瀾,創造了0死亡、治愈率100%的佳績。1955年的乙腦中醫治愈率也在90%以上。
對此,當時的衛生部高度重視,三派調查組,非常嚴謹科學地進行了調查研究,最后統一了調查報告,當時的調查組成員之一、中央人民醫院西醫專家高崇基老師在匯報中說——我們有根據地說,在臨床診斷上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確定的,中醫治愈率的統計結果也是肯定的。中醫這樣卓越的療效,在近代醫學對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治療效果上,無出其右者。
1956年,郭可明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
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新冠,都屬于突發型的疫病,在面對這種突發型疫病時,西醫治療的短板是顯而易見的,而救人如救火,治療必須快、準、狠地跟上,如此情況下,中醫必上的,那些因為“信仰”科學而枉顧事實、拒絕中醫藥的科學家,面對無西藥可用而痛苦離去的病人,良心不會痛嗎?
這些科學家無可否認的是大量的中醫藥治愈患者的事實證據,不管是50年代的乙型腦炎還是2003年的非典抑或是2020年的新冠。
還有一個事實,為什么在疫_情期間,有那么多臨床試驗因收治不到那么多的病人而無果而終?因為病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不是實驗室中的小白鼠,他們可能很多不懂現代循證醫學、不懂隨機雙盲、大樣本、多中心臨床試驗這些科學,但是他們看得懂事實、看得懂療效,他們希望自己能被有效治愈。
所以會出現很多患者從一開始不信任中醫、拒絕服用中醫藥到后面盼望著中醫來查房送藥;會出現同一病區兩層樓,純西醫所管那一層患者一個個都蔫蔫的,呼吸困難一天天加重,而有中醫的那一層患者的情況非常好;會出現沒有中醫參與治療時,病區患者身體和精神狀態都是死氣沉沉的,到中醫介入后,患者開始好轉,病房內整體的氛圍也春暖花開。
新冠肺炎仍在全球大流行,代表現代醫學頂尖水平的歐美國家,其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和中國相比,慘不忍睹。
比如美國、英國、意大利、法國等等國家,其新冠確診患者數量都是很龐大的,死亡人數也很龐大,那些數字都曾經代表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這些國家,他們有足夠的病人進行臨床試驗。但迄今為止,那些國際權威醫學機構、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所公布的試驗結果,沒有一項是令人滿意的。瑞德西韋也好、羥氯喹也罷,還有法匹拉韋等,治療效果都非常有限。
中國是最早對所有抗病毒藥物進行臨床試驗的國家,國內西醫專家張文宏在北京時間5月6日晚,中國駐墨西哥大使館與上海市外辦聯合組織抗擊新冠肺炎疫_情視頻連線會上說:“我也非常遺憾的告訴大家,基本大家抱有很大希望的抗病毒藥物,目前的療效都不是很好。世界上得出瑞德西韋藥物療效是否定的,中國臨床試驗沒有得出陽性結果,美國試驗結果發現對病死率沒有改善。”
其實,在這些歐美國家的民間也有不少相信中醫藥的民眾,美國、意大利、英國、荷蘭等等國家當地的中草藥館、中醫館的草藥都受到其普通民眾的認可和追捧,這也說明,對于普通民眾來說,身體是自己的,療效是硬道理,這個時候的科學與他們而言可能更像是水中花鏡中月。
“西方留學經驗造成了部分科學家的民族虛無主義,作為研究藥物的科技人員,自主研發不出創新西藥,過了專利期的仿制藥有時還做不出生物等效性來,還出來拼命反對中醫中藥,不知道按的是哪套邏輯?”
——蔣健委員還如是分析。
中醫西醫兩種醫療體系各有所長,但是作為醫生,治病救人是第一位的。在新冠救治中,中醫專家所表現的往往都是虛懷若谷兼容并蓄,如張伯禮院士——“我是中醫,但不保守”,那些以科學之名拒絕中醫藥的現代醫學的科學家們應當學學中醫人的胸懷。沒有這種胸懷,如何能算得上是合格的“仁心醫者”?
這些部分科學家,你們最終面對的不是實驗中的小白鼠,而是和你們一樣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中華醫藥存在數千年,因其療效傳承發展下來,科學不盡能解釋,但它卻合情合理地存續下來,并將在民間生生不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