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青年節,我聽了一場中醫講座。這場講座是李中正大夫講的,他是一位中醫大夫,2月10日,李中正大夫抵達武漢,參與了一支民間中醫醫療隊“慈善中醫之家”的武漢一線抗疫,4月2日,李中正大夫從武漢抗疫凱旋回京。
我們知道,不少民間中醫力量希望去到一線抗疫,但沒有途徑,特別難。武昌區委組織部授權慈善中醫之家所發布的召集令,給了民間中醫力量上一線的機會。
李中正老師一直在為此做準備,看到召集令后,他馬上就報名了,經過一些考核后,他拿到了通行證,去到了一線。
當主持人問:在最緊張的時候,抗疫一線是要冒生命危險的,您當時怎么想的?有沒有什么顧慮?
李老師的回答自信而從容、真摯而坦蕩:我其實想得不多,因為我們的傳統醫學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我知道我能治這個病。其實生死只有一句話:外其身而身存。在那個情況下,我把自己忘了,堅信自己能夠活下來。
聽李老師這么說的時候,我真的很感動。都說這是一場戰疫,我們雖不在疫區,但是我們很多人都心系一線,密切關注那里的情況,可以想見最開始那里的緊張和忙碌、危險和希望。李老師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種“忘我”的精神,但是,因為他做了那么多年的中醫臨床,他學習了很多的中醫經典,他明了中醫的理法方藥,所以,他清楚地知道——我能看這個病。而且,李老師曾經還做過5年西醫臨床,對有關“肺炎”的西醫診斷也有經驗。
我想很多一直做臨床而且療效很好的中醫大夫可能都有這個信心——中醫能治這個病,不管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還是這次的新冠肺炎疫_情也都證明了這一點。只是過往沒有哪一次能像這一次一樣——因為信息傳遞的高度發達,讓那么多不在一線的普通民眾也都很快地看到了中華醫藥抗疫的成績。
只不過,近幾十年來中醫被以“不科學”的名義打壓以及黑化,阻礙了中醫的傳承和發展,也出現了眾多的中醫黑,很多普通民眾被帶偏。這一次,也是一次為中醫正名以及向全民普及中醫觀念的機會。
為什么這么說?
在這次的抗疫防疫中,也出現了一些中西觀念的沖突。比如,關于飲食。中醫大夫們普遍都認為防疫期間,飲食應該清淡;而西醫大夫們普遍認為,應該加強營養,保證肉蛋奶。
這一點,李中正老師也說到了一些非常關鍵的問題——如,為什么有的患者出院后過幾天又復陽?
主持人問:很多地區,沒有中醫防護的情況下,怎么降低被傳染的風險?
李老師回答:這是有辦法的,我們的老祖先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瘟疫來了,一定要保持胃腸道通暢。而保持胃腸道通暢最好的辦法就是——吃清淡點,不要大魚大肉地吃,也不要吃得太飽。
因為病毒的繁殖也需要營養,一個人的胃腸道堵得越厲害,病毒繁殖越快;而保持胃腸道通暢,病毒的繁殖缺少滋養,就會減少。就像是一個房間里有污濁之氣,我們把窗戶打開后,讓房間內空氣可以流通,那么污濁之氣就排出去了。
風勝濕,既然濕有粘滯的特點,那我們就要保持室內通風和人體胃腸道的通暢,這是我們普通人防疫都可以做到的。所以李中正老師強調一定要吃清淡些,而且不要吃太飽。
李中正老師還說到,他們在后期發現,有一些病人出院后過幾天又復陽了,一問,肯定是回家大魚大肉地吃。
對此,李中正老師他們還寫了文章遞交到相關媒體,強調少吃肉,或者說別吃那么多,因為消化不了,反而會增加殘余病毒的繁殖和再生。不過有關這一點,除了中醫相關的自媒體,我們似乎并沒有看到其他官方媒體特別重視這一點并進行報道。
因為成績突出,李中正老師他們在2月26日還收到了青山區防控指揮部的授權,進駐武漢市第九醫院參與所有病區的中醫治療。3月1日,他們被邀請至青山區體育場方艙醫院,參與救治新冠患者200人左右。
在青山區體育場方艙醫院,李中正老師他們去的時候發現,那個時候,青山方艙的轉陰率并不高。我們都知道,除了江夏方艙,其他的大多數方艙都是西醫同道主管的,媒體都曾報道過,方艙醫院的飲食非常豐盛——葷食為主,雞腿、肉、奶、雞蛋等。但這并不符合中醫理念——前文已經說到,新冠患病期間,要保持胃腸道通暢,飲食應該清淡點,少吃大魚大肉等難消化的食物。
所以,李中正老師他們看過后,用事實說話,向患者們講述了中醫的理念——保持三焦通泰,轉陰就快。而患者們一開始是不大信的,但中醫大夫們所說的各種可能情況被一一驗證后,他們就都信了。
中醫即生活,生活即中醫。中醫的理念和智慧樸實而深遠,博大而精深。感謝一線抗疫的中醫大夫們的戰疫分享,讓更多普通人也能信服中醫的理念和療效。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中醫加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