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方艙休艙了。一個多月來,方艙醫院累計收治患者12000多人,已讓大多數船員成功登岸。16個方艙醫院就是16條生命之舟,他們在攜手救人的同時,也在暗暗比賽,都爭取拿出最好的戰績。在這場為生命搶渡的競賽中,我們看到了一顆耀眼的明星,那就是讓564名患者無一人轉為重癥的江夏中醫方艙。就目前所知,讓收治患者無一人轉重癥,僅江夏方艙做到了。
1、江夏中醫方艙的答卷
隨著全部方艙的交卷,足以讓一直憋屈的中醫人揚眉吐氣、理直氣壯的一組數據出來了。
通過媒體,我們看到了江夏中醫方艙交出的答卷:據《中國中醫》最新報道,從2月14日開艙到3月10日關閉,江夏方艙累計收治564例患者,治愈出院392例,截止到休艙沒有出現一例患者轉為重癥,目前無患者出艙后復陽。張伯禮院士3月10日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表示,這些患者79%為輕癥患者,21%為普通患者。
為方便對比,本號通過全國媒體的公開報道,收集到了8家方艙醫院的數據。
上表中可以明確的是:
(1)江夏中醫方艙醫院0人轉重癥,硚口方艙醫院10%的病人轉重癥。據張伯禮院士說,“另一方艙醫院收治330例患者,幾乎未予以中藥治療,后有32例患者轉成重癥”。綜合已有報道,基本可以斷定就是指硚口方艙。
(2)江夏中醫方艙治愈率70%,與8家方艙醫院的平均治愈率70%相近。治愈率相似的情況下,即便往后江夏方艙有幾人轉為重癥,其轉化率也依舊最低,并不影響它的成績奪冠武漢三鎮。
(3)雖然編號為3-8的5家方艙醫院缺乏輕癥轉重癥的具體數據(只有治愈率),但從已有媒體報道可以推測,尚無第二家方艙醫院能做到重癥0轉化。如果有,早就當作典型來報道了。更何況,關艙之前轉院的人,一定是病情惡化了,否則沒必要轉院。從已有數據看,輕癥轉重癥的比例低于10%。當然,實際也可能有更高的。
2、嚴防有人來搶功勞
這里要嚴防某種人突然跑出來搶功勞、混淆視聽。他們會說:張伯禮院士不是一直強調,江夏方艙也是“中西醫結合”,不光有中醫嘛,怎么能說主要是中醫的功勞呢?這樣想的人沒有注意過:硚口方艙“幾乎未予以中藥治療”,結果10%的人轉為了重癥;這樣的人也沒有注意過:江夏方艙醫護人員都是中醫,是以中醫為主在治療;這樣的人更沒注意過:其余方艙雖然也號稱“中西醫結合”,但每個方艙只配備了2名中醫專家,這就注定了這些方艙除服用通用中藥方之外,必然無法像江夏方艙那樣,在通用方的基礎上對特殊病例一人一方。
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是3分治療7分護理,并非簡單開方吃藥就能見效。同為“中西醫結合”,為啥其余7家方艙沒能做到無人轉重癥?就是因為中西醫在其中的主次不同,結合的程度不同。江夏方艙能做到無人轉重癥,除主要服用中藥以外,更離不開八段錦、貼耳穴、按摩、拍打經絡等中醫獨特方式的精心護理,以及這些中醫方法本身傳遞給患者的全方位安全感、親近感(媒體上有西醫大夫這樣說過)。其余方艙,未必有此護理方式。
治愈率反應的是相同時間內的治愈的速度,而輕癥轉重癥反應的是最終效果。速度和效果是最重要的兩大指標,而效果是更重要、更關鍵的指標。病人一旦進入重癥、危重癥,死亡率就大幅度提高。鐘南山院士3月11日與歐洲醫療團隊連線時表示,危重癥的死亡率49%。輕癥有10%轉為重癥,意味著定點醫院救治難度更大,也意味著死亡率更高。
由西醫為主的同濟醫院接管了江漢方艙,是武漢市目前開放床位最多、累計收治人數最多、累計出院人數最多的方艙醫院。在他們報道自己的成績時,取了一個叫做“江漢方艙醫院患者零回頭、零病亡”文章標題。若能加上個“零人轉重癥”,那就更漂亮了。只是,江漢方艙轉院率28%,恐怕這個“零人轉重癥”不好加哦。
以中醫治療為主的江夏方艙實現了無人轉化為重癥,完全可以說明中醫藥的療效優于西醫藥。這是不爭的事實。頑固否定中醫的人,收起你的論調吧,事實已給你一記響亮的耳光。
3、江夏中醫方艙的答題卡
來看看江夏方艙醫院是怎么答題的。
2月初,張伯禮院士和劉清泉教授寫請戰書,提出中醫藥進方艙,中醫整建制包方艙醫院。被批準后,他們領銜組建了一支驍勇善戰的中醫醫療隊,由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陜西五省(市)的209位中醫醫護人員組成。這是首個以中醫院運轉模式來進行臨床治療、管理的方艙醫院。除了堅持湯藥治療和辨證用藥外,醫護人員還教患者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并采取了穴位貼敷、耳穴壓豆、經絡拍打、艾灸等中醫特色療法,臨床癥狀明顯緩解。
在江夏方艙醫院,除了上述這些措施,還打出了中醫的“組合拳”,通過增加娛樂活動,跳廣場舞、做廣播體操、醫患一起唱歌等方式來調患者情志,隨著心情舒暢,有利于身體康復。這些保證了方艙醫院的整體性勝利,為戰“疫”戰略大反攻爭取了寶貴時間。
其實,對江夏中醫方艙的這個成績,關心中醫的人并不覺得奇怪。2003年,非典時期鄧鐵濤鄧老創造“醫護人員0感染,病人0死亡,0轉院,0后遺癥”四個零的時候,某人還在為如何解決肺部纖維化、激素用量的權衡發愁呢。張伯禮院士、劉清泉教授等,有時候只是不好把話說得那么直白而已。多說無益,就拿數據說話。
4、今天,這一刻已經到來
江夏中醫方艙醫院一出現就立即引起相當的關注。從非典到這次抗擊新冠,這是首次出現以中醫為主的獨立病區。它實驗的結果,關系著中醫人的榮譽。面對從官方到民間一些人對中醫的挖苦嘲笑、懷疑否定甚至打擊排斥,關心中醫的人憋著一口氣。他們相信中醫的戰斗力。想要回應這些人的嘲弄,最好拿出過硬的數據。
今天,這一刻已經到來。盡管還只是部分數據對比,但足以說明問題。
此前,已有一篇10萬+的文章尖銳而清晰地指出:張伯禮院士等人提出中醫醫療隊單獨承包病區開展治療,這是一個看似普通實則智慧、實際、富于長遠的做法,最大的好處是方便對比結果。若當時還只是一個猜測的話,隨著所有方艙的交卷,現在已能看清這一做法的高明之處了。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回過頭去讀一讀那篇熱文:(張伯禮院士,我聽懂您的意思了)
隨著疫情結束,這種對比、總結還會大量出現。即便后期公布各倉收治人數、治愈率、輕癥轉重癥比例、病人年齡結構等詳細數據,在相似的條件下,我相信江夏方艙依舊是成績最好的。不信?你拿數據來說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