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總有效率為92%
2月24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就中醫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進行介紹。據其介紹,截至2月22日,北京中醫藥治療率總體為87%。在中醫藥治療患者中,使用中藥湯藥的比例82%。中醫藥治療總有效率為92%。
高小俊指出,北京建立了中西醫雙查房雙組長機制, 對各型確診病例,只要條件符合,在第一時間使用中醫藥治療,引導收治的各類病例,包括疑似病例,選用中醫藥治療,對新收治患者的首診首治,按照要求,由中醫藥醫師參與并確定中醫藥治療方案。
開展危重型病例中醫藥會診。對重型、危重型患者,北京調動中醫藥技術力量,由市級中醫藥專家組織會診并提出治療方案,其中在一名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中,東直門醫院、地壇醫院三位中醫專家參與會診,擬定中藥處方,連夜給患者服用中藥,次日晨患者體溫降至37.2度,目前患者病情趨穩,沒有進一步惡化。類似案例,還有不少,中醫藥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上做出了積極貢獻。
北京組建了市級、區級、院級三級中醫藥專家組。建立了新冠病毒肺炎中醫藥專家包區指導、中醫藥呼吸病專家指導組劃片包干機制。將專家組劃分為五個片組,指導中醫藥預防治療、重型危重型救治、康復、科研。對于有轉重型、危重型風險的,由市中醫局統籌確定的“劃片包干”中醫藥專家進行會診確定治療方案。
制定科學有效防治方案指導。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診療方案的基礎上,結合北京的季節氣候等特點、已確診患者的癥候,先后制定了二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目前正在修訂第三版。提出了北京患者的病機及傳變規律、治則治法及建議方藥和中成藥;特別是針對普通人群、密切接觸者、有慢性基礎病以及兒童等重點人群提出了預防建議,指導醫療機構科學預防。
加強中醫藥社區防控工作。北京建立了社區臨床治療員、預防保健員、宣傳科研員的“三員”工作機制,對重點工程、重點單位、重點人群進行中醫藥預防服務。對社區排查發現的疑似病例開展中醫藥早期治療服務,對集中隔離觀察的湖北來京、外地返京人員及密接人群開展預防性服藥,社區防控中開展醫藥培訓、宣傳。
推進中醫藥預防性服藥。北京二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提供預防飲服務,累計受益近40萬人次;建立預防與治療、藥物干預與綜合干預,現階段以定點醫院和設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密接人群為對象,社區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等重點人群預防性服藥2萬人次。
強化定點醫院中醫藥臨床科研一體化。
北京組織全市20家定點醫院,啟動新冠肺炎科研工作,所有病例均入組記錄,并開展大數據分析研究。主要針對確診病例的臨床用藥特別是中藥有效性進行研究。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的化濕敗毒顆粒已經申報院內制劑。組織定點醫院及相關單位申報北京市中醫藥科技發展資金項目-新冠肺炎防治應急科研專項。(內容來源:北京青年報 記者:解麗 王斌)
廣西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率為95.6% ,救治顯成效
“截至2月23日24時,廣西確診病例251例,其中中醫藥參與治療240例,參與率95.6%。廣西累計出院病例107例,其中104例出院患者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藥參與治療率97.2%。”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疫情防控與醫療救治組、專家組副組長姚春2月24日介紹說。
當天,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舉行廣西加強疫情防控醫療救治情況新聞發布會。姚春在會上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西堅持中西醫結合,科學有序地做好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廣西建立中西醫協同救治機制,推動中醫藥深度參與疫情防控。廣西中醫藥局成立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中醫藥救治專家組和中醫醫院感染防控專家組,多次組織中醫藥專家根據國家中醫診療方案,結合廣西氣候、地域特點,總結臨床救治經驗,制定三版中醫藥防治方案并組織開展有關培訓。
“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中醫藥參與救治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姚春稱,中醫藥對改善發熱、咳嗽、咽痛、納差、乏力等癥狀具有優勢,大量臨床實踐證實,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是肯定的、有效的,在廣西也是如此。
比如,梧州市全部新冠肺炎患者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成功實現廣西首例治愈出院和5例確診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定點救治醫院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患者全部采用中西醫結合救治,截至2月24日,累計治愈出院34例,治愈出院率達62%。貴港市1例危重癥患者,經中西醫結合治療轉為普通型。柳州市所有病例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愈廣西首例重癥新冠肺炎患者。
此外,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治未病團隊通過長江日報“在線咨詢”,為武漢市居民提供中醫健康居家防疫咨詢、診療超過千人次,為9名確診患者開方治療,療效明顯,其中2例重癥病人核酸檢測轉陰康復。廣西支援湖北醫療隊為武漢方艙醫院、十堰市的病人提供中西醫結合治療,指導患者練習中醫壯醫養生功。
姚春稱,廣西多管齊下,彰顯中醫藥壯瑤醫藥特色優勢。全區中醫系統積極運用預防方藥、中藥壯瑤藥香囊、艾灸、八段錦、壯醫三氣養生操等中醫壯瑤醫治未病方法,為普通易感人群、密切接觸者、一線醫務人員等提供預防干預,不斷增強免疫力,深受廣大民眾歡迎。
截至2月23日24時,廣西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1例,出院病例107例,死亡病例2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西堅決貫徹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實現了疫情形勢由輸入性為主的上升階段到本地病例為主波動階段再到當前穩定下降階段的重大轉變。( 內容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楊志雄 )
貴州:住院時間因中醫藥介入平均縮短6天
2月19日,貴州省遵義市2名新冠肺炎患者經中醫藥全程參與治療,住院5天后符合出院標準出院,確診入院到出院時間僅用5天,刷新此前貴州最短6天的出院時間記錄。
截至2月21日,貴州累計確診病例146例,其中138例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占比94.5%。累計出院患者90例,其中83例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占比92.2%。全省新冠肺炎患者平均住院日由中醫藥介入前的16.1天下降到介入后的10.2天。
疫情發生以來,貴州省注重發揮中醫藥獨特療效,加強中西醫協同治療,不斷完善機制,有序推進中醫藥抗擊疫情各項工作,迅速成立貴州省中醫藥防控疫情領導小組,制定《關于印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組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由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任顧問,同時組建省市專家團隊全面指導救治工作。
為落實經費保障,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克服經費緊張困難,立即調整年度經費支出預算,從自有經費中列支400余萬元專門用于各級中醫院疫情防控工作,給予69家公立中醫院每家5萬元用于疫情防控、宣傳等工作,安排科研經費50萬元用于優化完善中醫參與救治新冠肺炎的治療方案。
截至2月21日,該省共197名中醫醫護人員支援湖北和貴州省定點救治醫院。
(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記者:黃蓓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