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伍陸琪
中國人熱愛補腦。有多愛呢?愛到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地步。薛之謙做客某節目時,袒露了一段心酸往事。他想補腦,但苦于家貧,便吞食雞精。薛父得知后,專門購入大袋雞精,供愛子大腦吸收營養。
以這個故事為例,并非有意揭薛之謙的黑歷史,而是為了展示,國人在補腦的迷思中陷得有多深。要知道,雞精補腦法不是最荒誕的。
有家長冒著親子關系破裂的風險,把孩子帶到屠豬現場,喂最新鮮的豬腦漿——直接從頭骨里挖出來的那種。
畢竟,中醫歷來認為以形補形。然而,補腦一說卻擔不起中華傳統醫學的傳統二字,其歷史撐死剛過百年。那么,補腦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又是如何在中國普及?從古到今那么多補腦產品,真的有用嗎?
古代中國人并不補腦
早在漢代,中國人就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了身體。心、肝、脾、肺、腎這五臟,再加上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這六腑,組成了人體運作的系統。
其中,心是最關鍵的,位居五臟六腑之首,管控人的意識。大腦,這個真正的意識主宰,根本沒有出現在中國醫生的對身體的認識中。
奇經八脈示意圖 / Google
看看成語,就能窺見古代中國人眼里,心如何取代了大腦的功能。比喻胡思亂想,就說心亂如麻。形容充滿恐懼,就說心驚肉跳。描述一種思想為人信服,就說深入人心。意識、情感還有知識,這些本該在大腦中出現、運作、碰撞的東西,都被歸入心的范疇。
當然,在中國古代,腦這個東西也非完全缺位。中醫的奇經八脈理論就提出,腦液、脊髓、精液、骨髓這些精華物質通過任督二脈得以在人體內流通。在這個精華運輸系統中,腦取得了關鍵地位——髓之海。
這種奇異的人體知識還衍生出房中術。其理論基礎就是:既然人體內由經絡四處相通,那把腎精激發,沿督脈運送到腦,然后流傳到其他需要滋補的地方。所謂還精補腦是也。
如果沒有傳教士將西方的解剖學和醫學帶到東方,腦的真正作用不會顯現。補腦,也可能不會出現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至少晚于歷史上的時間。
1851年,為了打破中國各界對傳教士的冷淡,傳教士中興起了介紹醫學知識以破冰的潮流。倫敦會傳教士合信(Benjamin Hobson)在陳脩堂的幫助下,創作了《全體新論》。所謂全體,是人的周身;謂之新論,則是宣講從未在中國有過的人體解剖學知識。
《全體新論》珍本 / Google
《全體新論》一改腦不重要的東方論調,直接了當地指出,腦“在至高,為一身之主”“能記古今,應萬事者,無非腦之權也”。腦指揮肢體靠的是遍布全身的腦氣筋,即神經系統。
在西方生理學的幫助下,中國醫學“重新發現”了大腦。一方面,原本被劃為心臟之功能的思考和情感,分配給了大腦;另一方面,原本病根在心的疾患,比如中風、癱瘓、羊角風、發狂、癡呆等,都被歸入腦的問題。
經過傳教士普及,腦的重要性深入人心。1905年出版的著名諷刺小說《文明小史》中就記載,康大人在介紹兒子的摔傷時,擔憂地說:“一個人的腦子是頂要緊的,一切思想都從腦經中出來,如果碰壞,豈不終身成了個廢人?”
2018年1月23日,南京,毗盧寺的臘八粥配方,熬制臘八粥的食材達30種,包括紅棗、蓮子、核桃、杏仁、桂圓、紅豆、黑米等。/ 視覺中國
此時,雖然中國人認識到了腦的重要性,但補腦一說可能尚未誕生,更不用說普及。補腦這個概念風行全國,成為中華人民的圭臬,與清末民初的藥商黃楚九分不開關系。
1872年,黃楚九出生在浙江余姚。雖然缺乏專業訓練,但他依然選擇進入醫藥行業,自主創業。1890年,年輕的黃楚九舉債數千元,建立起了中法藥房。
他素有閱讀中西醫書的習慣。從書中,他發現,腦領域恐怕是一大風口。同時,他又敏銳把握到了消費趨勢:人們更愿意購買外國產品,“西國之物,日見其悄流……中國之所制造,日形其壅滯”。
讓產品看起來發源于國外,成了黃藥師的營銷核心。“艾羅”應運而生。雖然艾羅醫生這個人并不存在,但不妨礙黃楚九杜撰一個出來。
黃楚九其人 / Google
于是,他開創了艾羅這個品牌。黃楚九姓黃,對應英文單詞yellow。但沒有哪個外國人姓黃色。為了攀附外國血統,黃藥師選擇了相近的Yale。這個名字的上海讀音類似艾羅,暗示了以之冠名的藥物有西方背景,被科學加持。
藥販子創造了補腦藥
雖然黃楚九打算在補腦界大賺一筆,但以他的學識,根本不足以研發新產品,只能發揮老本行——大抄特抄。
早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大腦通過神經控制身體的說法,普及歐美國家。藥商見機開發神經滋補品,緩解失眠、倦怠等癥狀。紐約先靈公司(Schering and Glatz)、巴黎渣錛多公司(Chapoteaut)等,紛紛以甘油磷酸鹽為原材料,研發神經補劑。
黃楚九的發明——艾羅補腦汁 / Google
1903年,渣錛多公司在中國打廣告稱,腦氣一旦不足,就會導致各種疾病,危言聳聽的程度與當今的老年人保健品有一拼。
兜售完恐慌后,奉上解決辦法:“法國醫生特別用各種生物的腦髓精血,合以上品藥料,用白膠殼包裹成膠囊,名之為渣錛多補腦丸”。
這則廣告也許給了黃楚九靈感。他雖然發明不了新藥,但能照抄國外的含磷產品,把神經補劑當成補腦藥物賣。艾羅補腦汁由此誕生。
補神經對中國人來說太陌生了。為了讓消費者熟悉產品,黃藥師借鑒了五臟理論,增加腦臟,開創六臟理論,廣為宣揚。同時,他借用了還精補腦中“腦為髓海”的說法,一改洋藥商的含磷補腦丸,變成含磷補腦汁,更加形象——喝下補腦液,髓海不枯竭。
黃楚九在《中外日報》上,假借艾羅醫生之口,用白話文杜撰了艾羅補腦汁的神奇功效。稱之不局限于大腦,而是適用于全身。不管年老年少,是男是女,都能喝了病除。
?1904年,艾羅補腦汁廣告 / 新聞報
至此,補腦的概念正式誕生,成了一個全民都需要的事情。不過,它并非脫胎傳統醫學,而是商人營銷的產物。而在民眾中普及,離不開商人對民族主義情緒的利用。
二十一世紀不一定是生物的世紀,但對清末民初的中國人來說,二十世紀一定是力爭強國強種的世紀。鴉片戰爭以來,自居天朝的清帝國被打懵了,開始睜眼看世界。
聽聞白人征服黑人、印第安人,中國人形成了共識,將黃皮膚的中國人競爭不過白皮膚的歐美人,歸結于“腦力之強弱而已”。
處在亡國滅種危機中的國人,當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提升族群實力的機會。有人將當代的好生意概括為“向老女人賣青春,向老男人賣健康,向上班族賣焦慮”,也就是抓住痛點,進行營銷。黃楚九嗅到了當時中華民族的根本痛點——救國保種。
寧夏博物館中的旗幟 / 視覺中國
一方面,他找了一個人扮演艾羅醫生的弟子黃國英,在《時報》上發文,痛陳想要在競爭中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艾羅補腦汁補充腦力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黃楚九買通了文人和媒體,專發有利于補腦汁營銷的軟文。當時的文學大家李伯元、孫玉聲等人都撰文為艾羅補腦汁叫好。行文與如今公眾號“我有一個朋友”這類營銷文無二致。
艾羅補腦汁的營銷盛況,恐怕如今沒有幾個傳銷組織或微商能比。在無數廣告的狂轟濫炸下,問世僅三年的艾羅補腦汁,于沒有網購和快遞的1907年,銷售點遍及了中國22個省的省會。要知道,清朝一共建立了23個省。
其他藥商也不甘落后,爭相加入這場補腦藥物的銷售運動中。先有山寨產品——佛羅補腦汁、真正老牌艾羅補腦汁;后有養腎培元補腦藥、日本帝國補腦丸、愛樂醫生奇效補腦汁等競品。就連中醫,也與時俱進,推出補腦藥方。1909年,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創造了“補腦振痿湯”。
在強國保種的時代主旋律下,鋪天蓋地的補腦廣告迅速抓住了人們的痛點。隨著補腦汁行銷全國,補腦的概念也就深入人心。而建國前動蕩的幾十年,正是廣告加深補腦認知的好時機。
當代補腦盛況
新中國成立后,大名鼎鼎的鼻祖艾羅補腦汁退出大陸,蝸居香港,懷念當年坐擁的神州商業版圖。
雖然建國后,補腦產品不能成精,銷聲匿跡。但經過建國前那么多年的熏陶,補腦早已刻進中國人的記憶,成了全民皆知的養生方式。專門的補腦產品不見了,但人民群眾發動智慧,把不補腦的產品開發出補腦功效來。
2015年6月30日,長春, 畢業季臨近,劉博韜喝下安神補腦液 / 視覺中國
比如麥乳精。它原本是由乳粉、煉乳、麥糠、可可粉制成的乳味沖調飲料。但由于含有蛋白質,就被附會出為大腦補充蛋白的功能,起到了補腦之功效。
七十年代末高考恢復時,吃的幾勺麥乳精,成了最佳備考的禮品。買不起麥乳精的人,便發揮聰明才智,就地取材,用雞蛋沖奶粉聊以慰藉。
改革開放后,政治和經濟解凍,拂去了壓在中國人補腦念頭上的黃符。于是,一大票補腦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2012年6月1日,湖北黃岡中學,補腦用的核桃露在窗臺上排成了排。/ 視覺中國
比如宣稱能夠“補充大腦營養,促進骨骼生長,提高記憶力”的生命一號。盡管從誕生起,商業行賄和偷稅漏稅等危機從未遠離,但它還是火遍大江南北,一時間成為全國學生的心頭好。
中國人民對補腦的熱衷,豈是生命一號能滿足的?中國電腦網絡上古時代的巨人史玉柱,在電腦行業運作不利時,就打算在保健品行業掘金。1993年8月,他成立了巨人生物開發公司。多次赴美取經后,次年,他從美國帶回了“腦黃金”,開啟了補腦商業的征途。
1994年10月,巨人腦黃金在華東地區的發達城市開始銷售。每到一地,史玉柱就模仿電子產品,舉辦“巨人科技產品發布會”。在媒體的爭相報道中,巨人腦黃金節節攀升。
與艾羅補腦汁的營銷方式一樣,巨人腦黃金也在廣告和營銷上下了大功夫。在江蘇,巨人腦黃金和多靈多魚腦精之間的廣告戰打得你死我活。魚腦精花100萬做廣告,巨人腦黃金馬上投入200萬。多靈多表示五盒一療程,巨人馬上抬杠,“四盒見效”。
巨人腦黃金讓史玉柱發大財。發售后四個月,就回款1.8億元。但發了財的史玉柱又去投資巨人大廈,不幸資金鏈破裂,瀕臨破產。
隨后,史玉柱又回歸補腦產業,于1997年推出腦白金,開啟了“過年不收禮,只收腦白金”的洗腦廣告時代。
雖然腦白金申報的功能是“改善睡眠、潤腸通便”,但腦白金最早宣傳的是:人體的司令部是大腦,大腦的總司令是腦白金體,其分泌物質是腦白金,它控制人體的衰老程度。因此腦白金宣傳自己不僅可以改善睡眠,還可以延緩衰老、降壓抗癌、提高性能力等等。
2011年10月30日,江州市,腦白金廣告。/ 視覺中國
補腦產品的鼻祖——艾羅補腦汁之流不補腦,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今天市面上行銷的產品對大腦發育并無太多幫助。
比如深海魚油中的DHA對大腦有好處,但魚油在加工的過程中會殘留不少重金屬,攝入多了反而對智力有害。又比如牛磺酸。雖然它對兒童大腦發育必不可少,但八歲以上兒童不用刻意補充牛磺酸,日常飲食均衡,攝入即可滿足。
至于該不該吃形形色色的補腦產品,答案早已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的違規通報中飄揚。
更何況在國家規定的27種保健品功效中,并無補腦一項。2017年,食藥監總局更是發布了《關于高考期間保健食品的消費提示》,直接表示:“市面上所謂聲稱‘補腦’功能的保健食品存在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參考文獻
[1]Horsford's acid phosphate. a tonic for tired brain, physical exhaustion, nervousness, indigestion, etc. etc. Providence, R. I. 1888.. (2018).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2]New York journal and advertiser, June 20, 1897. (1899).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3]Harvey, D. (2007).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4]杜正勝. (1991). 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 新史學, 2(3), 1-65.
[5]李時珍. (2005). 奇經八脈考. 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
[6]容肇祖. (1996). 魏晉的自然主義:思想史類叢. 東方出版社.
[7]張寧. (2011). 腦為一身之主:從「艾羅補腦汁」看近代中國身體觀的變化.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8]張錫純. (2007). 醫學衷中參西錄(精華本). 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高晞. (2009). “解剖學”中文譯名的由來與確定——以德貞《全體通考》為中心. 歷史教學月刊(6), 80-104.
[9]李伯元. (2010). 文明小史.第2版.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0]秦綠枝. (1999). 海派商人黃楚九. 上海書店出版社.
[11]張仲民. (2011). 補腦的政治學:“艾羅補腦汁”與晚清消費文化的建構. 學術月刊(9), 145-154.
[12]吉蕾蕾. (2017). 補腦?從未批準此類保健食品. 經濟日報
[13]張永生. (2008). 馬云向左史玉柱向右. 中國言實出版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