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于真心發展中醫的小小建議
曾飛
中央關于發展中醫的決心已經下了許久。2015年05月07日《中國出臺中醫藥健康服務規劃 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還披露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中國網5月7日訊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基本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中醫藥健康服務加快發展,成為我國健康服務業的重要力量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規劃明確要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規范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培育一批技術成熟、信譽良好的知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集團或連鎖機構。
這個舉措草民自然歡欣鼓舞。規劃雖好,可惜的是一到了政府高官具體做的時候,如果依舊還是像此前那樣只重西醫而排擠中醫,百姓就會更加心涼!
此前在許多地區,由于高官雖然喊著重視中醫的口號,實際舉措卻是在邊緣化中醫。如今在許多地區,中醫已經被重視得成了國寶熊貓,岌岌可危。
其實,諸如廈門,就有極好的發展中醫的歷史條件,如果政府高官真心發展中醫,那么筆者有個小建議。
2015年01月27日東南快報《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為保生大帝信仰的發祥地》報道:吳夲(音tao)(公元979—1036年),字華基,北宋福建同安白礁鄉(今龍海角美白礁村)人。曾任宋御醫,后懸壺濟世,醫德高尚,深受人們敬仰。去世后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鄉民建廟奉祀尊為醫神。著有《吳夲本草》一書?,F如今,在閩南一帶的民間還流傳著許多保生大帝為民治病、救人急難、起死回生的神奇故事。他一生以濟世救人為念,不取病人的錢,深深得到老百姓的愛戴。他的足跡遍及閩南鄉野,急病人所急,解病人之憂,這就是慈懷濟世。 保生大帝以不慕榮華名利的心胸,以始終不渝的執著,實踐他慈濟眾生的理想,倡導了一種“慈濟”文化。這或許是保生大帝的信眾越來越多、越來越廣的根本原因。目前,保生大帝也是臺灣第二大信仰,有信眾500多萬,廟宇370多座,僅次于媽祖。據統計全世界共有保生大帝廟宇2000多座,信眾近1億人。其中,保生大帝在漳州的廟宇有180多座,廣東有100多座。
濟世救人的著名中醫——保生大帝神醫大道公吳夲遺留的精湛醫術和慈懷濟世的醫學傳統是值得傳承與發展的寶貴財富。在此基礎上,在神醫大道公吳夲的發祥地廈門海滄青礁修建宮廟舉辦瞻仰法會和建中醫藥展覽館是必要的,但還不是最重要的。
傳承與發揚神醫大道公的寶貴中醫“慈濟”文化財富最好的辦法是在神醫大道公吳夲的發祥地廈門海滄青礁慈濟東宮投巨資(譬如20億)建一個純正的中醫院——慈濟中醫院,內設中醫藥研究院。
人們都曉得,空談無益,真做才是正道。但愿政府高官不再高談闊論而忘記真的下力氣發展中醫。同時,進一步的小小建議是:如果政府真心發展中醫,請在各大公立醫院都設中醫部,在鄉村則都設立中醫診所,老百姓盼望著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