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學醫實現老師遺愿 《醫藥春秋》惠澤天下眾生
——志愿軍女戰士何素云不尋常的人生路
蔡金安
▲ 何素云老師
她,曾經是一名志愿軍衛生員,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她意外結識著名中醫師鄢榮光后,酷愛上了中醫,從此,她多年如一日邊幫鄢醫師寫處方邊學習中醫,還堅持參加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17次進考場,以67歲高齡獲得了高教自學考試中醫大專全部課程的合格證書。
如今,年近八旬的她歷經千辛萬苦,將她收集的鄢榮光老師臨床實踐和醫理醫案資料匯編成冊,并花十幾萬元交給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印刷,實現了鄢老師的遺愿和自己的心愿,為廣大病患者帶來福音。該書兩次共印刷了2萬多本,她已免費向廣大工農群眾和少數民族群眾等贈送了1萬多本。
▲ 何素云(右)、聶曉萍兩位老師
2014年4月10日下午,筆者和著名老中醫、高級保健師聶曉萍老師一起,前往北京西城區新街口外大街6號院,采訪這位志愿軍女戰士、《醫藥春秋——名中醫鄢榮光醫理醫案》的校輯者何素云老師。此前,聶老師在成都就認識何素云老師,交往挺多。
聶曉萍老師也有傳奇般的經歷。生于1955年的她原是重慶南川縣工業局的退休人員,后來因偶然的因素接觸了中醫推拿、針灸等,愛上了中醫,遂報名參加了成人考試,考入成都中醫藥大學,學習針灸推拿專業課程,畢業后開診所為民服務。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她毅然組織志愿者隊伍,和烏有之鄉的年輕人一起,往返災區救助災民一年多時間。2010年后,她來到北京,幫助中醫愛好者組建了中醫培訓班,力爭在有生之年為社會奉獻出更多光和熱。筆者曾于2012年11月26日采訪了她和家人,詳情請參見《“我是工人我自豪”——采訪中醫師聶曉萍和她的父親、弟弟紀實》(http://www.juliangmedia.com/Article/gonggao/12/12/299495.html)。
我和聶老師走進大院,遠遠看見一位老人站在家門邊觀望。走近后,看清她正是何素云老師。她是近日才從成都老家來京,居住在她兒子家,準備致力于向各界宣傳、推廣《醫藥春秋》這部書。
我們坐下后,從何老師的身世談起,打開了話匣子。下面是這次采訪的主要內容。
14歲參軍,16歲入朝,19歲結婚,相濡以沫
▲ 夫妻相濡以沫
何素云1935年12月27日出生在四川成都金堂縣(現為區)。她初中讀了半年,家鄉就解放了。1950年,年僅14的她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12月,16歲的她作為衛生員入朝參加抗美援朝,屬鐵道兵。1953年7月停戰談判,政委對她說,你們女兵是有功勞的,回國一定要讀大學,所以你們現在一定要把基礎打好。她那時就開始自覺學習文化知識。到1954年4月回國,1955年成為隨軍家屬。
何素云的婚姻挺傳奇。兩人在入朝前就認識,入朝后同在鐵道部隊,在停戰談判時兩人結婚。她的愛人名叫薛魚,大她7歲,身經百戰,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副軍長、鐵道兵第一指揮部副司令(副軍級)。曾參與搶修朝鮮的態川、球場鐵路,保障彈藥、給養供給。1954年回國后,參與修建了十條鐵路,并參與修建拉薩至尼泊爾的加得滿都國際公路。
在以后的歲月里,何素云曾在軍人服務社當過會計,也在一些單位當過工人、干部。在她的晚年,她作為一個副司令的妻子,沒有養尊處優,而是鉆研中醫,幫著名中醫師鄢榮光寫處方(從1989年至1997年),老伴薛魚也予以支持,并鼓勵她校輯《醫藥春秋》一書,出資十幾萬元支助。
與著名中醫師結緣,幫老師寫處方
▲ 名醫鄢榮光
1980年,薛魚從北京調到成都,何素云也跟著來到成都。在這里,兩人因到醫院看病,認識了名醫鄢榮光,見識了他不凡的醫術。
鄢榮光,1916年生于四川簡陽縣。他家是中醫世家,其祖父擅長中醫內、外科,父親擅長喉科、接骨斗榫。其長子鄢定杰、三子鄢沛然都是名醫,四子鄢定國、女兒鄢定芳,孫子鄢宏亮、鄢宇星,孫女鄢亞玲,都是鄢氏醫學的傳人。
鄢榮光醫術高超,擅長中醫內治,醫好過成千上萬的病人,還擅長針灸術,能隔衣扎針。他的著作甚豐,著有《醫林閑話》、《中草藥性賦》、《中醫治癌特色》、《針灸速成》、《溫病撮要》、《竹林女科》、《醫藥聲律啟蒙》等;還在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刊授大學》、《四川中醫》等雜志,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臺灣自然療法》雜志上發表了不少文章。他還精通琴棋書畫,書法尤擅大楷、小楷、蠅頭小楷。
▲ 鄢榮光《中醫治癌特色》序(手跡)
當時,何素云看到有個老頭,走路非常困難,但第二天就好了。她很吃驚,就問這老頭,他說是我自己拿藥配的。這給她帶來很大啟發:看來,中醫很有用,也是可掌握的。于是,她對中醫產生了愛好,決心學會中醫。
1984年的一天,何素云去書店買醫學書,書店的人看不起她,說這是大學課程,你看不懂的。何素云不氣餒,還是要買。這是本《黃帝內經》,她很喜歡。
何素云不時接觸鄢榮光,越發感到他的醫術高超,于是決心拜他為師。
何素云見他開處方挺慢,就說:老師,我來跟你寫,要不要?他說:可以。
就這樣,何素云開始給他寫處方。以前是不定期地寫寫,到1989年,鄢榮光開了藥店后,何素云就正式給他寫處方了。他的病人多,很多是治癌癥的,大都遠道慕名而來。他三分鐘把脈看好了,就給她講,什么藥方,加啥減啥,她就用復寫紙寫。她需要把湯藥背得很熟。
何素云真心想學習他的醫術,但鄢榮光對她是保守的,不過也沒刻意防備,因為他認為她是學不到的。但有一次,何素云的表現令他大吃一驚。
1992年冬天,鄢榮光的大兒子病了,心陽虛衰,感到似坐冷水里。他的兒媳第二天早晨坐公汽到診所,講述了病情,鄢榮光診斷,何素云寫處方。他兒媳回去煎藥。第二天吃了藥,第三天他的兒子就來上班了。她很吃驚,心想,這么重的病,西醫得搞一兩個月,而鄢老師這么厲害,讓他一天就能來上班。這是他兒子,他一定會把看家的本領都拿出來。這老頭醫術真高啊,我一定要學到。她就問他大兒子昨晚有啥感覺,有啥表現,他都講了,她都記到腦里,回去再抄下來。她想,這可是個高超的醫術啊,我得把它背得爛熟。結果一個月后,來了個病號,癥狀跟他兒子一樣。她說:老師,就用你給你兒子那藥方。老師一驚,有點不相信,要她背他聽。她就背了。他很驚訝,意識到她學到他的醫術了。以后,他也沒真心教她。不過,她問他,他還是講。
何素云還講過一個案例。有個姑娘,25歲了,跑到鄢老師那里治氣管炎。何素云說,你這個病,病得這么厲害,你該早點來看。她說,我3歲得氣管炎,總吃藥,就是不頂用。結果,鄢老師給她治了四個月,她就不來了。何素云也不曉得是否治好了。后來她爸爸中風了,幾個人抬進來,何素云只看到她半邊臉,就問,你咋知道我老師治你這病呢?她說,我看過。何素云問你看過啥病,因為只看到她半邊臉,沒認出來。她長得漂亮哦,漂亮得不行羅。她說得過氣管炎。何問,你是不是劉某某,她說是。何素云才曉得,變成美女了。她以前是病得不得了,縮得抬肩。
何素云給鄢老師寫處方,一寫就是8年,直到1997年才離開。這期間,她憑著對中醫的熱愛,很勤奮刻苦,做有心人,學到了許多中醫知識,也積累了大量資料。
參加高等教育中醫大專自學考試
何素云說,當年我要參加高等教育中醫大專自學考試,是感到人總要學點什么東西。
她是從1994年開始報名的。以前,鄢榮光老師高傲得很,還不承認她是他的徒弟,認為你懂得個啥,只是個給我寫處方的。到1994年,她參加高教自考后,鄢老師就轉變了態度,對人說:這是我徒弟。
1994年,何素云已59歲了,這么大年紀、文化基礎也不夠好的老太太參加中醫高教自考,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她考西醫,考了48分,人家說,已經不錯了。生理解剖,考了55分。高教自考非常嚴格,差一分都不給發合格證,必須補考過關了才行。在重重困難和挫折面前,何素云沒有退縮,一次又一次地迎難而上,堅持17次進考場,一直考到2002年,終于取得了四川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醫大專全部課程的合格證書。她的好學精神和頑強毅力感動了許多人,新聞媒體也聞風而動。2002年10月28日,成都電視臺、成都廣播電臺播放了《最愛學習的何婆婆——何素云》的新聞,同日,《成都商報》也登載了《六旬考生17次進考場》一文。
▲ 以上為部分合格證書
▲ 2002年10月28日成都商報《六旬考生17次進考場》一文
何素云的苦學沒有白費,扎實的知識為她以后編寫、校輯書籍打下了良好基礎。她說:我這本書里的生理解剖寫得挺好,我一定要懂才寫得很。
飛來之災——鄢榮光突然顱內出血不久成植物人
據何素云介紹,鄢榮光的結發妻子于1992年去世。時年,76歲的他與小自己十幾歲的后妻成婚。后妻愛享受。沒想到這段婚姻不順暢。2002年1月的一天,鄢榮光突然顱內出血,后妻打電話叫其兒子拉到醫院搶救,后癱瘓成植物人。同年4月,后妻與他離婚。
2009年,何素云從鄢的大兒子處得知:2002年4月,后媽與父親離婚后,他打開房屋門鎖,房內空空,一切家俱包括中醫手稿都被后媽拿走。
鄢榮光顱內出血后,被兒女們送到簡陽鄉下去,請人護理。有找他看病的人到處找他,后來打聽到他到簡陽鄉下了,就又趕過去??墒撬殉芍参锶肆恕?/span>
鄢榮光原以為自己能活一百多歲,就沒急著把他的醫術傳下去。他的孩子傻,都沒找他要資料。到2006年,鄢榮光回光返照,清醒了一會,念念不忘他一生積累的寶貴醫學資料,流著淚遺憾地對后人說:“我那些材料哪個來給我整理哦?!”
他早在1965年就準備寫一部《醫藥春秋》的,但當時考慮到兒女多(有五子一女),他要供養他們,想等他們能自食其力了,自己有空了,再來寫??墒?,過早離開人世,使他的愿望徹底破滅了。好在有個有心人——他的徒弟何素云,后來克服重重困難替他完成了心愿,這總算讓他的在天之靈得到慰藉了吧!
校輯《醫藥春秋》
酷愛上中醫的何素云,深知鄢榮光老師醫術的高超,他的醫學手稿、處方等都是無價之寶,會讓千千萬萬病人解除痛苦。一場飛來之災最終讓鄢老師過早離開了人世。如果沒人來整理、出版他的手稿和處方,他的這筆寶貴遺產就會失傳,這對社會無疑是一個重大損失。
抱著紀念鄢老師,讓鄢老師在中華醫學史上能占上一席之地,并傳承鄢老師的高超醫術,讓更多人受益的想法,何素云開始整理以前自己收集的有關鄢老師的醫學資料,并分門別類進行匯總、校輯,到2009年,終于編成一部《醫藥春秋》的草稿。她說不貪鄢老師之功,在書上寫了“鄢榮光遺作”的字樣。她還刻苦學電腦,用手寫板打字,將全部書稿制作成電子文檔,并打印成冊。
書稿編出來后,何素云交給出版社出版。可出版社是外行,說沒價值,說要出張悟本那樣的。何素云說張悟本算什么,鄢老師是名醫,治好的人數不清。她到中醫學院去,說我老師好多文章都在你們這里發表過,你給我寫個證明。她又對出版社說,你不給我出版,我拿到北京、西安去出。我兒子在北京,弟弟在西安。出版社終于答應給她出,不過,說還需征得鄢榮光后人的同意。
于是,何素云分頭去找鄢榮光的子女寫委托書。此時,已到了2012年。鄢家老三鄢沛然在家說話有分量,她先去找他。他住在冠縣,離成都90多公里。76歲的何素云帶上禮品,不辭辛苦坐長途汽車找老三,老三爽快給她寫了:委托何素云寫《醫藥春秋》。何素云很高興,又分別找了鄢老師的老大鄢定杰和女兒鄢定芳,兩人都爽快在委托書上簽了名。
經過諸多挫折,到2012年8月,由何素云整理、校輯的《醫藥春秋》終于在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首印1萬多份。何素云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此前,她一直擔心自己年紀大了,哪天如果眼睛一閉,而這本書沒能出版,那會對社會造成很大損失。如今,這本書終于出版了,她的心愿,還有她的老師鄢榮光的遺愿,都實現了,特別是這本書將給社會上千千萬萬的病人帶來很大益處,想到這些,她很開心。到2013年8月,出版社又加印了1萬多本。出版、印刷這部書,她花了十幾萬元,是她老伴去世前支助她的。
書出版了,還得讓群眾得到,才能發揮作用。何素云采取免費贈送和交由新華書店發行的辦法來實現。截止2014年4月,何素云已經免費向多地工農群眾和少數民族群眾贈書1萬多本。她到火車站去送,到民族學院去送,很多人都來搶。她的老戰友們也很喜歡,去年8月也來搶,她說不要搶嘛,你登記個名字我就給你一本。鐵道兵戰友會還給她攝了像。
為了說服新華書店發行這部書,何素云花了一年功夫,到處跑,說了許多好話。有人說,你這么大歲數跑什么?你把這錢用在自己享受多好。她聽了不高興,卻不敢說。她想:我享受有什么意思呀?要給老百姓留下一些有用的東西才對啊!我當兵受的是共產主義教育,我不愿意享受。你讓我享受,我還享受不來呢!老百姓如果能得到這本書,該會得到多大的實惠??!在她的努力說服下,四川一些新華書店總算答應發行這部書了。
珍貴的《醫藥春秋》
▲ 《醫藥春秋》一書封面
這部《醫藥春秋》,是已故名中醫鄢榮光的臨床實踐和醫理醫案的總匯,由何素云校輯。內容涉及陰陽、五行、經絡、生理、病理、藥理、診脈、辯證、方歌及針灸等中醫基礎理論,融匯傷寒、文病經方和驗方以及親身體驗總結的雜方,以及治愈肝炎、心腦血管病、腸胃病、結實、白血病、腫瘤、風寒濕痹、支氣管炎等多種疑難雜癥和癌癥的醫理醫案。該書收集了大量處方,病人可針對自己的病癥,參照該書的處方抓藥自行診治,既省錢又能快速治好病,實在是惠澤民眾。已有大量這方面見效的例子。
“白血病”一般醫院治療費用要30多萬元,《醫藥春秋》中公布的用中醫藥治療只需5000多元。
“心肌梗塞”,現代醫術用搭橋,一個支架需5萬元,而《醫藥春秋》中公布的方案,用0.2克真麝香吞服即可治好。
報上登載:一個農民用水果刀自鋸足桿,醫生說要20多萬元才能治好這病。該農民沒有20多萬元,便自鋸腿。
《醫藥春秋》中可治這個病。這病中醫叫脫疽,現代病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歷代中醫和現代西醫各大醫院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重癥都主張截肢,而《醫藥春秋》中公布的用中醫藥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輕、重皆不截肢,用幾千元錢半年可望治愈。
何素云老師說,我們老家院子有個病人,會厭發炎,讓我治,用普濟消毒飲,三副藥就好。北京西醫治,500元。但是我們本院那人,在某大醫院治,出院就被收了31萬元。后來這兩口子還感激涕零。
病案:群眾自己參照《醫藥春秋》書中的藥方治愈。
蘇正群,女,94歲,四川新都縣石板灘土城村6組?;寄I結石0.6公分,膽結石1.2公分。
新都縣醫院和陸軍總醫院都說:患者年紀太大,怕出意外,拒絕手術治療。患者家屬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用《醫藥春秋》書中的中藥方治療,吃完8副中藥,用B超檢查,結石小了。接著又吃10副,第二次B超檢查:腎結石、膽結石消失。
謝中全,男,72歲,四川新都縣石板灘土城村6組。患腦癱,睡著吃,睡著拉屎拉尿。
吃《醫藥春秋》中治中風的藥方8副,現在能走路了。
鐘代純,男,59歲,四川新都縣石板灘土城村11組。
患風癱,坐著就暈倒了,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無效。吃《醫藥春秋》中的中風藥方,現在可以站起來了。
何老師談醫術和養生
快要結束采訪時,筆者問何老師:憑您現在的醫術,如果坐診看病,您能否拿得下來?
何老師說:按我現在的中醫水平,坐診看病我能拿下來,但我沒有資格證,因為要執業證。我都這么大歲數了,也沒必要去拿這證那證了。我寫了這本書,讓大家自己去看,已達到為老百姓服務的目的了。書里的原理我都懂,我寫這本書,相當于又重新學了一遍,理解得更深刻了。
現已79歲的何老師,仍然白白凈凈,臉上、手上都光溜溜的,筆者覺得她養生一定很有經驗,便向她討教。
何老師說,保養方面,我主要是講究陰陽平衡,適當運動。喝茶可以化脂。吃飯清淡點好?,F在感覺我的身體很好,頭腦很清醒,記憶力也很好,耳聰目明。
聶老師也與何老師交流了一些治病用藥的心得體會。
結束對何素云老師的采訪后,筆者有不少感觸。
何老師早年參加抗美援朝,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她的愛人是個高級軍官,官至鐵道兵第一指揮部副司令,家庭條件優越,但何老師沒有居功自傲,也沒有養尊處優,而是潛心拜師學習中醫收獲頗豐,堅持參加高等教育中醫大專自學考試拿到合格證,還不懼挫折嘔心瀝血,根據千辛萬苦收集的鄢榮光老師的處方等醫學資料,整理、校輯出珍貴的中醫著作《醫藥春秋》,為千千萬萬的病人帶來了福音。何老師這種不慕虛榮、努力進取、昂揚向上的人生態度確實值得大家學習。何老師還免費為群眾贈送《醫藥春秋》1萬多本,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很令人感動。目前,何老師還沒止步,繼續在北京向群眾宣傳、贈送、推廣《醫藥春秋》的工作。
贊賞何老師有顆熾熱的心,祝何老師一路順風!
2014年4月21日
注:《醫藥春秋》一書烏有之鄉書店有售。見: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1000925.1000774.13.LSp2OJ&id=3780096547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