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是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他來源人民群眾的實踐,又指導和服務于人民群眾的實踐。毛澤東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只有人民自己和服務于人民的政黨才可用其作為理論指導,而剝削者卻沒有任何可用之隙,他們只能恨他、怕他。這是因為毛澤東思想具有極強的、鮮明的人民性。
毛澤東思想具有鮮明的極強的人民性的理論,如“為人民服務”、“人民戰爭”、“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階級斗爭理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等等。
毛澤東思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人民群眾用起來得心應手,剝削者看著眼紅,就是無法利用。
抗日時期,在毛主席抗日游擊戰爭思想指導下,黨在敵后廣泛領導和開展游擊戰爭,建立起無數的抗日根據地。國民黨有識之士看著不錯,也想搞,建議提上去,結果很快被駁。原因是,決策者認為,共產黨將人分散派出去,能形成統一領導。國民黨如果把軍隊分散到敵后,就會因為各自的私利,搶占地盤,各自為政,分出去容易,但再要統一起來就難。
毛澤東的階級斗爭的思想。被剝削者人數眾多,團結起來力量大,可以推翻剝削者的統治。而剝削者人數少,不說他們各自心懷鬼胎,即使是他們團結起來,肯定也比不上被剝削者的力量強大。因此,他們只能掩蓋階級斗爭。
人民戰爭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才能動員群眾,領導群眾,發動人民戰爭。被剝削者,平時欺壓人民,和人民勢同水火。人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他們如何能動員人民、發動人民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兵員多來源于抓壯丁。和解放軍一交鋒,就一潰千里。被俘的國民黨士兵,在國民黨軍隊開小差、當逃兵。做了俘虜,一經教育改造就成為勇敢的解放軍戰士。為什么?因為共產黨為人民的利益而戰。而國民黨軍隊則是為保衛剝削集團的利益而戰。
毛澤東思想要求共產黨的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老老實實做人民公仆,反對當官做老爺,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各種途徑在各個領域對國家實行全面管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毛主席鼓勵人民群眾敢于造一切違反人民群眾利的官僚的反。他提倡斗爭、鼓勵斗爭。他指出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他認為壓迫在先,反抗在后,壓迫是反抗的原因。只要有壓迫,反抗就天經地義。為了確保人民群眾的權利,毛澤東時代把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寫入憲法。規定群眾有游行示威、工人有罷工的自由。毛澤東的這些思想,也只有人民群眾可以繼承。所有官僚只能是對他怕得要死,恨得要命。
毛澤東思想之后的一系列指導思想的致命硬傷就是明確缺乏人民性。這些理論,總是給以人模棱兩可的感覺,好像誰都可以利用。
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沒有明確說明可以讓群眾先富起來,還是讓官員先富起來。讓群眾的哪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結果是遵紀守法、老實本分的人沒有富起來,反而是社會上那些上串下跳,不務正業,胡作非為的人富了起來。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在全國范圍內造成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形成了新生的資產階級。
又如“和諧理論”。剝削都成了氣候,你要搞和諧,那不就是要困住人民手腳,禁止人民發聲嗎?即使是人民占上風,也要鼓勵人民保持清醒頭腦,維護自己利益呀?因此,即使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毛澤東時代,毛主席也諄諄告誡人民“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
再如改革開放。在初期,還將改開的目的鎖定在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后幾任,對這種目標一任比一任淡化,直到不再提及。現在,只說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說為什么改、為什么開。改革開放要終究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如此一來,改革開放就會被報有不同目的的人所利用。難怪民間有順口溜說“改革是個框,什么東西都可往里裝”。現實結果也是,是越改革群眾利益越受損。越開放,國家利益越流失。
一面旗幟只有極大程度地服務于人民,才能廣泛的團結人民,凝聚人民,引導人民。一個理論只有極大程度地造福于人民,才為人民所接受、所信仰。如今看來,這種理論還是非毛澤東思想莫屬。因此,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才是中華民族的真正福祉!
2014年3月19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