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醫藥

漫話中醫藥及醫療衛生改革

駱詩文 · 2012-02-13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漫話中醫藥及醫療衛生改革

                                                    駱詩文


     

在我五歲那年除夕之夜,祖父要我陪他守歲。祖父對我說:

   “今年你已滿五周歲了,過了年開春就送你去讀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個男孩子總要讀點書,認幾個字,會計賬,會打算盤,這樣一輩子才不會吃虧,受別人欺侮。讀好書,才有出息。我小時候的先生,很有學問,他教的孩子,有的到常德讀書,有的到長沙、武漢讀書,他很受人尊敬,他去上街,他的學生和家生的家長老遠見他穿一身長袍馬褂,頭戴一頂西瓜皮的帽子,手里拄著一根文明杖、就都站了起來恭恭敬敬的給他敬禮鞠躬,鄉長都比不了他。 他桃李滿天下,經常有不少人上他家討教。你若肯用功發奮讀書讀成這樣就好了,我第一就是喜歡先生,第二是郎中,家里有人得病了就都要找他,轎子抬來送去,從不走路,把病看好了,還要送禮,秋收后都把谷子送到他家抵藥錢了,他不種地、不插秧、不割谷,可他家里的谷子一倉倉的,到了第二年青黃不接,他又高價出賣和借給缺糧的,放高利貸,一家過的很富足,因為他會看病救命,因此人民都尊敬他,我就很喜歡郎中。你從小身體不好,經常生病,全家人都為你跑前跑后,請郎中,抓藥等等。書讀好了,今后學醫當個郎中也很好,一生衣食不愁,又受人尊敬。”

      一九五八年我初中畢業,母親說,你已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了,就不要再讀下去了,你父親一月就給家里20多元,也讓你的幾個弟弟也讀點書吧,讓他們也能認得幾個字,能記一個工分吧!

      當年恰好發表了毛主席關于“我國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歷史寶庫,應去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的指示,衛生部下文在職老中醫開展帶徒的文件。公社衛生院要招中醫學徒,于是我便報名去考了,結果被錄用了,當時是全省衛生系統統一招的,每月還發給6元錢的生活補貼。年紀13歲多就開始掙錢了,祖父母、父母親都很高興,我師父送了一本醫宗金鑒,在扉頁上他還寫了:“家有良田萬傾,不如薄技在身”這兩句話,鼓勵我勤奮學醫。

       從此我便一直未離開中醫藥這一行業,文革中我單位政治處領導要調我去搞人事工作,我也拒絕了,堅持搞專業。干一行,愛一行,這是我一輩子堅持的。直到2005年60歲退休,我在中醫藥行業干了48年。

      在堅持長期在中醫藥行業工作中,經過無數中醫藥長輩的教育,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在實踐中我體會到中醫藥和西醫藥是兩種理論基礎不同的學科,而且中醫藥學比西醫藥學要難,不僅要牢記基本知識,而且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達到運用自如。

      古藉中就講到:濟世之道,莫先于醫,療病之功、莫先于藥。醫者久留魁首,藥者百草根苗。沒有豐富的中醫藥實踐經驗是出不了好的中醫師和中藥師的,只能是一輩子搖來晃去騙人。

       中醫的特點是以傳統中醫為理論為基礎,以望聞問切(簡稱四診)寒熱、虛實、陰陽、表里(簡稱八綱)以及臟腑辯證等為方法,來綜合分析患者所患為何癥,病在哪個臟腑,然后根據辯證所得出的“癥”來開處方,因此中醫治的是“癥”而不是西醫所講的是什么病,中醫治病不講什么細菌,病毒,基因等西醫所指的針對性很強的什么東西,比如感冒,中醫就只分風寒風熱兩種,不講什么病毒,也不用打感冒預防針,幾千年來都是這樣分類對感冒進行治療,從來沒有用中藥治不好的感冒,只是治療時間可能比用西醫藥方法長一點。

      中藥比西藥更復雜一些,中藥經過長期的實踐,已形成了傳統地道,比如山西大同的正、付炮臺黃芪、陜西的附子、天麻、杜仲,甘肅的當歸、馬蹄大黃,內蒙的綿芪、大蕓,寧夏的枸杞、銀柴胡、四川的貝母、川芎,云南的云苓、云當歸,昭通的明天麻等等,這些都是中醫治病首選的傳統地道藥材,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中藥產收分季節,不同季節的藥用途各不同,療效也不同,比如菌陳,就有三月菌陳,四月蒿,五月的蒿子當柴燒的說法,花草類藥材春夏采,根皮果子類藥材秋冬采;

第三是中藥有區域性使用習慣,南北東西對某些中藥有特殊區別;

第四是中藥的加工炮炙有區別,不同病用藥,不同地區的用藥炮制方法不同,而且有的藥有多種炮制方法,比如大黃,就分生熟兩種,熟大黃還有酒制醋制兩種,炒制大黃又分炒大黃、焦大黃、大黃碳等,分別用于不同的病階段和不同的癥狀;

第五是同一中藥在生長在不同環境下用藥效果不同,比如魚腥草,以前自然生長深山和小溪旁,因此生產出生魚腥草注射液治療效果就好,而今貴州、四川、云南、重慶等地用大田種蔬菜一樣種,收獲時用犁耙,裝在筐里在水里晃蕩幾下,根上泥土脫落,就挑到市場出當蔬菜則耳根出售,出售不完了就曬干了當藥材出售,而且生產的田地以往種其他作物施放了不少化肥農藥,產品遺留農殘,用這樣的產品再生產魚腥草針劑,打到人血液中就會出現不良反映,甚至造成人員死亡,前二年的魚腥草針出問題我看主要原因就產生在這里,在藥監局的人員不懂中藥,無法進行源頭控制。

黑龍江的刺五加針也是此原因,以往工業用的刺五加是在密集的樹叢中生長的,長一個大指頭粗要花8至10年,而今野生的用完,而是用2000年以來采用退耕還林的山地種植的,由于土地肥沃而且又沒其它植物與之爭肥爭陽光,3至5年就長到大指頭粗了,用其做針劑原料生產針劑,其有效成份與8至10年以上生長的野生刺五加有一定區別,因此同樣同魚腥草針劑一樣出現問題,第六是炮制加工用輔料不同其療效也不同,如半夏用姜汁炮灸,就有治孕婦嘔吐的作用,竹茹用姜汁制,就有止小兒吐奶的作用,三七用熊、羊的油炮制,就有治老年支氣管哮喘的作用,不一而足。

用中藥講四氣五味,升降浮沉,講君臣佐使,講五行,因此,中醫治病不用藥,而是根據病癥使用不同的藥組成一個 復合方劑進行綜合治療,宗旨是扶正祛邪,提高病人自身的免疫作用和防病治病的自身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主動作用,而且很少產生副作用和病人對藥品產生抗藥性。

由于化學藥品毒副作用大,研發困難,投入過大,污染嚴重,且幾十年來也沒有研發出新的抗生素品種,因此,美國科學家60年代末就提出要重返大自然,重視對植物藥的研究,但由于他們仍然以細菌、病毒、基因為目標,因此研究幾十年仍然沒有研究出一個新產品

91年去美國考察,紐約藥物研究所研究人員講,從六十年代開始,結核病又開始上升,而且以往的抗結核病藥都失去作用,而美國藥物研究部門以中國中藥能治結核病而開始利用中藥材研究防治結核新藥品,結果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花了上百萬美元也沒有發現能殺滅結核桿菌的植物藥,他們認為如果中國發現中藥中有能殺滅結核菌的藥物,美國可以出錢共同研究,成果共享,而在我國山西某地就有用中藥能治好結核病的老中醫,并且專門收治用西醫藥方法治不好的結核病人,可這一情況并沒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而該老中醫二年前已去世,現在是女婿和兒子都說自己繼承的是真傳,但治療效果達不到老中醫的水平。

2001年,美國一名自稱是植物藥研究的成員的巴特先生從香港到深圳、廣州、武漢、北京、沈陽、上海,說他們從巴西熱帶雨林中尋找到一種植物,分離和提取一種成份,消炎止血作用很好,其產品在伊拉克戰爭中試驗對四肢外傷大出血包扎后很快就能止血,準備生產成急救包用在飛機、火車、輪船、工交車出事故后使用,由于我國人口多,他們先搞一些調查準備正式生產后把產品銷到我國,我叫他回美國后把資料和樣品送到中國由中國藥監局組織專定進行試驗后作決定,后來回復說有關方認為這是戰略儲備物資,不準進入大陸中國,而且他們猜疑可能在中國云南、廣西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有同樣作用的植物。美國為了解決醫改醫療費用過大問題,現在已通過立法承認了我國中醫藥可以作為替代醫學在美國使用。

         我的一位朋友,從省級中醫學院副教授退休后,六、七年都無法自主開業,因為衛生部規定開業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還要有五位以上的執業醫生,還要設立檢查血、大小便常規的儀器設備和人員,要有藥房,配備合格的執業藥師,他找不到那么多資金,只好作罷。2008年他去美國看他兒子,周圍華人和美國人了解他能用中醫藥治病,找他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以至于他控制在每天看30人,每人收100元美元的處方費,一月扣除稅款還能得到6至7萬美元的收入,他講沒想到能看病的老中醫到退休了到美國這么能掙錢,他是第四代祖傳中醫,50年代又上了大學,實踐經驗豐富,祖上真傳不少,比如用祖傳外用中藥膏治糖尿病壞疽,免除了截肢痛苦。因此他在美國行醫很受歡迎,他講我出生中醫世家,在中國退休了連自己開一個診所都不行,而到美國就憑三個手指,不用做任何僅器診斷,月收入6至7萬美元,這是過去想都沒想到的。

        我的另外一個朋友也在美國行醫,他講美國人生活節奏緊,頭痛、胃痛就吃一些止痛片,而且量也是越來越大,這樣嚴重損傷了神經系統,有些人五、六十歲就出現智力減退,甚至出現癡呆癥,需要讓人照料,而用中藥進行調理,3至5付湯藥就很有效。其中特別是胃病,西醫就是用止痛片止痛,抗菌素殺菌,對胃液進行酸堿平衡,結果把胃腸道的正常細菌也殺滅了,胃腸道的功能也搞壞了,至使胃病更趨嚴重,現在改傳統中醫藥進行調理,感到十分起作用,因此現在不少長期患嚴重胃病的美國人也采用傳統中藥進行治療。中醫藥在美國的使用范圍越來越擴大,前景良好。外國人也開始喜歡湯藥。

      在英國,只要持有中國中醫藥大學的畢業證,英國有關部門就發給行醫執照,可以自行開業行醫。2003年我到英國考察時和英國皇家藥物研究院植物藥研究所負責人進行了一次長談。該負責人原是我國南京中藥學院的教師,文革期我們就認識,八十年代去英國讀研究生,畢業后被留在英國,并擔任英國植物藥研究的領軍人物,他講皇家藥學院每年撥給100萬左右的英磅,研究4至5種植物藥,把植物藥所含的全部成份都分別分離提取出來,再把提取物分別裝好,再寫出完整的告出來,報送給學院就算完成任務,他們已完成了近200種藥用植物的提取分離工作,還沒有發現那一種植物的單一成份能殺滅細菌和抑制病毒的生長和傳播,至今也沒有出一種能達到療效可靠,成份清楚,質量可控的新的藥品,就是我國稱對上百種疾病有療效的“六味地黃丸”也沒有出現能殺滅細菌,抑制病毒生長的有效成份,而只是發現一些滋補成份的中藥材其中有些成份具有明顯的免疫功能,其中有些成份對防治腫瘤的化療藥品的毒副作用有明顯的效果,現在重點是在對這方面深入進行研究。

         他認為,我國傳統中醫藥學的一些基礎理論西方醫學都不能理解,比如五行相生相克的學說,四氣五味,升降浮沉,配方的君臣佐使,他們都不能理解,更無法接受和采用。傳統中醫藥的學說在西方國家就如我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一樣,現在還沒有發現盤古這樣的能人把我國傳說中醫藥搞清楚,分出天地,西方視傳統中醫藥為一團迷霧。他認為,恰恰是這一點才保持了我國傳統中醫學五千多年的歷史地位,如果真的能出現一個能人,把傳統中醫藥的天地分清楚了,那么我國傳統中醫學的神秘感也就不存在了。世界醫藥學將出現革命性的改變。

     我是一輩子都堅持干中醫藥的,因此我去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等國考察時,我都抽空去看一看當地由華人開的中藥店

    我發現中藥在國外存在很多問題,一是不少在人在國內是搞西醫、針炙推拿的,他們對中醫藥特別是中藥材不懂,甚至出現把整條防已當黃芪或甘草出售,海桐皮是木棉樹皮、青天葵中摻有紅菇葉和犁失草

     對中藥的加工炮制方法也不了解,把魚腥草、白茅根這些清熱解毒利尿的藥材炒成焦碳當飲片配方;不少藥材混雜不分規格等級,自己加工的黃芪、甘草等藥材,配方飲片不是傳統要求的柳葉形而是園段,一些擺在柜臺上所謂顆粒飲片其內包裝干裂,顆粒受空氣變潮成泥狀,一般一包10克0.4—1個英磅,他們講顆粒分不出真偽和原藥材的的質量,不敢使用

      因此,江蘇江陰、浙江天目山等企業生產的顆粒飲片都無人購買,擺在柜臺上如一堆垃圾,這些問題不早加以解決,如果外國人服了出現中毒甚至死亡致殘等情況,將嚴重影響我國傳統中醫藥在國際上的形象,直接影響中醫藥走向國際和為人類健康服務。

         然而我國中醫藥主管部門領導還把顆粒飲片當作改革的新技術、新產品大力宣傳推廣,科技部還撥給研究經費,以此消滅傳統中醫藥。

     我在工作崗位和退休五年來,利用各種機會跑遍全國主要中藥材產地及所有中藥材專業市場,與中醫藥行業的部分老中醫藥人員有廣泛的接觸和聯系,特別是退休后我自費跑了不少地方,訪探了不少已退離休的老中醫藥同志

      他們普遍反映,改革開放后中央有關農業改革的文件,把各級中藥管理部門撤銷,按農副產品管理政策管理中藥,使中藥受到滅頂之災。被同時取消的全國供銷系統,經過改革實踐得到了恢復,而國家對產生出供銷系統撤銷后同樣問題的中藥管理機構仍未恢復,現在中藥行業的一些具有獨特傳統中藥的加工炮炙技術無人繼承而滅絕,中藥飲片幾乎都是生藥片,嚴重影響了中藥的治療效果和中醫生存的危機

       中醫也是如此,周總理的保健醫生甫輔周老先生,在1956年北京乙腦流行時,甫先生用90多個方劑治好了156名兒童,而且無任何副作用,現方劑存在中醫科學研究院。

        1996年有老中醫提出要組織人員加以研究,而當時主管中醫的主要領導則說什么90多方劑才治療156人,平均每個方劑不到二人,在統計學上無任何作用,研究它干什么?中醫講的就是因人、因地、因時不同,辯證施治,隨癥加減,這恰恰說明了甫老先生的高超醫術。

        但對此,西醫卻不認可,因此可以說得上是中西醫風馬牛不相及!用這樣的人去主管中醫,可謂是中醫的悲哀啊!至今國家也沒有設立一個獨立管理中藥的部門,而是成立一個由20多個部委掛名的聯合管理的協調機構,他們不了解中藥的特點,都打著發展中醫藥的旗號向國家伸手要錢,形成了20多個部委聯合洗國家的錢,拿這些錢為本行業,本部門謀利,絕大部分錢進了個人腰包,有的人甚至達幾億元之多,有的甚至拿了錢就找不到人了,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特殊的腐敗,我國傳統中醫藥已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俗話說:一人挑水吃,二人抬水吃,三人無水吃,現在中藥出現的問題就是20多個部門共管中藥的惡果,至今這些部門也拿不出一個中醫藥發展的具體計劃,都采取各取所需辦法爭項目,爭投資,爭權爭利而無一個部門承擔責任,連國務院也無法去追究哪個部門的責任。

     其中特別是2002年,由國務院辦公廳特發的由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技術監督局,藥品監督局,中醫藥管理局,中國科學院等九部委“關于中醫藥發展現代化綱要”一文,實際上這就是一個加速消滅傳統中醫藥的號令的政府紅頭文件。什么是中藥現代化,如何進行中藥現代化,中藥要不要與國際接軌,如何實施接軌等一些主要問題都沒有弄清楚,就要按西方國家研究化學藥品的標準去改造我國五千年歷史的傳統中藥,真是奇怪之極。

中藥是無法搞固定標準的,這主要因為中藥是多種成份,而不同西藥只是一種成份,中藥多種成份中那一種作用是什么,現在也不清楚,多種中藥材組成一個方劑,煎成后又是什么成份更無法弄清楚,此其一也;

二是中藥材產地不同,其成份自然有異,比如五味子,有東北的北五味,有陜西、甘肅等地的西五味,還有 長江以南的南五味子,三種五味子外觀就不一樣,其成份也就不一樣,怎么能搞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呢?

三是同一樣植物藥有多種部分可以藥用,也很難搞一個標準,如桑樹,就有桑根白皮、桑枝、桑寄生、冬桑葉、桑椹子、桑螵蛸等藥用成份,桂皮類也有企邊桂、桂通、油桂、桂皮、桂碎、桂枝、桂盅、桂葉柄、桂枝尖、桂子等多個不同中藥成份;

四是中藥受自然災害影響,常出現供貨緊缺問題,而有些藥是可以互相代替的,如天麻供不應求是可以用勾屯代替,而天麻是天麻素,勾屯則是勾屯 堿,兩者成份不同,但在傳統中醫中藥應用中,勾屯是可以代替天麻的,如果要搞統一標準,就會消滅一些中藥傳統方劑,毀掉中醫藥。

比如天士力生產的丹參滴丸,是在復方丹參片處方中篩選出三七、丹參、冰片三味藥組成的,而三七是三七皂甙,丹參是丹參酮,都不是中藥材的全部成分,冰片是從松香中提取的化工產品,有標準,而三七皂甙,丹參酮在天士力修改的說明書中,也未說明其成份含量,而主管部門和企業則大肆吹噓這是具有現代標準,成份可控的現代中藥,并邀請一些名歌唱家去南非宣傳,我卻從修改的說明書中看不到一點現代中藥的氣味,從治病中,也不如北京同仁堂生產的復方丹參片療效好,而現在市場上都買不 到同仁堂原處方的丹參片,而只有按天力士標準廠生產的粉紅色的丹參片。天士力是軍方管的廠家,1995年才建廠,但同年就有復方丹參滴丸生產,96年就被當作國家中藥局納入急救中成藥,建廠如此晚而丹參滴丸批準生產和作為國家急救中成藥又如此之快,遠遠超出了正常藥品科研、臨床批準的速度,而且所花的資金遠遠超過全國任何一個中成藥廠,其中原由在有關主管部門和領導為什么不想一想,紀檢、監察、審計部門為何不去查一查呢?天士力是改革的先進廠還是一個貪臟枉法的單位,閻希軍和趙新先有什么區別?行業內不少人私下議論紛紛的問題,何時才能搞清楚呢?

國務院最近頒布的食品藥品質量監管要點,其中十分強調了從原頭管理,目前中藥的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無人從源頭管理,無部門進行源頭管理,從源頭管理我認為是十分正確和重要的

首先就是要對中藥材生產進行傳統地道管理,比如人參,主要是在吉林、撫松、通化、集安,山七主要是廣西、云南、廣西主要在那坡、靖西、德保、崇左、大新,云南主要文山,黃連主要是石柱,湖北利川,當歸主要是甘肅定西,附子主要是陜西漢中,四川的江由,白術主要是浙江東陽,湖南平江,其次是湖北恩施,四川和河南的一些地區,茯苓主要是湖北英山、羅田,安徽的金寨,黨參主要是山西的五臺和忻州,紋黨主要是甘肅的紋縣,杜仲主要是陜西漢中,安康,四川廣元,湖南張家界,總之,中藥堅持傳統地道發展,千萬不能盲目的推行什么南藥北移,北為南植,轉基因等所謂現代化發展。其次種植要堅持用傳統的種植技術,不要盲目采用化肥農藥和生長激素

有人對我講,甘肅的黨參一年育苗,一年種植,即兩年左右才收,而今該品種由廣東某企業(上市公司)所壟斷,價格從10至30元/公斤,上升到100元/公斤,而且施用生長激素只一年就收,結果所收產品幾無甜味。

中央電視臺播出重慶某縣采用玉米地套種前胡,幾個月就收,而前胡生長期至少一年以上,似此種種法,如何能保藥材質量?三是必須堅持傳統的加工炮制,現在這個問題十分突出,我2002年去廣西玉林藥材市場,看到從越南流進來的百部、白芨等藥材,基本上是挖出土就上市,連外皮的土都沒清理干凈,產品幾乎全是生貨。我還在西安藥材市場看到,所出售的川芎和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藥材幾乎都是經過提取有效成份后烘干的藥渣,而且價格很高,還有紅參、海馬、冬蟲草等品種,不少市場都是提取有效成份后烘干再出售,寧夏的枸杞,據說寧夏發展寧夏紅酒作原料提取后再烘干上市出售,所以構杞在市場全是一色紅而無療效的產品,真是害人不淺。

        國務院94年至95年在全國開展藥材市場整頓,將全國大小138家中藥材市場整頓為國家中藥材市場,在國家中藥材市場發證時,所在的主管省長和秘書長都向全國整頓領導小組簽訂了保證書,但發證后各地都放松了管理,有的市場還出售給私人企業,如毫州等,私企管市場后都以獲利為第一要務,現在市場管理相當混亂,普遍質量下降,有的甚至成了假貨發源地和假貨銷售中心

二是價格爆漲,比如三七,在產地云南200至300元/公斤,而在毫州則在600至700元/公斤,個別商販甚至達到980元/公斤,當歸在產地50元左右/公斤,而在銷地則達到200元/公斤,而且政府基本不管市場,而由私企自作主張,蘭州黃河市場已成了一片房地產開發地,已不存在一戶商戶。

因此,中藥材市場必須進行再次整頓,對那些出售給私企和變為房地產開發基地的市場應一律予以取消,對那些設在城市中心,影響交通,不宜防火的市場如廣州清平、湖南長沙,四川荷花池,重慶解放路、西安康復路、昆明菊花園等市場,應考慮城市長遠發展和市場和交易方便和管理,應盡快搬遷到郊外交通方便的地區,以便于今后長遠發展。

據建國初期統計,我國中醫藥人員為30.6萬人,西醫藥人員為87884人,中西醫藥人員比利為34.8:1,而在科技部2002年制定現代化綱要時,據衛生部門講西醫藥人員是175萬人,而中醫藥人員仍30萬人,但名老中醫藥人員大為減少;2004年衛生部發言人毛群安發布全國醫藥衛生人員350萬人左右,不到一年就翻一倍,其中中醫藥人員仍為30萬人,2011年2月,衛生部陳部長在發言中宣布,全國衛生人員已達600萬人以上,而據查中醫藥人員僅26萬人,中醫藥人員比例下降到4:100

從2002年開始,國家加強宏觀調控,且有不少企業職工下崗轉行,而衛生人員達到全國公務員的水平,2002—2011年,9年從175萬人達到600多萬人,國家一下子哪能補充這么多醫務人員,增長這么多人該增加多少工資,怪不得有關部門老喊醫療經費投入不足,一方面是衛生經費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衛生醫務人員九年增長400多多萬人,這400多萬人是從那里來的?

學校也培養不出這么快呀!是醫務人員還是銷售藥品的倒爺?現在,不少部門的人講衛生部是第二國務院,衛生部門已經把政府綁架了,如此下去,小布什、奧巴馬出現的醫療用費困境,一定會在中國重演,只不過不是在現政府,而是后政府而已,美國三億多人還如此困難,中國人員是美國的四倍以上,一旦出現問題就成為全局性問題,一些有識之士戲稱,以往是衣食住行,而現在是醫食住行,醫和食都是衛生部一家主管,而且還管藥,醫藥結會越來越深。

我到河南、湖北、湖南一些廠長向我反映,衛生部搞基本藥物派一些人到下屬講課,主要是加強一些和他們關系好的廠家的聯系,能進入基本藥物名單的產品,基本上都和省衛生廳、衛生部有良好關系的廠,我們這些沒有和他們建立關系的廠基本藥物名單不會有我們企業的,工廠搞不下去倒閉就是了,反正現在建立了社保,企業倒閉工人下崗是各級政府的事,不是企業的事,我們也用不著擔心。

有些廠長講,其實基本藥物是很好定的,一是重視知識產權,誰是第一批獲取生產批號的廠家,誰的產量最高,銷量最大,質量最好,價格最低就給誰,而現在不是,而是關系決定一切,來下面講課,其實是收錢,聽一場課要交多少費用,都是上面說了算,我們這些估計無產品上國家基本藥物的廠家,對此并不熱心,熱心此舉的廠家只有1/3左右,2/3廠家沒有希望,因此也不積極。衛生部即管醫,又管藥,還管食品、現在衛生部又找不出一個具有管理這些方面知識的專門人才,長此下去不出問題才怪呢!

我到豫西、鄂西、湘西等山區和老革命區調查時,發現縣一級中醫院的中藥柜臺上有200—300種中藥材,中醫藥都是文革前和工農兵時期的醫生唱主角,老中醫基本上沒有了,而鄉一級衛生院基本上沒有中醫,原有老中醫退休后無人補充,這是因為衛生部明文規定96年后衛校不準再設立醫士班和藥士班,鄉級衛生院最少的是1人,最多也不過10人,一般是5--7人,而且極少有中醫藥柜,因為衛生部規定中醫帶徒不準考執業醫生,無執業醫師生就不能處方,行不了醫,我和社科院去內蒙古烏審旗調查,一些蒙醫帶徒3--5年還考不了執業醫生,請示衛生廳,衛生廳回復請示衛生部仍然不行,說國務院文件是主送各省市人民政府的,與衛生部無關。

我到湘西永順縣一個鄉級衛生院,院長、副院長是一對夫妻,而且都是無證行醫,我問為什么不考執業醫生,他們說考不起,要錢太多,一是培訓要交錢,二是發證還要交錢,沒有3000至5000元就無法拿到證,他們講今年(2004)我們一定要去考一考了,因為孩子14歲了,下半年上高中,花錢太多,考了證就進城去自己開業,掙點錢培養孩子,這些鄉級衛生院都是90年代前的中專醫士班畢業,絕大部分都沒有行醫資格,但當地的醫療衛生服務主要靠他們。

我到賀龍之帥的老家桑植縣看了打鼓泉鄉衛生院,該機構設在一位98年畢業的醫士家里,大門板上用粉筆寫了個“衛生院”三個字,,進去就是兩把靠椅,一條長凳,一張診桌,桌上有血壓計,溫度計,聽診器,藥放在墻壁上訂的幾塊木板上,以西藥為主,有20余種中成藥,醫生就是這家主人,30出頭,有一個男孩,全鄉有8000多人,防疫、醫療就他一個人,基本上是個人承包制,全年營業收入25000元左右,他看病不收出診費、不收處方費、打針只收成本,藥品由縣城一位朋友電話聯系送來,由于收入少工資提成也少,一月500元左右。

防疫針是個人出錢從縣防疲站購進,由于沒有冷藏設備,購進后就放在水缸里,然后給適合打針的人員注射,適當收一點注射費,這就是打鼓泉鄉衛生院的面貌。此事我一直掛在心上,但不知現在是否有所改變。

1965年6月26日,毛澤東同志發出了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號召,國務院又發出了由化工部、商業部、衛生部、供銷合作總社組成領導小組開展成藥下鄉活動,名省、市區政府的相關部門也組成相關的成藥下鄉領導小組,醫藥商業部門組成貨郎擔開展送醫藥下鄉到田頭地邊。文革開始后,全國開展農村赤腳醫生運動,廣大城市醫務人員也下到邊山老少窮地區開展醫療服務,開展一根針、一把草向農村送醫送藥,我國僅用占世界醫療衛生費用7%的經費,解決了占世界人口22%的醫療用藥問題,受到世界醫療衛生界的贊揚。

以此可以說明,發展中醫中藥本是解決人口多,底子薄,醫療衛生用藥奇缺而貴的主要途經。改革開放以來,下放的醫療衛生人員回城,農村有點作為的醫生千方百計的擠入城市“抓老鼠”,醫療衛生部門把全心全意為病患者服務,救死扶傷而變成了一切為了金錢而投機鉆營,因此醫患關系緊張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變成了把醫療衛生的重點回到城市去號召,有人風趣的說,幾任衛生部長都是上海大城市的,他們眼里始終中只有城市和老爺,為農村和邊山老川窮區服務成了一個表演的舞臺,一塊遮羞著布和一塊伸手向政府要錢的敲門磚!

政府的醫療補貼從人均20元增加到50元,之后又增至120元,而今又變成240元,幾年間增長了十幾倍,而醫改辦仍然不滿足,要政府繼續增加投入,還說醫改已進入攻堅階段,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齊心合力。過去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方針快要變成一要吃藥,其他都不重要的行動,一旦這種情況成為現實,那么我們這個人口眾多,平均資源少的國家將會回到那個歷史階段呢?誰對這段歷史負責任呢?

我國中成藥的發展,從有統計資料的數字看,1956年為4969萬元,58年為12329萬元,75年為5.7億元,81年為11.4億元,90年為55.8億元,而2002年為90億元,2002年中成藥利潤為10.56%,而同期化學藥僅為5.6%,因此,堅持發展中成藥生產和中藥產業,國家可以增加人員就業,增加財稅收入,降低藥價,病人用藥更加便宜,更加環保安全。

然而從2002年全國中藥行業貫徹執行中醫藥發展綱要后,2004年中醫藥產值比2003年下降39%,利潤下降33%,特別是進行GMP整頓以來,藥廠不斷增加,據97年底國家醫藥局年終統計資料全國有中西藥廠2400余家,而經過國家醫藥局發證認可的藥廠僅786家,而98年國家藥品監督局成立后,現在醫藥網上的全國藥廠是7156家,比98年國家藥監局成立后新增加了9倍多,平均每省達到200多家,而這一時期正是國家加強宏觀管理的時期,藥廠為了爭發展,就大力開展中藥提取物生產出口,使我國中藥材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貴州、廣西、云南等中藥材主產地野生藥材資源豐富的省份已經不夠自給,有些內地藥廠也到東南亞一些國家去搞資源,如江蘇南京的脈絡寧廠,其原料石斛就是從泰國緬甸等國進來,然后經云南思茅運到南京的,由于中成藥產值、利潤不斷下降,從2005年開始,國家發改委至今也未再向外界宣布中成藥產值,利潤實現情況,向外界和媒體透漏醫藥增長續效主要講的是向國外引進的生物制藥。

西方發達國家地發展化學藥僅200多年,化學藥給人類造成的惡果已再無法繼續,如我國聾啞人占殘疾人的40%左右,這主要是使用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引起的。

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都開始把醫療發展重點放在植物藥的研究發展上,而我國則把我國五千年歷史的中藥不予重視,而且搞那些連西方國家自己都抱有懷疑的生物制藥,生物藥對人類和環境影響還無法斷定,說不定比化學藥品更具破壞性,改革開放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五千年歷史,無數中國人用人命檢驗的我國傳統中藥不科學,200多年歷史證實化學品無發展前途,剛開始的生物制藥是好是壞還無法證實,我們那些打著科學發展觀的旗號,大力吹噓和推廣生物制藥,結果是喜還是憂呢?

那些主管部門和領導,你們認真聽取過各方意見嗎?

你們認真思考過這一有關人類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嗎?

現在人大、政協開會一把檢查監管執行上級的政策作為口頭禪,你們對那些具有決策責任的部門和領導是不是也該認真進行一些檢查監督呢?

俗話講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上梁和中梁才是關鍵呢!

胡錦濤同志要多次講,權為民所掌,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又告誡全黨要求真務實,虛心聽取真實情況。

據此,此文和不少段落我在2008年11月就寫成了,后來我個別征求了一些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老中醫意見,他們說我們中的一些人幾乎逢場就講,甚至參與了五老、八老向政府獻言的討論,有的還簽字畫押,兩會中也有提案,但提案到衛生部就止住了,我們所提意見不僅沒解決,反而提意見的人被打入另類。

現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年輕化了,我們這些七老八十且擔任了5--6屆代表的人也都先后退出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行業,這輩子很快就結束了。中醫藥局搞什么名老中醫師,我們很快都成僵尸了,中醫藥的發展我們已經盡力了,再也不想干什么了。因為長期的實踐是我們的衛生部引不起重視,說話不算數,而是在放屁!因此,我勸你不要向上反映了,你的反映一是到不了關鍵人物手上,二是就是關鍵人物看到你的材料能否認同和進行認真研究調查也是一個問題,我勸你還是心情平靜一點趁現在生活還好爭取多活幾年吧!

上面一心要消滅中醫藥,以便于他們去和國外接軌,政府部門也信,而且發紅頭文件給政策,給資金,給以大力支持,中醫藥怎么叫也快完了,反正我們這些老人死了更不會有誰來繼承?

為此,我便打消了向有關部門和領導反映和想法。最近,我翻找以往的一些資料,發現了江澤民同志在彭德懷同志誕生100周年的紀念會上講話中對彭德懷同志一生光明磊落、剛直不阿、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評價,再一次鼓起了我的勇氣,經過幾天幾夜的思考,我決定在網絡上發表這篇文章。

我已年近七十了,在中醫藥這行干了54年,對中醫藥發展有深刻的認識和深厚的感情,在中醫藥快完蛋時我不說,何時才說呢?對于其結果怎么樣就怎么樣吧, 我不能在我還沒死之前就眼睜睜看著具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醫藥就消失了,這樣我實在傷心啊!是錯是對,我相信歷史是會加以證明的。





                                     駱詩文

                                                           2012年元月8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6.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中文丝袜 | 中文字幕日本有码视频在线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