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班學習心得:學習中醫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周日下午空腹了一個涼桔子,不一會兒就開始肚子疼,吐酸水想吐。實在是害怕嘔吐的感覺只能強忍著。想著既然不想從上面排出邪氣就從下面想想辦法吧,下意識的揉肚子。記起中脘、神闕這兩個穴位能夠治療腸胃疾病,就不停的按揉。果然有效果,一會兒就去大便。去幾次衛生間后早早睡了,早上起來好了七分。
其實最開始是想艾灸的,結果艾條一靠近肚子就更疼,不知什么原因只好放棄。
胃痛要是在以前,肯定要先吃上幾片胃藥,根本不會想到人體還有對胃痛起治療作用的穴位,不會想到用中醫方式治療疾病。
所以,在中醫班結束后的一個月,回想起學習的最大收獲就是選擇通過中醫調理身體治療疾病。
中醫是門人體科學,不能脫離人體各個部位,也與人的生活分不開。人的穴位脈絡,生活習慣,四季起居,飲食愛好,都是中醫研究的范圍,而且有大量的實踐經驗。
尤其是中醫外治方法則更加貼近百姓生活,容易操作,經濟實惠,而且事故率低。其實最簡單的就是調整每天的作息,根據季節的變化增減衣物變化飲食。為什么要在上午七點到九點之間吃早餐,春捂秋凍的道理是什么,冬天應該多吃咸的還是甜的?很多知識在學習中醫之前完全沒有概念。
然而當入門中醫后,很多被稱作的神秘現象其實中醫早有精辟論述。思維方式不同,認識世界的角度也不會相同。
5天時間學習的內容很多,若說全部精通怕是不現實。但功夫在課堂外,老師的最大作用是讓你明白中醫的理,入了中醫的門。至于最終能有多大成果,很大一部分在于實踐學習啦!
中醫班結束后第二天就東奔西跑,這次肚子疼算是讓自己安靜了幾天,寫出一些心得。自己實踐的少,學的一些東西已經變得生疏,算不得一名優秀的學生,但成為一名中醫的宣傳者,在各類場合讓更多的人認識中醫實踐中醫。
常常會想起聶老師,看她的微博關注她的動態。也熟悉了百家合符的朋友,他們可不是一般的工作人員,可以說經過培訓學員的水平都未必有他們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的取穴水平真準,按得你酸脹直喊,最后不得不拽住他們大叫我自己來。
五天的快樂時光又掛在嘴角,不知道九期的其他同學是否順利,中醫給他們的生活帶去了多少改變。
風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