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創新在于理論的創新——太極古醫理論
生命起源于宇宙自然變化,人類是自然變化的產物,醫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人類,因此醫學的理論根本當起源于自然變化規律,太極古醫理論出自于自然變化,西方的化學,實際上就是研究自然物質的變化,是探索人體內部秘密的一個重要途徑,人體生命的運動變化就是自然物質的自然運動變化現象,太極古醫理論不但具備了西方化學的理論,更具備了中國古人發明的陰陽五行理論,太極古醫理論包含了中醫的研究方法,也包含了西醫的化學實驗方法,把物質的屬性和物質的現象融和為一體,揭示了人體生命內部的變化規律,然后將其運用于每一個人體,對人體疾病與健康有一種超前的檢查功能,下面是太極古醫的基本理論。
太極古醫的理論:
1.太極古醫的物質鎖定論:
我們的先祖們就認為:宇宙世界是物質的,根據他們的觀察和分析,把宇宙中的自然物質鎖定為二十二種,又把這些物質分做三大類,一類是精體物,即有象物,稱為“低級能量物”。一類是氣體物,即微形現象物,稱為“中級能量物”。一類是無形無象物,稱為“高級能物”。也稱“神體物”。精體物用他們發明的十二個地支代表,氣體物用他們發明的十個天干代表,神體物是從二十二種物質中高度提純出來的,沒有特殊的代表,只是在能量上的區分。
2.太極古醫的陰陽論
前面我們講了世界原本具有兩面性,一是物象世界,一是物性世界,恩師的“天體變化開示圖”中已經明顯地指出陰陽包含兩個方面,圖中的陰陽符號即“一一”和“一”,指的是物象陰陽,此陰陽是產生于人的意識,是人為規定的陰陽;圖中的太極圖內表示的黑白陰陽,指的是事物的性質陰陽,它是自然產生的,不是人為的,它具有自身的特性,不以人的意識活動而改變,這樣就出現了兩種陰陽的說法。一種是代表物象的陰陽稱之為象陰陽,另一種是事物固有物性陰陽,稱之為性陰陽。
象陰陽就是人們對事物形象的認識的區別,一般多指有形世界里的東西,如,日星為陽,月星為陰,男性為陽,女性為陰,父為陽,母為陰,少為陽,老為陰,白天為陽,晚上為陰,上面為陽,下面為陰,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動態為陽,靜態為陰,明為陽,暗為陰,熱為陽,寒為陰等等。這些都是人們觀察到的某些現象,加以總結分析然后規定出來的陰陽,只是人類的一種意識性的東西,沒有什么意義,是一種形物代號,好比人給事物起名稱一樣,在這里稱之為假陰陽。
性陰陽,它是物質世界里特有的產物,它存在于任何事物內部,它是事物的原本屬性,它不以人的意識活動而改變,陰就是陰,陽就是陽,存在于任何事物本身,并且穿插于事物的全部,就是現在講的事物的化學性,在現代科學中,將其陰陽性稱之為酸、堿性,這里的陽性和化學中的酸性相照,這里的陰性和化學上的堿性相照。但此陰陽性代表的不是事物的單一物性中的陰陽,而是代表了自然五行之內的陰陽性,這里的陰陽性各有其明顯的物性特點,事物的陰性成份具有:寒涼性,收縮性,老化性,僵硬性,運動性,堿化性,不可再生性,凝固性,干燥性……,事物的陽性成份具有:溫熱性,上升性,揮發性,擴展性,軟化性,再生性,酸化性,靜止性,生發性,濕潤性……。這些都在于事物的內部其性永存,不會改變。
以此兩種陰陽說明,物性對事物的發展變化起到主導決定作用,物象陰陽和物性陰陽是截然不同的,不能混為一談,否則無法看清事物的本質。
3.太極古醫的五行論:
前面講過了宇宙間的任何事物不論怎樣千變萬化,它們都歸屬于五大類,即古人講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此五大類代表了自然界中的不同類象,反映了事物復雜性,五行各有不同的取象,如:金形,有礦石,金屬物品,四向中的西方,人體上的骨。木形,有植物,木器,方位中的東方,人體內的筋,自然風。水形,有地球上和大氣中的水、油、酒,方位中的北方,人體內的血和津,人體內的髓質物;火形,有地球和太陽中的熱,人為的火,自然界中的電,人體內的脈管;土形,有地球和空氣中的土,人體上的肉。
自然界的五行不但有其象,還有其不同的特性:
金性:強硬性,蕭殺性,
木性:具有生發性,
水性;具有流動性、變化性、潮濕性,
火性:具有溫熱性,干燥性,
土性:具有固著性,生發性。
五行除了它的自身的物象和自身的物性,還有與別物發生關系的特性,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密切聯系,它們之間的相生關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它們之間的相克關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里所講的五行屬性相當于化學中的酸性與堿性。
4、太極古醫的陰陽五行與物質結合論:
前面講了事物的陰陽性,和事物的類別性,事物的陰陽性存在于任何事物之中,說明自然界的五大類物中都存有不同的陰陽屬性,每一種事物中各分陰陽,這樣構成自然界的物質成份就成了十種,它們在形態上不同,在物性上不同,我國古代人很早就發明了這個自然規律,早在黃帝時期就發明了十個文字代表自然界的不同物質成份,它就是人們說的十個天干,因其自然五行成份含于自然界中,具有強大的能量,因此,古人稱之為天之造物,名為天干。古人發現了自然界中的陰陽五行成份之后,便把其五行中的陰陽劃分開。固而,木中有甲木和乙木;金中有庚金和辛金,土中有戌土和巳土,水中有壬水和癸水,火中有丙火和丁火,自然界中的物象和物性就用這十個天干來代表,這十個天干不但代表了事物的象,還反映了事物的性,此十個字就代表了自然界中所有物質的特性。如
甲 丙 戌 壬 庚
木 火 土 水 金
乙 丁 巳 癸 辛
自然界中的陰陽五行都是以氣的形式而存在,而這十種不同成份只有地球上才有,其它的星球上是不具備的,然而此十種成份是怎樣來到地球上的,這要從月球繞地球運轉中論起,天空中的月球吸收了太陽上的能量,和其自身的能量進行作用后,以氣體的形式對地球進行作用,一個回歸年之內將其吸收到太陽能,作用成此十種不同的五行成份分撒到地球上,使地球上的萬物各具形體,生生不滅。月球繞地球轉十二個輪回為一回歸年,因此地球表面的陰陽五行氣,都是來自不同的月象變化,十二月象用十二個文字表示,稱為十二地支,古人很早就發現了此中之意,故而有軒轅作《歸藏易》,就是把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相連接起來。
甲木出于支中寅,
乙木出于支中卯,
丙火出于支中巳,
丁火出于支中午,
庚金出于支中申,
辛金出于支中酉,
癸水出于支中子,
壬水出于支中亥,
戊土出于支中之辰和戌,
已土出于支中之丑和未。
這樣與之相應的十二地支也有了陰陽五行之性。
即木中有甲乙、寅卯。
水中有壬癸、亥子。
土中有戊己、辰丑和未戌。
火中有丙丁、巳午。
金中有庚辛、申酉。
因十二地支以精體形式存在,十天干以氣體形式存在,它們雖在五行歸類上相同,但其形有所不同,其性也有所不同,這樣一起構成自然界的物質成份,由十種變成了二十二種,它們同時分布在自然界中,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物性而存在著,才能構成了千萬種變化的物質世界。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代表著自然界的不同物象和不同物性,它們無論在象陰陽上和性陰陽上都有陰陽之分。
天干和地支在取象上的陰陽分法:古人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規定了干支的陰陽,這是在形象上的規定法。即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其中
甲、丙、戊、庚、壬為陽。
乙、丁、已、辛、癸為陰。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
丑、卯、巳、未、酉、亥為陰。
天干和地支在物性上的陰陽之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除了代表自然物象之外,更重要的是代表了自然界的二十二種不同的物性,它是自然生成的,永久不變的,它不像古人對干支按照一定的規律而定,它有自身的特性,其在物性上的陰陽分法如圖:
此圖是一個物性陰陽的表示,圖中的直線連接的干支是代表的物性為陽性,圖中的曲線連按的干支代表的是物性的陰性,此種陰陽性是任何事物的天性,是自然生成的,它代表了事物的物性,具有一定的能量,正是這些特性,才使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表現出不同的形式,根據圖示說明。
十天干中的:乙、丙、庚、子、巳為陽性,
甲、丁、戊、辛、壬為陰性,
十二地支中:子、丑、卯、巳、未、申為陽性,
寅、辰、午、酉、戌、、亥為陰性。
此種陰陽性的分法是世界萬物的屬性分法,就好比事物的化學性質,無法改變,這些物性的存在,決定著事物的不同形態,決定著事物的物性特點,它是推動一切事物變化的一種能量,實際上任何物質都是以這些特性而定論的,稱這些自然物性為先天物性,它主宰著事物的一切。任何事物都必須遵循此特性,這些特性就是自然規律的所在,任何事物都必須應此自然特性,否則,事物就會產生異變,出現故障。
上面所說的天干和地支,都具有雙重性的代表意義,這一點是決不可混淆的。
5.物質之間的作用關系:
前面在認識自然部分講了物質的作用關系,再說明一下。
出現了兩種陰陽五行學說,就出現了兩種作用關系,一種叫象五行作用,一種叫性五行作用,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
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象五行作用的結果是,生者力量減小,受生者力量加大,受克者力量減小。
性五行的作用關系:(它是以物性而論的)五行之中都有陰陽性,作用結果是,同性相生,力量加大,異性相生,力量減小;同性相克,力量增加,異性相克,力量減小。其它的在此簡略,另有轉論。
宇宙間的基本物質用天干和地支二十二個文字代表,正對應了人體的基本組成物質,十二經脈和十個內臟機體,另外人體內還有一對特殊的經脈,用干支當中的辰和未代表,這是人體內主宰人的一切的根本物質,與人體內的二十三對染色體相互對應。
太極古醫將用這些理論采取合理的方法,對人體進行超前的檢查可以使人清楚的了解自身的體質變化狀況,可以了解到哪些人是癌癥的潛伏著,那些人不是。可以提醒人們去提前預防、改善,使自身的生命運動活動在健康的范圍之內。因此,太極古醫的創新是醫學發展最好的方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