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冒千萬不要濫用抗生素,這在國外是被嚴厲禁止的,在美國對抗生素的管理比槍支還嚴。因為西醫理論認為,抗生素對病毒感冒不但無效,而且會有副作用。國內醫院濫用抗生素退燒,實際上是破壞了人體免疫力,使免疫系統無法抵御外邪,使病氣深入加重了。表面癥狀雖然暫時消失,但不久必然出現更嚴重的內臟功能失常癥狀。
2、受寒感冒發燒,無論用任何涼藥“退熱”都是錯誤的,這是“釋邪攻正”的“投敵賣國”行為。發熱是身體抵御寒邪,努力使寒邪外散的正常抗病反應,汗出則熱退,這過去在民間屬于常識,老太太都會用姜湯(生姜紅糖水)(辛甘化陽)治感冒。但是現在都只知道退熱,殊不知這種退熱的性質等于投降,就像當年的滿洲國一樣,雖然沒有槍聲,實際上國土已經淪陷,東北人民已經變成亡國奴了。
3、感冒應分六經治療,《傷寒論》是治療一切感冒的經典。感冒初起都是從主一身之表的太陽經入,太陽病的主方有兩個:一個是桂枝湯,一個是麻黃湯。一個治的是傷風,一個治的是傷寒。傷風正氣外散,有汗;傷寒邪氣內斂,無汗。傷風身軟,傷寒身重。兩者共同的特點是“頭項強痛而惡寒”。
4、所謂的“風熱感冒”大多數時候只是主觀想象,只要天是寒的,就不會有所謂的風熱。說發燒能夠導致肺炎腦炎等同樣也是一種主觀想象,是以訛傳訛道聽途說的結果,真熱的陽明證是不會在太陽受邪的階段出現的。而夏季的中暑與通常感冒性質不同,中暑為受熱汗出過多,傷津虛脫所致。中暑得涼則解,感冒得涼則重。感冒的性質通常是寒性的,不可雪上加霜,這在大眾之中應該成為常識。
二、治療方藥:
1、桂枝加附子湯:感冒發燒,頭痛,出汗,怕冷,腰酸重,鼻鳴干嘔。
桂枝3克,白芍3,炙甘草2,黑附子1,生姜3片(切),大棗2枚(掰開)
開水泡服,早七時,下午四時,晚睡前各服一杯。3劑。
2、麻黃理中沖劑:感冒發燒,頭痛,身痛,骨節痛。無汗,喘。飲食難入。
麻黃3,桂枝2,炙甘草1,杏仁2克,白術2,黨參2,干姜2,黑附子2
開水泡服,早七時,下午三時各服一碗。兩劑。
3、加味小青龍湯:感冒被涼藥誤治,熱退后咳嗽不止,飲食減少,痰喘。
麻黃2,細辛2,黑附子3,五味子2,陳皮2,半夏2,茯苓2,白術2,干姜2,炙甘草2,桂枝3,白芍2
開水泡服,早醒時,下午三時各服一碗,忌食生冷油膩食品,2劑。
4、桂枝二陳湯:感冒出汗,打噴嚏,流鼻涕,鼻塞,有痰。
桂枝3,白芍3,炙甘草2,陳皮2,半夏2,茯苓2,生姜2片,大棗一個掰開
開水泡服,早七時,下午三時各服一碗。四劑。
5、感冒治愈后,仍有食欲不振,精神不足,肢寒怕冷等陽虛癥狀的,改用附子理中丸調整。大人早午飯前各服二丸(大蜜丸),小兒各服一丸。
6、其他經的病癥已不屬于普通感冒范疇,通常感冒初期不經誤治不會出現里證,若出現少陽陽明或三陰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情況復雜,可向明醫問診,患者及家屬不要輕易擅自用藥。
三、答問:
問:三七先生給的治感冒的藥方多是有發燒癥狀的,如果要是受寒引起,還沒有到發燒的地步只是鼻塞、頭痛、打噴嚏、流鼻涕、嗓子痛、舌苔白膩、口中有膩感無味、四肢無力等癥狀時,該如何用方呢?
答:
麻黃2,細辛1,黑附子3
開水泡服,早七時,下午五時各服一碗,二劑。
四、美國專家眼中的中國式“退燒”“吊水”
“中國才作這樣處理,美國沒有退燒針”
1991年7月的《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一篇“在美國求醫”的文章,作者是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訪問學者”。他赴美后不久因“感冒發熱”去醫院急診:“經過全面檢查和抽血化驗,醫生診斷是流感”。作者抱怨:“醫生只開了一張處方,由我們自己去買了一小瓶 Advil(布洛芬),這是一種不需要處方就能買到的自用感冒藥。”
次日他未見好轉又去就診。“一位美籍華人醫生查閱病歷、仔細檢查后說:‘昨天你來,他們未作處理,這是屬于病毒性流感。’”“我請求醫院給予退燒針和輸液,這位嚴守職責的醫生回答:‘中國才作這樣處理,美國沒有退燒針。’”
發熱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一般只在過高熱時才可能損及神經系統,出現意識障礙。所以,Schmitt 把家長對兒童發熱的過分擔心稱為“恐熱癥”。處理發熱的關鍵在于診斷,而不是急于退熱。
為什么要靜脈滴注?
1994年6月,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一個訪問組參觀安慶市附近的一所鄉鎮衛生院。當時病房里有13位病人,看上去病情都不重,但有11人在“吊水”,其中1位還舉著吊水瓶走動。一位美國教授對此大惑不解,問這些病人生什么病,為什么要靜脈滴注?
注意:具體情況,千變萬化,自己謹慎對照使用,如效果不佳,請找身邊明醫診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