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玉茹:政府應加大工作力度拯救古中醫學說
關于“政府應加大力度,在‘傳承古中醫理論,拯救古中醫學說’工作方面有所作為”的建議
首先明確,本文所提“古中醫”是指漢代以前的中醫學術思想。
一、提案背景
隨著現代人類文明的不斷大踏步發展前進,西方醫學愈加高度發達,現代中醫學亦不斷得以改善,卻使傳統的古中醫學越來越顯沒落,中醫從教育到臨床到管理都越來越走向西化,中醫院校的畢業生浪費了時間、精力、錢財卻難以就業,多數正在從事臨床的中醫人才也逐步邊緣化、西化,淪為“慢郎中”,進而導致新的“中醫無用論”的鬧劇在上演。而這些是某些西醫利益集團最最高興看到的。
而我們呢?借用臺灣師范大學曾仕強教授在講《易經的奧秘》時說過的話:“我們手里捧著老祖宗七千年的寶典,但是我們都睡著了,并且很多人都沒有睡醒。”
現在是時候了!否則我們所付出的健康成本、醫療成本會越來越高,看病難、看病貴的矛盾會更加尖銳。因此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以政府為主導大力傳承“古中醫理論”,拯救“古中醫學說”,不僅具有歷史轉折意義,而且勢在必行,且急不可待!!!否則,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古中醫學----也會像中國傳統的天文學、算學、農學、哲學等一樣,不得已地、逐漸地被相應的現代科學取而代之,退出歷史的舞臺,果如此,中華文化的復興將實實在在成為一句空話!
二、古中醫學說面臨的問題
1、 缺乏主流教育平臺。
2、 缺乏主流實施平臺。
3、 缺乏實際意義上的政策支持。
4、 政府及中醫主流學術界由于慣性思維缺乏對中醫的正確認識與足夠的重視。
5、 中醫藥典一成不變。===錯漏百出最不應該的
6、法制上、業務上受限于現代醫學的管理模式。==迷信西方
7、因過分倡導教育要與世界接軌而導致了傳統文化的缺失。。==迷信西方
8、中醫界對古中醫學認識上存在較大不足及偏差。
9、古中醫的傳承與發展出現了斷層。
10、因商業運作及受限于現代分析化學的影響,以及對中藥性能的認識上的錯誤,種種原因導致中藥的種植、采集加工炮制不合理。。==迷信西方
在抗擊“非典”時期,中醫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卻未能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把中醫藥真正發揚光大,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三、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
1、歷史原因
古人尚知“師夷長技以制夷”,而我們卻不自覺地在某些方面 “師夷長技以制己”。
1840年后,國外敵對勢力大舉入侵,直至上世紀四十年代,中華民族屢遭侵略屈辱,西方資本主義集團垂涎中國四萬萬人的大市場,以傳教、辦現代醫院、以庚子賠款培養青年西醫、和詆毀、弱化、消滅中醫等等手段,基本實現了統治、占領中國市場的陰謀。而我們在倡導西學、新文化運動,反帝反封建的同時連部分傳統文化的精髓也一并被反掉。
中醫被四面圍剿,一部分中西匯通派落入了圈套。學習歸國的海歸派,如余云岫等人更是成為滅絕中醫的急先鋒,使中醫及傳統文化被沖擊到幾近滅絕的境地。新中國成立后,國家著手挽救中醫,整理并研究學習古中醫典籍,提倡中西醫結合、互補、中醫藥現代化。然而,久而久之實踐的結果卻是中醫走向了西化、邊緣化,導致如今大多數中醫院里掛滿了輸液瓶。
2、中醫自身的原因
醫圣張仲景早在1800年前曾在《傷寒論序》中告誡中醫:“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而這些現象至今仍然存在。
3、教育原因
現代化的主流中醫教學思想及教學模式,大多數背離了《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古中醫理論的主旨,影響了古中醫的思想傳承及治療效果。《傷寒雜病論》時代以前的中醫認識論是以《易經》的思想理論為基礎,立足天人一體的生命宇宙整體觀,認為世界是一個大宇宙,是一個太極,而人身是一個小宇宙,也是一個太極,世界萬事萬物的變化皆為一陰一陽的變化,人最早的生命是天地之氣氤氳而生,并與天地之氣的千變萬化保持和諧一致方能健康無病;古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患病皆為本氣自病,治療方法應當是調整患者本氣的運行達到常態即可,有古籍本《傷寒雜病論》為證、有以李可先生為代表的正在傳承和發揚古中醫的那些“鐵桿”中醫作出的成績為證。
而現代化了的中醫教學模式則是像西醫那樣,分科、標準化、量化、分析科學化、絕對機械化、物質化。化來化去,化掉的是中醫的靈魂、國人的民族自尊,待到學生學業完成無力就業,只好繳械投降改學西醫。
當代的部分西醫學者及工作者,仍然在有意無意地排擠、詆毀中醫,甚至連那些學習中醫后無從就業的中醫學子也在應和,認為中醫不科學、唯心、帶有封建色彩。因此,造成了醫者、患者過度依賴西醫,給國人帶來的卻是疾病譜越來越廣、病齡越來越長、疾病的復發率、重復治療率及醫院感染率越來越高、看病的門檻越來越高不可攀、找不到適當的科室等等,這便是“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本原因所在。
4、教材原因
如今的中醫學教材,大多改變并背離了《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古中醫學術思想的原貌主旨,且歷經半個多世紀,在誤解了“中西醫結合”及西方醫學機械唯物論思想指導下,不僅使得中醫沒有現代化,反而是全盤西化;再加上多數參與編修、講解中醫教材的人,不知其主旨,有的即使認識到錯誤所在,亦無勇氣改正。明代時珍老人因街傳巷議主觀臆斷而訂的“細辛不過錢”及“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之說害人不淺,早在1981年考古“權”的發現證實了其錯誤所在,藥典教材未予改正,至今害苦了《傷寒論》400多年。在現代藥理研究思想主導下規定的中藥劑量和用法,與《傷寒雜病論》等古中醫理論在實踐中得出的中藥劑量和用法大相徑庭,且多數中醫仍在照此辦理,這使中醫落入了“不治病,別要命;教材方劑照著用”的尷尬境地,導致如今的中醫療效甚微,古中醫學理論的精髓幾乎失傳。
此外,我國提出基礎教育與世界接軌后,越來越多的人不能很好地繼承中華古文化的精髓,使得研修中醫的專業人才更是不能正確地、很好地閱讀理解古中醫學典籍,結果很多人讀了很多古中醫書籍,卻達不到明理的目的。
正是以上諸多原因,才使傳統的古中醫學說逐步走向了斷層的境地。
5、市場化原因
五年前,受中醫界泰斗鄧鐵濤先生之委托,山西省靈石縣著名老中醫李可先生,幫助某醫院成功建立了古中醫救治急危重癥傳承基地,三年內帶出了一批優秀弟子,以純中醫的手段,成功救治了大量心衰、呼吸衰竭等重危急癥患者,且多數病人僅花費幾百元或者幾千元便已康復。然而,當李老先生返回山西不到三年,其機構已難以繼續發展,原因很簡單:院方嫌中醫不掙錢。
所以,當醫生以解危救困為已任的時候,政府更應當從解決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出發,給中醫以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扶持,將古中醫理論發揚光大!讓古中醫學說更多地造福當今百姓!!
四、在科技突飛猛進、高度發達且古中醫與中國傳統文化一樣被世人看似古老而“落后”的當代,我們提出“傳承古中醫學說,拯救古中醫理論”有什么重要意義呢?
答案是意義非常之重大!
目前,西醫西藥帶來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已經成為一大問題。而從環保及可持續發展觀上看,中醫的針灸只要操作正確,幾乎是零污染行業,且不會浪費資源,卻療效好見效快,按摩推拿等更是如此;中草藥的種植不僅富裕了農民,還綠化了環境,且藥渣也可完全回歸自然,更符合科學發展觀。
擅治常見病、急危重癥是古中醫故有的傳統特色,這是已經在我國漢代戰亂疫癘流行的年代就已經被醫圣張仲景實踐證明了的。而在當今,李可先生歷經50余年對古中醫學說予以探索實踐,成功救治了數以萬計心肺腎三衰的重危患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弟子,聲溢海內外民間,他們采用古中醫的施治方法救治患者,心衰病人可以在一小時內迅速改觀病情,兩小時保命,三小時救命,24小時內部分病人可以自行下地走路,且愈后不易復發,而且不必象西醫那樣輸液、打針、搭橋、放支架等給患者及家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和高昂的醫療費用。
以治療糖尿病人為例(胰島素依賴者除外),用古中醫學說的中藥劑量用藥,病人的血糖20天就得以下降,一至兩個月病人血糖就基本恢復正常;治療高血壓病人亦如此,按古中醫理論用藥,可在兩個月左右消除病人對降壓藥物的依賴,有效地保證民眾的健康;對于各種“感冒”病人,只要按《傷寒雜病論》的辨證方法正確用藥,大多可在三日內迅速痊愈。這在“非典”及“甲流”期間是有過實例的,許多患者因此避免了靠輸液打針花費成百上千醫藥費的身心煩惱。
其實,古中醫的辨證施治思路方法并不像現代主流中醫那樣復雜,只要立足于《黃帝內經》天人一體的生命宇宙觀,緊扣《傷寒雜病論》六經辨證大法,一心赴救,膽大心細,便會有很好的療效。
1997年國家執業醫師法出臺后,隨著西醫藥的高速發展,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中醫緣于其限制等因素再次陷入發展低谷。而西醫各種醫療設備、各種藥物的引進應用,一方面維護了一部分人的健康,但另一方面卻給人民帶來了極高的經濟負擔、生活負擔,以及更可怕的隱性負效應。百姓常常在現代中西醫院求治無門后,又為尋找地道的好中醫而叫苦不迭。
所以,政府加大力度在“傳承古中醫理論,拯救古中醫學說”方面有所作為,并迅速及時地付諸實踐,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這樣做拯救的不僅是古中醫,更隨之拯救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拯救的是國人、國醫、國魂!!如此,我們的民族方可獨立、健康、自主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永久而瀟灑地生活在未來的地球村!!!
五、建議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傳承與拯救古中醫最大的難題便是實踐,包括政府實踐。人民政府為人民,尤其是政府主要領導,要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下,站在為歷史、為國家、為人民、為子孫后代、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繁衍而負責任的高度,實事求是地認真實踐。這也是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方面具有非凡意義的實事!為此建議:
1、刻下當務之急是結合古中醫的認識論特點、實踐特點單獨制定《中醫法》。要先給中醫松綁,并真正在法律上賦予中醫按《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四大經典,辨證施治用藥的權利﹔而不是以現代藥理研究的有效成分使用。由政府出面,摘掉緊扣在中醫頭上“封建落后”的言論帽子;除掉緊箍在中醫脖子上的先進的、科學的執業醫師法的枷鎖。
2、制定的《中醫法》要明確規定,不要再拿現代的機械分析科學來衡量、評判古中醫的中藥、理論、術語是科學還是迷信,是先進還是落后。因為迷信的、落后的已有中國的萬里長城、北京的故宮、張衡的地震儀作為反證;有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通過現代科技向世界人民所展示的內容作為反證;科學的、先進的有全球的氣候變暖、環境的污染,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抗生素的濫用給人體造成的惡果作為反證,有現代醫學束手無策的心、肺、腎三衰,及其理論評判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須終生服藥作為反證,有糖尿病控制飲食、合理應用降糖藥、注射胰島素把血糖控制在6·11以下可有效地防止并發癥作為反證。所以,不管信什么,信到差不多就好;再繼續信下去都是自己制造迷信。古人有古人的話,今人有今人的話,后人有后人的話。若因此而論,若干年后,今人所崇尚的“科學、先進、現代化”也將被后人視為“迷信、落后”。
3、為中醫立法要在認識論與方法論上,以《易經》為代表的自然學科、人倫道德及哲學思維為基礎,重新解讀詮釋《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
4、重新修改《國家中醫藥典》,尤其是藥物的用量及加工炮制法等,修改時要以《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為依據,讓處方用藥的辨證思路、劑量及方法恢復《傷寒》原貌。
5、結合中醫的學習實踐特點,制定鼓勵、學習和發揚古中醫的政策,并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古中醫學說;像在世界推廣建立孔子學院那樣付諸實施。
6、主流中醫院校要把古籍本《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搬進講堂作為必修課,并同時講授以《易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課,萬萬不可再搞什么中西醫結合教育。施治過程中可以中西醫優勢互補。
7、以政府為主導,大力投入,建立集教學研究與實踐為一體的古中醫傳承基地,并給予相應的人事待遇,且要實事求是地落到實處。
8、在現有的中醫院校開設獨立的古中醫傳承學堂,聘請“鐵桿”中醫、地道的“純”中醫講學,讓學員在學習古籍書《內經》、《傷寒》、《難經》、《神農本草經》等課的同時,學習《易經》、《論語》等中國傳統的文化典籍。學員畢業后給予國家承認的同等學歷文憑,并優先就業。
9、鼓勵離退的、民間的“古中醫學說”傳承人,開設古中醫診所等等醫療機構,管理上可明確規定﹕中醫師在診療過程中只允許采用傳統的望、聞、問、切等中醫診斷措施,只允許動用傳統的中醫治療手段……要堅決杜絕“中西醫結合”。
10、鼓勵“鐵桿”中醫(尤其是埋沒于民間的地道的名老中醫)以傳統的師承方式帶弟子,弟子學習實踐達標后,政府應承認其學歷。
概如此,才可以讓世人享受到更為和諧、自然、綠色的保健與醫療。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據網上消息,2008年3月9日的《世界周刊》及2008年10月1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06版登載:“美國第一個《中醫法》于1973年4月20日在內華達州誕生,該法案從正式在州法院提出至州長簽字生效,僅僅用了5周時間,堪稱神速……”;“加州于1975年7月通過了針灸職業合法化提案,規定7名中醫管委會委員中要有5名是中醫,而西醫不能超過2人。紐約的第一個《針灸法》也在1975年8月9日通過,于1976年4月1日發出第一批針灸師執照……”
1998年澳大利亞的卑詩省頒布了《針灸法》,2003年又有了《中醫法》。而我國1997年引進制定的《執業醫師法》,在保護和發展西醫藥的同時,卻是不自覺地阻礙了傳統中醫的發展。我國2003年4月7日頒布的《中醫條例》,其總則是好的。其余大部分內容對中醫的保護、發展與促進思想,基本類似于西醫法的原則,而中國真正的《中醫法》一直處于討論、難產階段。據傳﹕周邊某些國家也在爭說孔子是其本國人,還準備要把孔子的塑像移至其國;還說中醫是誕生于他們國家,是他們國家的專利。
我們的國寶已經丟失得太多太多了,在人類文明高度進步、國家實力逐步強大的今天,誰都不希望歷史的悲劇重演于世。
總之,政府應立刻行動起來,加大力度在“傳承古中醫理論,拯救古中醫學說”方面有所作為,這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非常切合實際的一個主題。政府、醫療衛生領域的各類人員,身為炎黃子孫,有絕對的責任和義務,為“傳承古中醫理論,拯救古中醫學說”作出應有的貢獻!我們一定要有大刀闊斧、大無畏的精神,告別過去,繼往世絕學,創后世太平!!求真務實,重在實踐!!!
(作者:李可古中醫學術思想傳承基地山西地區負責人齊玉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