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生物產業(yè)化推廣 傳統中醫(yī)藥或不摧自毀
幾天前遇到一位在衛(wèi)生行政部門工作,醫(yī)藥學專業(yè)的朋友,談到轉基因話題時居然沒聽說過。但談到到現在市場上木瓜95%以上都是轉基因品種時,他告訴我,木瓜還是一味中藥,這是我不知道的。
盡管我已去世的父親就是一名中醫(yī),但是我對中醫(yī)藥確實一無所知。同樣對轉基因的具體技術也是一無所知。不過這并不妨礙我們把轉基因和中藥聯系到一起來思考。
木瓜這味藥能“平肝和胃,去濕舒筋。治吐瀉轉筋,濕痹,腳氣,水腫,痢疾。”
①《雷公炮炙論》:調營衛(wèi),助谷氣。
②《別錄》: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
③《食療本草》:治嘔畹風氣,吐后轉筋,煮汁飲之。
④《本草拾遣》:下冷氣,強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飲服之。又腳氣沖心,取一顆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嘔逆,心膈痰唾。
⑤《海藥本草》: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⑥《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
⑦王好古:去濕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脹善噫,心下煩痞。
⑧《日用本草》:治腳氣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腫。
⑨《本草再新》:斂肝和脾胃,活血通經。
這味藥功效的發(fā)揮,一方面對原產地和生產環(huán)境有很高的要求,木瓜主要來源是栽培或野生,分布華東、華中及西南各地。主產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此外,湖南、福建、河南、陜西、江蘇亦產。安徽宣城產者,習稱宣木瓜,質量較佳。另一方面要有相應的化學成份,蘋果酸、酒石酸、枸櫞酸、皂甙及黃酮類,鮮果含過氧化氫酶(catalase)種子含氫氰酸。
請問轉了基因的木瓜,還是原來的木瓜嗎?它對生產環(huán)境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制成中藥后,其中的化學成份又會產生什么變化?如果化學成份變化了,它還能不能發(fā)揮這味藥本應有的功能?如果把這味轉了基因的“藥”用到患者身上,還能不能達到醫(yī)者期望的療效?
中藥材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種植,二是野生。轉基因農作物一旦大量推廣,其配套使用的高效除草劑,必定會殺傷田邊地頭原本大量存在的野生中藥草,使其瀕于滅絕,從而達到有效減少中草藥資源的效果。轉基因農作物普遍存在后,基因飄移會否對人工種植的中藥材本身產生性狀上的影響。轉基因農作物大面積推廣后,會否對野生蜂群的數量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到需要依靠蜜蜂來異花授粉的中藥材生長。等等。
最大的問題,隨著時間推移,如果中藥材因推廣轉基因生物而受到普遍的影響,中藥材的性狀逐步發(fā)生改變,那么中藥就會走向不可測的絕境。當原本穩(wěn)定的中藥性狀變得不可捉摸,以中藥為基礎的中醫(yī)又當如何呢?
有一個叫方舟子的人,曾經不遺余力地打擊中醫(yī)藥,未能得逞。最近一段時期,又力挺轉基因生物推廣。那么,推廣轉基因生物,會否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果呢?
啰嗦這么多,僅為湊字數,因為不懂中醫(yī)藥,難免貽笑大方。主要目的還是要提出一個問題:轉基因生物產業(yè)化推廣是否會對傳統中醫(yī)藥產生不良影響?
提請中醫(yī)藥界重視并研究這個課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