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炳奎致胡錦濤:挽救中醫,刻不容緩
編者按:呂炳奎先生系原衛生部中醫司司長,這是2002年11月15日他去逝前一年寫給胡錦濤總書記的信,當時他已經89歲高齡。
胡錦濤總書記:
現向您報告有關中醫藥學遭遇到有史以來沒有過的災難的事實。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中國文化的寶貴遺產,是一流傳了數千年未中斷的、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學科。它又是一活文物,中醫藥學沒有因為它的古老而在現今喪失治病的功能和極高的療效,因為它是在中國哲學方法指導下創立的學科,具有超時代的內涵所致。說到文物,對文物保護有整舊如舊、原汁原味的要求,這個要求,同樣適用于中醫藥學。現今,衛生部等部委對中醫藥采取了以現代化的道路去改造它,要對中醫藥進行創新,這將給中醫藥的原汁原味徹底破掉,這是個錯誤的路線。中醫藥學在現今,不存在創新的問題,而只有繼承、發揚和提高之路。原因很簡單,中醫藥學在高等教育上已完全被西醫化,繼承都已經成為問題,如何去創新?
建國53年來,黨中央和中央政府對中醫藥一直是十分關注和保護的,誰反對和要消滅中醫藥學,就會給予嚴厲的批評、直至撤職處分。解放初期,就有對當時衛生部第一副部長、黨組書記賀誠和副部長王斌的消滅中醫藥政策的行為,給予行政撤職處分的先例(部長是民主人士李德全)。但是,這并未將中、西醫在行政管理權上給予分開,使得中醫在衛生部內長期受到西醫的排斥和壓制。可以說,中醫被西醫統治了53年!因為有了王斌、賀誠被撤職的前車之鑒,反對中醫藥的勢力,采取了打著發展中醫藥學、弘揚中醫藥學、中醫現代化的旗幟,進行著反對和消滅中醫藥學的勾當。由于衛生部長期以來均是西醫掌權,現今,在消滅中醫藥學的進程中,已經獲得節節勝利。2002年11月6日,中國中醫藥報刊登了《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這個綱要將中醫藥學徹底的破壞了,是西醫消滅中醫藥學的重要證據,也是它蔑視中醫藥學的一塊恥辱牌。
對西醫消滅中醫的做法,或者說以西醫改造中醫的做法,莊子在《應帝篇》中有一很恰當的比喻,其謂:“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中醫藥與西醫藥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醫學體系,實行中醫藥現代化,其意就是要中醫藥西醫化,這與倏和忽為渾沌鑿七竅異曲同工。
由于中醫藥學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人的民族感情的促發劑。當今,中國在世界的影響開始增大,在許多國家政府以及人民也開始承認和接納中醫藥學的時刻,中國的衛生行政部門卻在做著過去連殖民主義者和汪偽漢奸都未做到的事--消滅中醫藥學。這不光是廣大中醫藥從業者所不能容忍的,一旦真相大白,全中國人民也是不能容忍的。故針對當今這種打著發展中醫藥學,中醫現代化的旗號,干著消滅中醫藥學的行為,黨中央及中央政府應當順應中醫藥界以及中國人民的心聲,采取有利于中醫藥自身發展的行政措施,即將中西醫在行政上分開,各自獨立管理,真正讓中醫藥學在沒有西醫干擾的前提下重新獲得生機。這對提升中國文化在國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國人對黨和政府的擁戴,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挽救中醫藥學不被消滅,特提出以下解決辦法,望能充分考慮,給予實施,真正以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的生死存亡為基點去挽救中醫,也必然會得到中醫藥界和中國人民的擁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