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為儒”,
父為北宋名臣;
天資聰慧,記憶超群,
“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
漫漫科舉路,
志當存高遠!
家國情懷,
耕讀持家,
孝母兄弟相扶持;
矢志不渝!
青年隨父入京,
結識王安石,
與杜衍、范仲淹書信往來;
師從歐陽修學習古文,
“過吾門者百千人,
獨于得生為喜”!
獻上《時務策》,
自此聞名天下!
因其擅長策論,
輕于應舉時文,
屢試不第!
功夫不負有心人,
柳暗花明又一村!
兄弟同科及第名震京師!
任太平州司法參軍,
以明習律令,
量刑適當而聞名!
當館閣校勘、集賢校理,
理校出《戰國策》《說苑》《新序》
《梁書》《陳書》《唐令》《李太白集》
《列女傳》等大量古籍!
任《宋英宗實錄》檢討,
不久外放越州(今紹興)通判,
這一年發生大饑荒,
曾鞏張貼告示曉諭各縣,
勸說富人如實申報儲糧十五萬石,
比照常平倉的價稍高賣給百姓;
得以就近方便地買到糧食。
又讓官府借給農民種子,
讓他們隨秋季賦稅一起償還,
使得農事沒有耽誤!
北宋熙寧五年后,
歷任齊州、襄州、洪州、
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
為政廉潔奉公,勤于政事,
關心民生疾苦!
根據王安石新法宗旨,
結合實際致力于平反冤獄、
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
疏河架橋、設置驛館、修繕城池、
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
廢除苛捐雜稅,深受民眾擁戴!
曾鞏是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重要骨干,
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
在古文理論上主張先道后文,文道結合!
文風源于六經,又集司馬遷、
韓愈兩家之長,
平實質樸,溫厚典雅,
為時人及后輩所師范!
王安石:“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斗”!
蘇軾:“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
朱熹也推崇他:“予讀曾氏書,
未嘗不掩卷廢書而嘆,何世之知公淺也”!
其詩文曾被選譯成英文,流芳海內外!
曾鞏散文名篇《醒心亭記》《游山記》
《道山亭記》《墨池記》《寄歐陽舍人記》
《越州趙公救災記》《戰國策目錄序》
《元豐類稿》和《隆平集》傳世!
著名詩文《詠柳》《城南》《西樓》
《亂山》《城南二首》《書閣》
《離齊州后五首》《甘露寺多景樓》
《雜詩四首》《凝香齋》等!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水滿橫塘雨過時,一番紅影雜花飛。
送春無限情惆悵,身在天涯未得歸。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將家須向習池游,難放西湖十頃秋。
從此七橋風與月,夢魂長到木蘭舟。
亂山深處轉山多,此地棲身奈遠何。
莫問吾親在何處,舉頭東岸是新羅。”
注:①曾鞏,360百科。
②曾鞏最有名是十首詩。
2024、3、15-17,石鼓山下芝蘭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