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現代科學的發展,其理論體系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它不但使我們古老的天道文明實現了現代化,而且還補充完善了我們的人道文明,從而使其重獲新生,實現了我們天道文明與人道文明比翼齊飛并系統完備的中華道統理論體系。
相比較而言,我們中華人道文明重獲新生的意義更為重大,其實質屬于一個在廣采博收人類文明成果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全新理論體系,我國目前稱其為“人類文明新形態”。由于系統完備的人類學理論體系在古今中外文明史上一直處于空窗期,所以它的出現不但化解了無神論與有神論的重大分歧,而且將我們傳統的儒道釋也統合在了一起,從而使其適應性更廣,而且也更具有實用性,在整合并同化世界文明中具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作用,會在世界文明史上寫下濃墨重菜的一筆。
根據近現代科學發展,在對世界文明進行整合并同化的過程中,面對一片混亂需要大刀闊斧,徑奔人類文明的底層密碼,其必然會沖破種種理論桎梏的束縛,所以其也必然會觸動一些敏感問題。前些天曾撰寫過一篇拙作:《中華人道文明復興會帶動世界文明產生一場深刻的革命》,其主要是遵照習近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文化思想,根據我們中華道統理論范式在談社會科學問題,完全是在運用我們的傳統思維予以闡述,并對中外文明一些基本概念進行撥亂反正,可能由于其與我國目前學術理論界的習慣表達出入太大,甚至根據我們中華道統對馬列理論提出了一些不同觀點,有些人也許認為其屬于“大逆不道”,致使其在一些平臺都難以通過審核并給予發布,所以不得不對其進行一下補充完善。
由于前文有些過長,所以這次只對其前面部分進行一下相應的補充修改,不妥之處還望大家給予批評指正。
一、馬列本土化勢在必行
我們傳統的中華道統理論范式屬于系統論,它是基于天道文明(即自然科學)而產生的,其本來可以與人道文明系統論所共用,然而古代由于科技發展所限,我們的人道文明所需構件不夠齊備,所以其一直處于殘缺不全的狀態之中,再加之我們傳統系統論擅長于籠統性概括與闡釋,由此其對自然事務的具體研究也不足,除近現代自然科學發展出現遲緩外,我國的社會科學(人道文明)也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嚴重缺失民族凝聚力,甚至在八國聯軍入侵時出現了有人為其帶路并引導其如何攻城的悲劇。
伴隨著近現代科學的發展,無機界與有機界出現了分野,也帶動我國傳統的天道文明與人道文明深受觸動,尤其是馬列的引入,其彌補了我國社會科學實用性的不足,總算在曲曲折折中具備了一種可以借鑒的理論,雖然我們曾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也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從而建立了新中國,并推動我國實現了工業化,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對馬列的具體運用中,我們黨始終根據“實事求是”原則結合我們國情對其進行著選擇性應用,為此曾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并在依據本本(如鼓勵“讀原著”)又反對本本(如“反對本本主義”)中一直處于難解的自我矛盾之中。
由于馬列闡述屬于西方現象學理論范式,其與我們傳統的本質學理論不同,再加之我們中華道統理論范式實質上處于名存實亡狀態,所以在運用中很難把握分寸,稍不留神就會出現本本主義回潮,即魯迅所說的“拿來主義”,其在拿來馬列本本的同時,也拿來了西方哲學與神學,資本主義理論也在敞開國門后隨之滲透了進來,整個社會出現了唯利是圖的追求,嚴重干擾并破壞了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腐敗現象大面積叢生(除我國官場、學界和商界腐敗成風外,最近河南曾發生中藥材生產被數百人瘋搶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從而形成了我國思想理論和文化的極度混亂,幾近瀕臨覆水難收的危險境地。
我國的社會革命與實踐反復證明,本本主義或拿來主義不可取,為克服我國思想理論和文化的混亂現象,并實現由大亂走向大致的政治目的,根據政治家“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文化思想的指導,馬列本土化勢在必行,這屬于擺在我國學術理論界面前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然而根據我們中華道統,在馬列本土化過程中,通過對我們儒道釋的重新整合(其包含著整合佛學有神論范例,由此)其事實上也對世界其它各種文明具有著同樣的整合作用,其意義非常重大。
二、馬列本土化補充完善了中華人道文明的理論范式
政治家“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文化思想,其涵義非常深邃,首先就明確了我們中華道統理論范式的重啟問題,因“體用之學”實質屬于我們中華系統論的核心內容,它屬于我們中華文明所獨具特色的基本特征,也屬于近現代以來我國學術理論界久違了的理論范式,它的重啟必然會帶動我們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全盤,并對馬列本土化給出了基本的理論性指導。
在此先提示一句,在我們中華道統中,根據我們中華理論范式和思維,馬列本土化通過統合我們的儒道釋不但完善了人道文明之經,而且我們的特色社會主義也屬于人道文明之緯(所以其也可被稱為“人道主義”),由此說明,正是馬列本土化,才成就了我們中華人道文明這一碩果,伴隨著條件的不斷積累與成熟,從而正式打響了我們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翻身仗。
在對我們中華傳統理論的探索中,一直比較偏愛運用經緯學予以闡述,其屬于對于我們中華系統論基本結構的一種簡便表達,實質與我國學術理論界所稱的“道器學說”、“體用之學”、“文武之道”、“綱舉目張”等是一致的,但其在闡述我們中華系統論基本結構時更為簡潔明快,也比較親民,老百姓一看就懂,非常符合我們中華思維經緯分明的實際。
伴隨著人道文明理論范式的確定,它也將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納入我們中華道統理論體系之中,并對無神論與有神論進行了整合。
(一)中華人道文明重獲新生意義重大
眾所周知,我們中華文明始終以“天道文明”所著稱,其項下包含地道和人道,根據近現代科學發展和我們中華道統原理,所謂的“地道文明”實質指的就是目前的物理學,其屬于我們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建設中所稱的“物質文明”范疇(需要將西方物理學納入我們中華道統理論體系);而“人道文明”則屬于目前的社會科學,其既包括人文科學,也包括經濟學(其包含物理學),我國目前稱其為“人文經濟學”,其屬于我們“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主要內容,它所囊括的內容十分龐雜,并深刻影響著各國的政治,其既包括我們傳統的儒道釋等人文科學,也包括馬列和各種各樣的宗教文明,正是通過馬列本土化返本開新,才在一直以來“九龍治水”的混亂中重新理出了頭緒,并促使我們中華人道文明重新獲得了新生,從而為我們中華道統系統論補充完善了其有所缺欠與不足的人道之翼,終于實現了天道文明與人道文明比翼雙飛的夙愿。
經進一步深入梳理,目前世界思想理論和文化之亂的焦點集中于人文科學,宗教文明所稱的“信仰”就屬于這一理論范疇,所以其屬于我們人道文明的重要內容(相當于馬列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而在天道、地道和人道文明中,天道文明雖然屬于其總根和基礎,但運用和影響最為廣泛的則是人道文明,它不但包括人文科學(含儒釋道、馬列、各種宗教神學),而且也包括經濟學(含人道管理、自然科學、經濟建設)等,由于其對社會思想、意識形態和文化等影響巨大,所以其一直屬于我們學術理論探討的重中之重。
1.馬列本土化補充完善了中華人道理論基本結構。曾瀏覽過前面拙作的學者應該熟悉,在下有些偏愛通過圖表闡述理論問題,因其不但能夠將我們中華道統理論范式完整地展示出來,而且也簡明扼要,可為闡發一些基礎理論問題提供明確的思路和參照,所以本文就在前文表格基礎上將其人道文明內容復制過來,運用經緯學原理,結合意識形態等問題略加修改供大家參考。
中華人道文明經緯學原理闡發表
中華 理論范式 |
經學:中華理論范式主體(中學為體) |
緯學:肢體(西學為用) |
|
本根(本原,屬立論基礎) |
基本矛盾(本質之絕對運動) (即兩種意識形態對立統一) |
(基本矛盾運動項下) 特殊矛盾:社會運動現象之間矛盾 |
|
中華 人道文明 (中外互補) |
(人道 人類本根:勞動(源出馬列) (統合儒道釋等生成人類學) |
文明)(與半神半獸對立統一) 人文:人性與獸性對立統一 經濟:勞動性與寄生性對立統一 |
特色社會主義(人道主義) 人文+經濟:社會基本矛盾 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的具體運用 |
基本矛盾合稱:人性+勞動性 與 獸性+寄生性 對立統一運動: |
意識形態:人性+勞動性(雙文明) |
||
西方 宗教文明 (古今互擰) |
(宗教 人類本根:上帝(神學) (屬于虛擬的人文科學) |
文明)(注意“馬哲”問題) 哲學(≈神學,主管思維) (其神性指代世俗人性) |
資本主義現實社會(獸道主義) 人文:人性≈獸性(擰巴文化) 經濟:商品制造及流通(唯利是圖) |
注:虛擬人文+現實社會(其“原罪人性”實屬獸性),由此便: |
意識形態:半神半獸(叢林法則) |
||
特 注 |
1.通過一系列梳理說明,在我們中華道統中,馬列的“社會主義”實質就屬于我國的“人道主義”。然而還需明確,基本矛盾為經,特殊矛盾為緯,“人道主義”也屬于我們中華人道文明順理成章的時代產物。 2.西方理論思維是由其神學延續而來,通過列表可以看出,其所遵循的“叢林法則”就源出于圣經的“原罪人性”,目前西方正處于由唯神論向唯物論過渡的“半神半獸狀態之中,所以其“叢林法則”也就類似于“獸道主義”,正好與我們的人道主義形成了鮮明的對立統一運動。 3.根據中華道統理論構建基本模式,馬列的“勞動”自然屬于人類誕生的本根,并由其衍生出了相應的基本矛盾與意識形態,由此而產生了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人道文明(屬唯氣論),從而拓展了其深度與廣度,囊括了人類社會存在、運動與發展的一切,并為我們中華道統文明的翻身仗奠定了基礎。 4.由于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由人類本根所衍生,并在經濟學的基本矛盾運動“勞動性與寄生性”基礎上同時衍生出人文科學的“人性與獸性”,由此便萌生出了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文經濟學”,其不但將馬列的勞動原理與我們傳統的儒道釋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而且也將中西方文明的精華融為了一體,從而實現了中西方文明相互取長補短,一躍而成為世界文明運動發展的普遍規律。 5.與此同時,它也填平了無神論與有神論之間那道巨大的鴻溝,從而將世界其它文明的優長也去蕪存菁全部消化吸收了進來,并在我們傳統天道文明現代化基礎上,經一通快刀斬亂麻后形成了我們中華獨具特色的人道文明、人道主義、人道信仰和人道意識形態,從而將這幾大概念全部統一在了一起,平復了人類學理論的混亂局面,凸現出我們中華道統理論范式善于提綱挈領的特長,由此而對“明體達用”文化思想邁出了系統性闡發的一步,在具體落實中將其梳理得更具普適性,最終結出了世界文明集大成之果。 |
之前多注意表格左側部分的考察與梳理,側重于精神文明的內容,而這次在“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文化思想的指導下也嘗試著對右側(即現實社會)進行了一番梳理,同時對在不同精神文明作用下的社會現象進行了一下對比,結果顯示,中西方目前兩種不同社會政治制度生成的深層原因,完全屬于其兩種不同文明根脈所衍生的進化結果,并進一步梳理出我國這些年來思想理論和文化之亂的根本原因在于左側文明陣地的嚴重失守所致,由此其也屬于我們中華文明大打翻身仗,并收復失地實現其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正如我們政治家“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文化思想所明確強調的那樣,其“明體”首先需要明確我們中華道統理論范式之“體”究竟是什么,然后才能指導其該如何“運用”的問題,否則就會出現打亂仗,甚至會出現內部自己打自己或混戰一氣的惡劣現象,其實我國學術理論界“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者目前并不在少數。
2.中華人道文明的“綱與目”或“體與用”基本關系非常明確。根據我們中華道統理論范式,只有“綱舉”才能“目張”,而企圖“以目代綱”只能是為我國學術理論亂上加亂,禍亂文壇。
根據表格所示,“綱與體(基本矛盾)”為經,“目與用(特殊矛盾)”為緯,這屬于我們中華經緯學中的基本原理,也屬于體用論中的基本思路,它們實質上屬于一回事。所以,自古至今歷史為經,目前的特色社會主義為緯,我們的人道文明已經說明了這一問題。
然而西方文明則是,先織出一系列緯線再去織經線,比如在其羅列大量歷史現象后從而抽象出“文字、青銅器和城市”和“民主價值觀”作為文明的經線,然而其卻串不起原始社會,馬列的“階級斗爭”也難以涵蓋人類社會的始終,這就暴露出西方文明的短板所在了。
通過這一比較說明,精神文明(人道文明及其意識形態)對社會的物質文明具有著統領作用,由其決定著社會的運動發展方向,從而進一步證實了我國“兩個文明一起抓”決策的正確性和適用性。
在古老的中華文明中,我們先祖找到了宇宙自然的本根和陰陽,而在現代文明中,我們中華文明又根據馬列找到了人類的本根和基本矛盾運動,從而補齊了我們的短板。通過表格所示,能夠反映基本矛盾運動的“經學”、“中華之道”或“中學之體”,其屬于我們中華文明的長項,通過網絡激辯也說明,在博弈中通過揚我之長,擊彼之短,可以擊敗任何對手。然而同時也說明,在應用理論中“五行八卦”則屬于我們中華文明之短,我們也應該坦誠面對這一點,需要將西方科學發展成果經消化后吸收進來,否則我們就成為自己所反對的那種“泥古不化”了。
通過表格所示,馬列本土化終于使我國的人道文明結出了豐碩成果,它不但充實完善了我們中華人道文明之經,而且還產生了我國現實的人道主義之緯,從而形成了一個系統非常完備的人道文明理論體系,這就更加說明了馬列本土化的重大意義。
(二)為何說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質屬于“人道主義”?
通過表格所示,除神學外,我們中華傳統文明擅長于“經線:基本矛盾(絕對運動)”的研究,而西方科學則擅長于“緯線:特殊矛盾(相對運動)”的研究,這屬于中西方文明的基本特色,無論偏執于哪一方都不夠完整,只有將其雙方經“化學反應”后融為一體才能反映出宇宙和人類社會客觀真實的全貌。然而通過這一融合與同化,則反映出我們中華文明顯然獲得了現代化改良,而西方文明則顯然需要進行一場文明革命(這也是我們國內許多學者難以接受的,因這場革命也會革在他們自己頭上,所以其重重阻力或阻撓也不可避免,希望在這場革命中不要做了西方文明的“衛道士”才好)。
先請參考資料介紹,據百度百科詞條闡釋:社會主義(socialism)是一種社會學思想,誕生于16世紀初,主張整個社會應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的概念在西歐廣為流傳,發展出不同分支。
通過這一資料介紹可以看出,“社會主義”源出于西方文明,然而西方文明由于其文明之根源出于宗教神學,所以其近現代科學便不得不從現象學入手研究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問題,缺失真實的立論基礎與本根,這屬于西方近現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通病,馬列理論自然也不可避免帶有這一歷史痕跡,請看以上資料介紹就會發現,其“社會主義”概念就源出于社會現象,從而缺失人類誕生本根。
由于我們中華理論范式屬于系統論,其要求必須要具備“本根→基本矛盾(絕對運動)→特殊矛盾(相對運動)”理論基本組件,并呈現為“經線+緯線”基本結構,所以由其“本根”便衍生出“基本矛盾為經,特殊矛盾為緯”的理論范式。而根據其這一理論基本范式,其“經線”便貫通“歷史→現在→未來”,而“緯線”則根據經線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進步進行“織錦”,從而收集各種文明成果編織出多姿多彩的階段性文明,其海納百川的特征已經躍然紙上,我們現在就是在織造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錦繡篇章。
然而根據“主義”概念的本意,其“代表理念或有完整體系的思想和信念”,更直白地講也就是“主要含義”的意思,而根據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其事實上已經為“社會主義”注入了我們中華人道文明的內涵與特色,其主要含義應該是由我們人道文明順延而來,所以按照我們中華道統來講,我國目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質就屬于我們的“人道主義”,其在經線或縱向上既反映著我們中華人道文明的歷史文脈,又在社會運動的緯線或橫向上反映著我們的“主義”,從而與其它“主義”以示區別。
根據中華理論基本范式之理,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也應該如表所示,其基本矛盾也應該是“人文科學:人性與獸性對立統一運動”,和“經濟學:勞動性與寄生性對立統一運動”,這就與我們政治家所倡導的“人文經濟學”實現了殊途同歸,或者說是對其給予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從而使其進一步系統化并實用化。
(三)中華人道文明將世俗的“人性”與神學的“神性”實現了完美結合
在此不謙虛地講,馬列本土化統合我們傳統儒道釋的同時,其事實上對世界其它文明也在發揮著同樣的功能。由于其能夠包容宗教文明,所以其胸懷更加寬廣,具有更高的包容性和利他性,并降低了排他性,比如我國能夠與世界各國都能建立并保持友好關系,并保障公共安全,就屬于其最鮮明的注腳。
中華人道文明的另一重大意義,是其將世俗的“人性”與神學的“神性”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從而實現了世界各種文明的大統一。
然而這種世俗的“人性”卻與目前教科書有所不同,它是馬列本土化的產物,是由馬列的勞動原理結合達爾文進化論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并統合我國傳統儒學等文化相結合產生的一種基本概念,是在“人性與獸性和勞動性與寄生性對立統一運動”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概念,具有著更為實際的深度與廣度,不是人為可以隨便更動的,其含義非常真實而明確。
通過對宗教神學的考察分析,其所謂的“神性”實質上就屬于我們中華世俗文明中的“人性”,由此由馬列本土化所產生的這種人性已經將神學的神性消化吸收了進來,從而將其“真善美”與“假丑惡”落地后的真實內涵全部融合并同化在了一起,并實現了無神論與有神論的大統一。
根據表格所示,從縱向上看,中華文明一直長盛不衰,源遠流長,而且不斷向外輻射影響,并不斷同化其它邊緣文明而擴大范圍,這屬于其歷史的基本規律,而從橫向上看,它則屬于與其它文明正在交流與同化中的現實場面,其不但將馬列的“社會主義”納入我們中華人道文明的軌道,而且正在與其它文明進行著交流、博弈、互鑒并相互融通,最終也要將其納入我們中華人道文明發展軌道。這一點對我們怎樣鞏固文明自信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對我們后人在文明交流互鑒中怎樣掌握基本原則給予了明確的提示。
根據考察證實,目前能夠闡釋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絕對運動的理論體系,通過近現代科學考察予以證偽說明,古今中外唯有我們中華道統理論范式才能站得住腳,其被稱為“中華之道”,也被稱為“中學之體”,正如表格所示,也正是我們的“中華之道”或“中學之體”才與有神論存在著相互交流借鑒的必要性和堅定的原則性,這也屬于其長盛不衰而源遠流長的原因所在,也屬于其不斷消化吸收并同化其它文明的原因所在。
在此可以負責任地講,無論如何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在人文科學中都超脫不了“人性與獸性的對立統一運動”,而在經濟活動中,無論如何也超不出“勞動性與寄生性的對立統一運動”,最終都要回歸于這一基本矛盾運動,沒有例外。然而當我們的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到更高階段后,再回看這段歷史,它仍舊會是由人文科學與經濟學這一對基本矛盾運動為經編織而成,而其緯則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異彩紛呈。
文明同化的偉力存在于其基本矛盾運動之“體”中,其顯然超然于其它宗教文明,也超然于美西方注重利益爭奪的“民主政治”(包括馬列,其“階級矛盾”也是注重利益爭奪),所以其在文明運動的發展中能夠發揮出巨大的歷史作用。
(四)概談人道主義政治學
前文中曾有這樣一句話:“要想引進或模仿中華人文經濟學,也要學習中國的人道主義政治,因為其人文科學實質上也就相當于我國的政治學…”,而“人道主義政治”的出處既源自政治家的文化思想,也源自對我們傳統文化的考察梳理,“明體達用”中已明確反映出其指的是我們中華道統理論范式,因其它理論都沒有這樣獨特的基本結構,唯有我們中華理論范式才具備這樣的“體用之學”。而我們的人道文明又屬于一種獨一無二的文明和文化,并且已將其提高并融入到我們的特色政治中,所以才稱其為“人道主義政治”。
根據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們黨媒系列文章的闡發與指導,我國的政治學也正在進行著相應的調整,并強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各級黨委(黨組)要把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扛在肩上,確保黨中央關于文化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由此,按照我們中華道統語境,其自然也屬于我們獨具特色的“人道主義政治”(亦可稱為“特色政治”)。
由于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所以這一詞匯不便更動,但要心中有數,其實質上就屬于我們中華道統的“人道主義”,對馬列本本中的“社會主義”已注入了我們中華道統的基本內涵,并對馬列理論給予了新的豐富與發展,從而將其提高到一種嶄新的境界。
由于自己水平所限,以上對我們中華道統和馬列理論的理解難免存在膚淺與欠妥之處,還望大家給予批評指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